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跃进|漫谈近代“吴江四才子”之一的徐蔚南
2023-08-25 10:49: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吴跃进  
1
听新闻

  徐蔚南,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盛泽人,如今名字比较陌生,但在二三十年代上海,是蜚声文坛的一位文学家,以《山阴道上》《初夏的庭院》等散文脱颖而出。

  徐蔚南还是翻译家和出版家,翻译了法国作家法郎士的《女优泰绮思》、莫泊桑名著《她的一生》等,编辑出版了包括沈雁冰、丰子恺、陈望道等人在内的150多种通俗普及丛书。他还主持编辑上海通史和上海年鉴,研究上海城市史,编写了《上海研究资料》和《上海掌故丛书》,出版《顾绣考》《上海棉布》等专著。

  1918年,鲁迅先生发表了新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那年徐蔚南19岁,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说《晨钟》。小说采用白话文体,以细腻的心理描写和人物的内心独白推动情节,已能看出他接受西方的文学思潮,尝试新文学的努力。这是他早期的现实主义小说。

  (《晨钟》)

  1919年,徐蔚南在上海《星期评论》上发表了两首新诗《云与波》和《天文学家》,成为这份刊物的52位作者之一。《星期评论》由戴季陶、沈玄庐创办,李汉俊主持编辑和出版,馆址设在三益里17号。《星期评论》“以独立的精神和批判的态度,提倡新文化,宣传社会主义,激励工人运动,一度与陈独秀、李大钊在北京创办的《每周评论》齐名,被誉为‘舆论界中最亮的两颗明星’”。

  (三益里17号《星期评论》社)

  从1921年到1924年,徐蔚南还在《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妇女杂志》上发表二十多篇文章,有新诗、译作和评论。《民国日报》是由邵力子主编,从1919年起,陈望道接替邵力子主编《觉悟》副刊,馆址在三益里5号。

  当年三益里聚集的青年有20多位,包括戴季陶、沈玄庐、李汉俊、朱执信、沈仲九、胡适、李大钊、徐蔚南、罗家伦、施存统、陈果夫、蒋梦麟、王平陵、陈望道、陈公培、杨之华等。

  1925年,经沈雁冰介绍,徐蔚南加入文研会,他在文研会文学杂志上共发表作品22篇。他有两部论著在中国文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第一部是《民间文学》,发表于1927年,是我国第一本民间文学概论式著作。

  (《民间文学》)

  徐蔚南通过全书十个章节多角度分析和论述,他认为 “民间文学是全民族全体所合作的,属于无产阶级的、从民间来的、口述的、经万人的修正而为最大多数人民所传诵爱护的文学。”他的观点既继承了胡愈之提出的“全民性、口述性”的规定,又有“阶级性、遗传性、修正性和持有性”等独到见解。

  (徐蔚南工作照)

  第二部论著是1929年出版的《艺术哲学》。他先是在《台湾生蕃的艺术文化》一文中,通过研究台湾土著的宗教、艺术以及与文化有关的行为,首次提出“艺术文化”这一范畴。之后进一步研究了哲学与艺术的关系,又最早对“艺术哲学”加以专论。《艺术哲学》对现代美学的开拓具有开山意义。

  1936年,徐蔚南担任上海博物馆历史部主任,又潜心研究工艺美术史。1940年,出版著作《中国美术工艺》,书中介绍玉器、瓷器、宜兴紫砂壶、景泰蓝、剔红、刺绣、地毯、竹刻、玩具等二十种工艺品发展简史。

  这本书在我国首次以“美术工艺”立说,从此从传统手工艺中划分出来,作为本专业的归属,成为今天的“工艺美术专业”,从这一专业设置来讲,徐蔚南功不可没。

  柳亚子先生为这本书题词:“寒瓊拾幽草,此意最彷徨。荡卤功成日,神州蔚国光。”

  (柳亚子为《美术工艺》题诗)

  1949年徐蔚南还编著了《翦画选胜》一书,精选人物、走兽、飞禽、虫草、花卉、山水、图案、文字等剪纸108幅,是第一本介绍中国南方民间剪纸的图书。郭沫若先生在卷首题诗

“曾见北国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浑厚,今见南方之剪纸,玲珑剔透得未有,一剪之巧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

  茅盾先生题词:“南北民间艺术各有千秋。”

  (《翦画选胜》)

  1946年徐蔚南被选为上海市第一届美术会理事,主编美术会机关刊物《美术汇报》。一位文学家担任美术机构理事、主编美术刊物,在美术史上极为罕见。

  作者吴跃进先生,系吴江盛泽人,长期在丝绸企业工作,业余喜爱文史,致力研究南社人物,是徐蔚南研究专家。

标签:徐蔚;上海;民间文学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