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春读史】“摄政”与“托孤之臣”“顾命大臣”(三)
2023-12-12 09:12: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束有春  
1
听新闻

  三.周公姬旦“摄政”,竟被同胞兄弟怀疑是篡权抑主

  周公姬旦是周文王姬昌的儿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王朝建立后,实行分封制,周公的封地在鲁(今山东境内),姜太公吕尚的封地在齐(也在今山东境内)。因为周王朝刚建立,王权最高领导层面有许多大事需要去思考落实,加之武王在建立周王朝两年后就生病去世,成王又年幼,所以周公留在京师辅佐朝政已成必然,他就让儿子伯禽代替自己到封国就任。临行前,周公告诫儿子伯禽说:“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

  周文王姬昌生前就是殷商王朝帝纣时代的一位“西伯侯”,其西岐国势力范围主要在今陕西境内的岐山一带。姬昌生前是西伯侯还是已经成为“王”者了?

  我们根据《史记•周本纪》可知,姬昌因“积善累德,诸侯皆向之”,从而对商纣王产生不利影响,大有动摇商王朝江山的危险。商纣王在听了奸佞之臣崇侯虎的话后,索性将姬昌关押在了羑里牢狱中,不让他参与社会活动。经过姬昌的铁杆追随者闳夭等人实施“美女”“文马”“九驷”等“他奇怪物”贿赂商纣王后,纣王原谅并赦免了姬昌,还把崇侯虎给出卖了,告诉姬昌,是崇侯虎告发他的,同时还向姬昌赠送了弓矢斧钺,供姬昌征伐打仗用。姬昌因祸得福,又趁机向纣王献上原先属于自己封地的“洛西之地”即洛河西边的土地,希望商纣王去掉“炮格之刑”,纣王终于同意了。

  姬昌被捕出狱后,名声反而更大了,加之他继续暗中行善,不断赢得民心,诸侯国之间有矛盾纠纷,都来请他出面调停解决。典型的事例是,当时的虞国和芮国出现土地边界纠纷,长期得不到解决,双方就到岐山周原,想请西伯侯姬昌帮助协调解决。当他们跨入岐周地界时,被这里的“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的和谐文明社会现象所感染,对自己争夺田地边界的行为感到惭愧,他们也不去找姬昌来当公卿调停了,赶紧打道回府,结果是两国相互谦让,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土地纠纷问题终于化解了。

  西伯侯姬昌更加赢得诸侯国信任,已经树立起了威望。唐代人张守节的《史记》“正义”认为,通过这件事后,“诸侯归西伯者四十余国,咸尊西伯为王”。这就是说,姬昌在生前就被人们尊称为“王”了。《史记•周本纪》也记载,姬昌在处理虞国、芮国的土地边界争端时就称王了:“称王而断虞芮之讼”。但是什么性质的“王”,不清楚,应该是达到了称王的能力与影响,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王”者,一直到“后十年而崩,谥为文王”。由此说明,姬昌的“文王”谥号是由后人即他的儿子武王姬发给上的。在古谥法中,“经纬天地曰文”,“文王”谥号正是武王姬发对父亲姬昌的追尊。我们称姬昌为周文王,但他生前应该一直是以“西伯侯”立世,因为当时的王是商纣王“履癸”。

  这一点,如同后世的曹操、司马懿等,曹操生前一直是汉王朝的丞相,人称“曹丞相”,直至去世;但到了公元220年曹丕代汉、建立曹魏政权后,魏文帝曹丕追尊自己的父亲曹操为“武帝”,所以后世也称曹操为“魏武帝”。毛泽东的《浪淘沙•北戴河》词中有:“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这里的“魏武”就是指魏武帝曹操,曹操曾经有《观沧海》一诗。类似现象如司马懿也是如此,司马炎是司马懿的孙子,在代魏建立晋王朝后,追尊司马懿为高祖宣皇帝,故后世称司马懿为晋高祖、晋宣帝。

  周文王去世后,武王姬发即位,继承父亲遗志,任命太公望姜尚为军师,任命周公姬旦为辅佐,类似后世宰相,召公、毕公等人紧随左右。到了第九年,“武王伐纣”战幕拉开,并且还把文王的“木主”牌位竖立在战车上,以表明自己是“奉文王以伐,不敢自尊”。到了“盟津”这个地方,已经有八百个诸侯国背叛商纣王而与周武王的军队“不期而会”。

  周武王看到了民心所向,看到了取胜的希望,得出“纣可伐矣”的最终判断,但他并没有发起总攻,因为“未知天命”如何,所以又率师而还。武王认为,商纣王虽然荒淫无道,但他身边还有三位贤德之人,即被后世孔子尊称的“殷有三仁焉”,他们一位是纣王的亲兄长微子启,第二位是纣王的亲叔叔王子比干,第三位是纣王的亲伯父箕子。武王认为,如果商纣王能够重用这三位大臣,那殷商王朝还可以挽救,运数还没有绝尽。

  又过了两年,听说纣王更加“昏乱暴虐”了,出现的情况是:微子启因“数谏不听”而离开了商纣王;比干因强谏而被纣王剖腹挖心,观“七窍”而死;箕子因为恐惧至极,“佯狂为奴”而被纣王关进大牢囚禁了起来;宫廷中主管祭祀的太师、少师也抱着乐器投奔到周武王的身边了。武王觉得伐纣时机已经成熟,于是遍告诸侯,举兵伐纣:“殷有重罪,不可以不毕伐。”各路诸侯,都必须全部参加讨伐战争。武王又作《太誓》檄文,告于众庶。最后在殷商都城朝歌的郊外“牧野”这个地方,武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指挥自己的军队及诸侯国战车四千乘的兵力,与商纣王七十万军队展开决战。商纣王军队人数虽众,但“皆无战之心”,都盼着姬发率领的诸侯军队尽快打进都城来,最后竟出现“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的战斗场面,“前徒倒戈”典故由此而来。

  商纣王见自己的军队皆崩溃并背叛了他,就逃跑回到帝宫附近的“鹿台”这个地方,用玉器中最好的“天智”玉将自己身体环绕起来,自焚身亡。据说当时纣王身上环绕了四千块天智玉,这种玉难以销毁,烧不坏,所以纣王虽死,而身体没有全部焚毁。纣王的头颅最终被武王姬发用黄钺斩下,悬于大白旗下以示众。商朝灭亡,周王朝建立,时间约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即公元前1100年左右。

  在“武王伐纣”、建立周王朝过程中,以及周武王驾崩后的周成王初期,周公姬旦不仅为打江山立下了赫赫战功,而且为西周政权的巩固加强又立下了汗马功劳。

  据《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在打败商纣王后,就在商纣王的都城朝歌的帝宫中举行登基称帝大典。为了避免晦气,武王先向商纣王的死所鹿台射了三箭后才下车,又用“轻吕”剑击打之。在举行登基仪式时,宫中道路全部洒扫干净,对庙社重新修整粉饰;登基之日,武王的同胞兄弟叔振铎、周公旦、毕公、毛叔郑、卫康叔封、召公奭以及铁杆忠臣姜尚、散宜生、太颠、闳夭等都各自分工明确,其中“周公旦把大钺,毕公把小钺,以夹武王”,贴身保护武王的生命安全。

  周武王登基建立周王朝后,周公姬旦又受武王之命,负责营建属于周王朝自己的都城“洛邑”。同时,武王施行仁义怀柔政策,对商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不仅不斩尽杀绝,还照常分封给他们土地,希望他们能赓续殷氏祖庙香烟,能够传承先祖盘庚时期的德政。武王的这一举动令“殷民大悦”,使殷氏苗裔及原“商邑百姓”十分高兴。为了加强统治管理,武王又将商朝王畿划分为三部分,同时设“三监”,分别由管叔、蔡叔、霍叔三位兄弟来直接负责管理。武王本意是让他们三人去监督殷商遗民,以防备他们造反,谁知竟埋下了后患。武王去世后,周公摄政,竟出现了“三监之乱”与“武庚叛乱”。

  话说在殷都朝歌举行过代商建周的登基大典后,武王姬发又回到了周的都城镐京,因天下未完全平定而劳精费神,“自夜不寐”,经常与周公旦进行交谈,兄弟二人经常在进行为什么殷商王朝会灭亡的思考。到了由周公负责新建的周都城洛邑后,武王为带头营造天下和平环境氛围,不惜纵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华山之东的桃林之墟,“偃干戈,振兵释旅”,后世的“马放南山”“刀枪入库”成语典故概源于此。

  但在周王朝建立两年后,武王姬发不幸重病缠身,而新生的周王朝政权还仍然处于“天下未集”、人心不定、江山未稳的状态,朝廷“群公”皆惧。大家都在默默为武王祈祷占卜,周公姬旦更是带头斋戒、祓除不祥,甚至向祖先鬼神祈祷,宁愿自己代替武王去死而让武王活着,因为新的政权太需要武王继续坐镇、把舵领航了。

  说来也怪,经过周公等人的虔心祈祷,“武王有瘳”,武王的病情果然有所好转了。但可能只是回光返照吧,不久,武王还是驾崩了。武王的太子姬诵接班,这个姬诵就是周成王。

  由于周成王年少,尚未成年,不懂如何治理国家,加之周王朝初定天下,人心未定,国祚未稳,周公惧怕诸侯国趁机发生背叛现象,于是主动以天下为己任,“乃摄行政当国”,主动“摄政”,义无反顾地勇挑起了江山社稷重任。

  但周公主动“摄政”的行为却引来了管叔、蔡叔等“群弟”的怀疑,认为周公是在篡权,是抑制了成王,不利于成王的成长。这帮姬姓兄弟竟然联合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共同作乱,并且还“率淮夷而反”,(《史记•鲁周公世家》)给新生的姬周王朝政权带来来得威胁。这就是发生在周初的“三监之乱”与“武庚叛乱”。

  周公虽然“摄政”,但在镇压叛乱问题上还必须师出有名,还得由年幼的天子周成王下诏才行,所以史书上称周公是“奉周成王之命”去讨伐平定叛乱。

  《史记•周本纪》记载:“初,管、蔡叛周,周公讨之,三年而毕定,故初作《大诰》,次作《微子之命》”。也就是说,经过三年内战,周公才终于将武庚、管叔诛杀,将蔡叔流放,将霍叔废为庶民,周王朝的王畿四周又得以回归安宁。在诛杀了武庚后,周公又重新立“殷三仁”之一的纣王哥哥、微子启于宋地,仍然让殷商遗民的香火得以绍续。

  汉代伏生曾经是秦王朝的博士,他在《尚书大传》中称:“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行书,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应该是说,周公在摄政的第一年,首先将周室姬姓兄弟如管叔、蔡叔的叛乱给制服平息了,第二年是将原先殷商的纣王儿子武庚为首的叛乱给镇压平息了,第三年将东部原先属于殷商的奄国等淮夷叛乱给镇压平息了,从而实现了如《史记》所言的“三年而毕定”。

  史书中的“践奄”又曰“残奄”,即指周公率领的王师打到了奄国等淮夷之地,平息了那里的叛乱。关于奄国,它是商末周初位于今山东曲阜之东的一个小方国,当时与郯国等十七个方国一道发动叛乱,后被周公率令的王师消灭。奄国的残部有一支逃到江南,重新筑城,仍然称“奄”。在今天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境内的“淹城遗址”,就是当年奄国人所重新营建的居住遗迹,其三城三河的城市营建布局,仍令今人赞叹不已,“淹城遗址”已经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平定内部外部的动乱叛乱、新政权内患外患逐步清除后,接下来,周公将工作重点放在了国家的国防安全建设、都城营建、礼仪制度建设等方面,尤其是周公“制礼作乐”,为我国成为礼仪之邦奠定了厚实基础,我们现在所传诵的《周礼》即传为周公所作。到了摄政的第七年,“成王长,能听政”了,周成王已经长大成人,周王朝已经度过了政权不稳的稚嫩风险时期,于是周公主动还政给侄子成王。成王临朝,周公重新回归到大臣位置上,所以《史记•周本纪》称:“周公行政七年,成王长,周公返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

  很难想象,周公“摄政”期间,不仅被同胞兄弟们误解为是在篡权,也曾被年幼的周成王误解过。这一点,我们还可以通过《诗经》《尚书》得到些许历史信息。

  《诗经•豳风•鸱鸮》是一首禽言诗,全诗以一只普通鸟类的口吻,对鸱鸮(chī xiāo,猫头鹰)进行拟人化控诉,诉说自己遭受迫害、经营巢窠的辛劳和处境的艰难危险,其中有:“既取我子,无毁我室”,即你已经抓走我的孩子了,请不要再毁了我的鸟窝的祈求;也有:“予手拮据”“予口卒瘏(tú)”“予羽谯谯”“予尾翛翛”等描绘雌鸟身心疲惫、面容憔悴的外在形象描写,等等。旧说以为,这是周公写给周成王的诗,表示自己如何辛劳而又遭到别人的不理解,这是多么的痛苦。但也有认为不足信的,认为这就是一首纯粹的禽言诗。

  《尚书》是我国“上古”流传下来的最古老的皇室档案汇编,“尚”通“上”,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是儒家“六经”之一。《尚书•金縢》记载的是周公对周王朝的赤胆忠心,以及成王因受外界流言蜚语影响而对周公产生的怀疑。

  《金縢》篇记载,周武王克殷两年后,天下未定,但武王有疾,于是周公作册书,向神明禀报祈祷,请求代武王而死。祈祷事毕,周公将册书纳于“金縢之匮”中,即将册书收藏到用金属制作的带子来捆扎的、专门用于收藏书契的柜子中进行封存。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即位,周公摄政,“三监”及殷遗民叛乱,流言蜚语满天飞,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东征,平定叛乱,但周成王未知周公之志,故疑之,对周公的出征动机产生怀疑。恰当这时,自然界出现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现象,周成王也为自己的疑问感到不安。于是,“成王启金縢之书”,打开金縢柜中的册书阅读,得知周公之忠诚,深感内疚,于是亲自迎接周公的凯旋。史官将这件事记录下来,取命《金縢》。

  周公也曾经因为成王年幼生病而“自揃(jiǎn)其蚤沉之河”,这里的“揃”通“剪”,“蚤”通“爪”,代指人的指甲。周公见年幼的成王生病了,又自行巫术,把自己的指甲剪下来沉到黄河里,以表示自己整个人都沉到黄河祭神了,向神灵祈祷说:“王少未有识,奸神命者乃旦也。”意思是说,成王年幼无知,触犯神灵的事都是我姬旦干的,神灵要惩罚就惩罚我吧。周公也把这个咒骂自己的册书藏在府库中。成王的病后来果然好了。

  但等到周公摄政七年、返政与成王时,朝廷中仍然有人在成王面前诋毁周公,说周公当年曾诅咒成王早死。周公听到风声后,吓得逃跑到楚地去避难了。成王半信半疑,就到府库里找到周公当年的祈祷册书,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而是周公用自己生家性命来为护佑自己。成王终于感动到大哭,立即派人到楚地,将叔父周公旦请了回来。

  周公从楚地回来后,担心成王因年轻气盛力壮而耽于淫佚,不用心于国事民生,就作了《多士》《毋逸》(一作《无逸》)两篇训词以告诫成王,要他知“稼穑之艰难”,不要纵情声色、游玩和田猎。这两篇训词都收在了《尚书》中。

  周公临终前,要求将自己安葬在成周洛邑,以表示他至死也不敢离开成王。成王后来还是将周公安葬在离周文王墓不远的毕原,以表示自己虽贵为周天子,但不敢视周公为自己的臣下,而是让周公享有与文王、武王一样的香火血食待遇。

  我们虽然不知道周公的具体生卒年,但他为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而呕心沥血的乐于奉献精神,其思想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影响是永存的。周公身后的最著名的崇拜者,当推生于鲁国——周公封地的春秋时代的孔子。孔子虽然与周公不在同一个时代,但他却说自己经常梦见周公,这可能因为周公是鲁国的始祖,鲁国的太庙里悬挂有周公的画像、孔子经常去太庙“每事问”的缘故吧。有一天,孔子突然慨叹道:“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今天的我们,虽然不能梦见周公,但对这位摄政者心系社稷、勇毅前行、忍辱负重、制礼守礼的高尚品德,对他那“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的求贤若渴、虚怀若谷的博大胸襟,是否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敬畏之情在油然而生呢?(未完待续)

  束有春 2023年12月10日于金陵四合斋

标签:周公;•鲁周公世家;摄政
责编:杨春源 王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