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南”回想工业文化
2024-04-13 16:24: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以清  
1
听新闻

  人间江南四月天,人间四月正江南。在草长莺飞、绿意盎然、百花盛开的仲春时节,南京大学新中国史研究院和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十余名师生,前往江南水泥厂进行调研,畅谈研究合作事宜,受到南京市栖霞区委党史办公室刁志福主任、江南水泥厂党委张新华书记等人的热情接待。

  “江南”,一个多么富有诗意、令人遐想的词汇;“水泥”,在民间也被称作“洋灰”,是现代社会极为重要的建筑材料,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水泥,世界将会怎样。作为工业产品的水泥,其显著特征就是水硬性,硬化后的水泥异常坚固,经年累月忍辱负重,本性难变、初心不改。举凡起高楼、建大桥、筑大坝、办工厂、铺马路、修园囿,等等,莫不有泥的默默负重、无私奉私。当“江南”和“水泥”组合在一起,难免令人生出一种婉约而又雄浑的意象。

  江南水泥厂位于南京著名风景区栖霞山东麓,当地上了年纪的市民也将其称为摄山渡水泥厂,摄山就是栖霞山,渡者说明此处原为长江渡口之一,这或许也是该厂定名“江南”的原因之一。

  江南水泥厂的发展浓缩了中国近代民族水泥工业的艰难处境与曲折道路。该厂筹备于1934年,时值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东北后,寇势不减,野心不灭,进一步入侵占关内,华北形势日危。创办于晚清的著名水泥企业启新洋灰公司,因地处唐山,生产经营越来越困难,不得不向南寻找新的办厂地点,于是经过调研,选中南京栖霞山下、长江岸边的地域,投资设厂,以图发展。

  位列近代中国四大报之首的《申报》在1937年该厂临近投产时这样报道:“江南水泥厂之创办于民国二十三年,创办人为前驻俄大使颜惠庆博士等,二十四年在天津成立常务董事会。颜氏任董事长,袁心武、王仲刘、陈范有为董事。同年五月在首都设立筹备处,任廋宗溎氏为处长,孙伟寿氏副之,另设建厂、安装两工程处。建厂总工程师由廋氏兼任,安装总工程师为赵庆杰氏……江南水泥厂经创办人之积极筹划,庾处长之努力建设,偌大工程已成什九,预定六月底完全工竣,下半年度正式出货,开始营业。观其事先筹谋之精审,与乎负责人办事之能力,将来出品当可与启新、上海、中国三大水泥厂并驾,以餍全国工程界之期望,为国家挽回一大漏巵,诚国货前途之一大曙星也。”

  颜惠庆系晚清民国要人之一,《申报》说他为“前驻俄大使”,大概是指他当时最新的职务,而他此前的经历则相当丰富,曾在北洋政府多次担任内阁总理,历任外交部长、驻美大使、驻德公使等要职,参与过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在中国近代外交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后因倦怠政治,乃着意于实业建设,出任多家银行及工矿公司的董事或董事长。江南水泥厂的创办,与颜惠庆个人声望带来的丰厚“身份资本”与“人际资源”有较大关系。

  而为江南水泥厂的创办与经营出力最多的则为陈范有等人,陈也是该厂的实际负责人。他早年就读于南开中学,后毕业于北洋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曾在启新洋灰公司担任土木工程师,担任过公司董事、协理等职。赵庆杰系南洋中学校友,曾任教于唐山的交通大学。据1938年出版的《南洋中学校友会会刊》第7卷第4期报道,赵庆杰“曾代表栖霞山江南水泥厂来沪假母校招考练习生”。而关于廋宗溎的信息则更为有限,目前仅能查悉他毕业于北洋大学,曾在该校(民国时期曾被简称为“北大”)上海同学会担任负责工作。虽然历史淹没了不少江南水泥厂创办者的行踪与言行,但他们辛勤奔波的身影、坚忍不拔的意志与持续不断的对敌斗争精神则令今人感佩。

  南京沦陷之后,江南水泥厂创办者会同京特、辛德贝格等国际友人,设立安全区,使数万同胞免受日军残害;工厂也没有为日军生产一吨水泥。日本军方多次企图进占该厂,强拆其设备用于制造武器,陈范有等人以该厂的国际债务为借口,利用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会制度与其周旋。直到1943年,日军残暴地将该厂旋转窑炉等重要设备拆解,运往山东张店,制造侵华武器,但江南人的斗争并未停止。

  抗战胜利之后,江南水泥厂虽然积极筹划复业,但动荡不宁的社会环境、日趋严重的通货膨胀,尤其是国民党政府日益加重的政治不良与治理失能,使江南人的愿景终未实现。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党和政府的政策支持与资金帮助下,江南水泥厂方得以正式投产。此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在党的领导下,该厂扩大生产,攻关创新,所产“五羊”“钟山”等品牌水泥,成为业界优质产品,为新中国各项建设做出重大贡献。进入新世纪之后,随着水泥市场格局的变化和国企改革的推进,江南水泥厂不再生产,其厂址入选国家工业遗产名录。然而江南人的水泥情怀犹在、报国之志难忘,正在谋划企业的变轨转型,以期实现“二次创业”目标。江南水泥厂党委书记张新华先生的微信名称就叫做“凤凰涅磐新江南”,这也是江南水泥厂微信公众号的名称,足见江南人的旧情怀与新愿景。

  南京大学师生一行在刁志福主任、张新华书记等人的陪同下,参观了江南水泥厂沙盘模型、厂史展览,张书记讲述了江南水泥厂的厂史厂貌,介绍了厂区的民国建筑、历史文物,推介了该厂的工业研学方案、水泥文创产品,特别提到拟利用该厂珍贵的红色文化与民族工业文化资源,为社会各界开展党员培训、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宣传提供协助,也愿与相关文化及科研部门合作开发有文化厚度、思想深度、政治高度、人文温度的研学与文创项目。大家流连于青砖灰瓦黄墙的历史建筑之间,驻足于历史图片与文物之前,巍巍栖霞山下,滔滔长江岸边,水泥窑炉高耸,火车铁轨幽幽,古木参天,绿草如茵,能不百感交集?

  在座谈环节,刁志福主任强调要深入发掘江南水泥厂的红色文化资源,进一步突出该厂在中国民族工业史上的重要地位;指出要以红色文化建设引领江南水泥厂的文旅、文创新路。南京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副院长熊秋良教授就如何实施这一规划,从史实、史料与操作办法等方面进行了说明。长期致力于中国工业遗产、工业旅游与工业文化研究的南京大学新中国史研究院教授李玉从厂史文献收集整理、企业文化深入发掘、研学文创产品开发、特色文艺方案规划等方面对于该厂及周边区域的未来发展路径与具体实施办法进行了讲解。大家一致认为,江南水泥厂、栖霞区委党史办与南京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新中国史研究院、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中心等机构可以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议题的合作,无论是项目规划、人才培养还是社会宣传,均有广阔的前景。

  夕阳西下,华灯初上,宁静的江南厂区显得愈加迷人,南大团队遂告别返校,结束这次难忘的调研。参加调研者还有栖霞区委党史办吴建海副主任、倪靖副主任,江南水泥厂研究培训部华杰部长等领导,以及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李婕、李莹、李有福,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徐桂裕,硕士研究生刘一航、欧阳博爽。

标签:江南;水泥厂;江南水泥
责编: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