胡天昭|逛吃盛泽烧卖博物馆
2024-04-21 16:05: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胡天昭  
1
听新闻

  盛泽有个烧卖博物馆?

  是。馆址就位于镇东蚕花殿东侧斜对面。

  国力大增,人文园地繁花粲灿,官办私办,综合性与专题类,大大小小展览会博物馆不计其数,各具特色,皆放异彩,看不胜看,赓续文化脉络,夯实人文底蕴,极大丰富大众文化生活。但是,我第一次听说有烧卖博物馆,而且就在我们号称绸都的盛泽。闻其名,我瞑想,馆内必图文并茂,探究烧卖起源,绍介烧卖传说,述说烧卖这种美食的发展历史、制作工艺及品种等等等等。总之,办一个食品类博物馆,我不敢说只此盛泽一家,但在我有限的闻见空间里,确实闻所未闻,所以极想一睹为快,只是可惜年岁不饶人,平时基本不出小区。奈何!——幸而休息日孩子有空驱车带我们一探究竟!——幸哉!

  烧卖博物馆乎?踏进门,落其座,方大悟,这不就是一家盛泽新开的专卖烧卖的饮食店啊!

  当然,不同于一般意义的专卖小吃的饮食店,里面的确有介绍烧卖这种美食小吃的图片文字。这些介绍让食客知道,一向倍受欢迎的美食烧卖,据考证元代即有记载,据说当时名稍麦,麦粉为皮,包馅其中,蒸煮配汤,流传至今,后人则习惯写作烧麦或烧卖,而且此小吃越做越档次高,越做越精致,鲜肉馅的,糯米鲜肉馅的,甚至还有虾肉鱼肉馅的,外形又如束腰丰腴得美发美人,深得江南食客的青睐。

  此新开店有何特色?

  第一眼就看出,窗明几净,优雅简约,一改如今饭店堂馆装璜追求华丽甚至西化贵族气的沉重感压迫感,粉墙黛瓦,明快简约,不奢华,很可人,宋文化风情的底蕴与烧麦这种小吃的玲珑如花般小巧得如含苞待放的一枚花朵,与香气袅袅葱花青青的一碗一碗绉纱小馄饨,与细巧的碟琳珑的碗筷及汤匙等小物件,合成了江南文化的明快简洁的风雅和慰藉乡愁的烟火气……步入如此环境,款款入座,举筷夹一枚柔柔而不软塌的玲珑又皮薄馅多的宁馨儿,蘸一点香醋,嚼一口满嘴香满桌香,再来一匙咸鲜香适中的小馄饨汤,干湿合口,相配益香,快意舌尖,饱享口福,无论时间在清晨还是黄昏,那种消魂般的享受,何逊于一桌子山珍海味的大餐呢!我们用现在流行语说,这将是一种沉浸式享受,而盛泽人则会放下筷子一抹嘴巴说一声:莫佬佬的适意!

  若问店老板何方大厨?服务员小姐姐告诉你,是一位上海老板,好像从事的是与饮食浑身不搭界的生意人,因为生意常来盛泽,因而品尝到了几家盛泽小吃铺的烧卖,竟然惊呼——阿拉上海滩哪能喫勿到迪能鲜香软糯格烧卖啊!而且评价,江南小镇烧卖甲天下,盛泽烧卖甲江南!——真是身在宝山不识宝,稀松平常一烧卖,盛泽本地人只道是平常啊!

  于是,上海老板出点子,当地政府供平台,选址,租房,改建,诞生一座展示供应烧卖的集合地——似搭一个戏台建一座剧院,让四方艺人,无论是大咖名家还是草台班子各放异彩;又如一个专题性小超市,接纳多位商界展示各自产品,做到百花齐放,各展异彩;亦如设一擂台,欢迎多多好汉流派摆擂打擂大展拳脚,一比高低,竞争促进。具体的做法是每星期两家烧卖店进场在此展示捧场,进场者一早送上自制特色的馅料,供此地烹制供应营业。

  服务员说,现在签约进驻的有八家,有从业几十年的老店,也有近几年刚开张的新铺,八仙过海,轮流亮相入市,形成了竞争较劲促进的崭新商业局面!以何名此特殊的场所呢?到底是海派商人啊,干脆标新立异叫“盛泽烧卖博物馆”!按理,作文起名,最忌大词小用,可谓小头戴个大帽子,但有时却反而更出彩,会收奇效。如今细想,此名也极配盛泽啊,不是么,老早老早偏安于吴尾越头的盛泽人开口就自称小上海,明明是丝绸重镇却号称绸都,“日出万绸,衣被天下”么!干脆响响亮亮叫个盛泽烧卖博物馆吧!小小的与包子馄饨同类的小吃居然荣登博物馆!闻者皆曰,太浦河连通黄浦江就能通江达海活水滚滚,阿拉上海人老板迭格点子真叫绝绝子,用盛泽闲话说,这点子,灵得来野透!

  野透,这个盛泽俗语,极言事物到了一种无法形容的程度。

  不过话又要说另一面,当地政府能从善如流,采纳这好点子,提供好平台,开放搞活,也值得点赞!这里插一句,现在经济发展到了瓶颈期,盛泽形势如何?由此建烧卖博物馆的气魄,相信一定能汇入持续发展不断求新的好局面。而且,这次选地址,租民居,拆旧屋,建了个类似四合院式又具开放感的建筑真让人弹眼落睛:改变了前店后厨的老格局,窗明净,桌玲珑,小巧而不失大气,优雅而平易实惠,特别是中间特留江南民居的小天井,一株蜡梅,疏影横斜,曲直入画。客人入座,尝鲜赏景,口福眼福俱享。

  服务员姐姐说,蜡梅一株,至霜打雪飘,含苞次第盛开,“香是香得啦!”——到那时,来一笼或鲜肉或虾肉烧卖,喝一口绉纱小馄饨鲜汤,看看天井花影扶疏,鲜得尾毛要落脱,香得鼻子要拉去,你会来吗?

  (2024年,甲辰暮春记。文中部分图片由顾永林先生拍摄)

标签:烧卖;盛泽;博物馆
责编: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