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巨匠高二适(二十三)
□ 曹洋
五、家国情怀——三哭⑤
高二适反复提到东郭履雪之艰、子春下堂之痛两个典故,既是说有折足之不幸,也有隐痛之寓意。西汉东郭侍诏贫困潦倒,穿上没有底的鞋子在雪地上走,遭到世人的耻笑,但他仍以自嘲坦然待之。后来他凭真才实学被汉武帝任命为年俸二千石的郡都尉。同僚急相谄媚讨好,司马迁在给东郭作传时,引用谚语:“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是有深层含义的。治国用人如果不从道德、才能出发,则会误国殃民。
春秋乐正子春下堂时不慎折足,脚好了几个月,都不出门,仍面呈忧色。众弟子颇感奇怪,子春说:“汝等只知我之足伤已愈,不知我之心伤未愈也。”乐正子春心伤是什么呢?原来他所忧的是未能圆满尽孝。高二适折足之忧不同于乐正子春之忧。
1976年唐山大地震,其惨烈震惊中外。此为天灾,然高二适联想到的不仅于此,发出这样的诘问:“北国灾状,有不忍闻见处,吾民多难,刍狗之谓何因?”9月,他到南京东郊陆如山家避震,在致云南学生张诚信里,不无忧虑,却不是为自己的虚弱的身躯:
乃突以唐山地震,病床立须腾让。回家小住,又报南京有地动之讯,市民均不许住在室内,于是遍处盖搭临时草棚。万家憔悴,人情张惶,无可言喻。愚乃转栖钟山龙尾峰友人家中,屈指已二十余日矣。震耗既未解除,前途浩劫实难揣测。
虽然高夫子在南京避震,但他心中装下的却是“万家憔悴”,国家的前途命运。高二适不是鲁迅,但同样有一颗忧郁深广的心——“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出自鲁迅的《且介亭杂文附集·这也是生活》)高二适的泪为苍生、为国运、为文化而流。他远去的背影,孤独的泪流不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风干,相反在日后的岁月里越发清晰而激荡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