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人书法家徐芷湘
2022-11-06 18:05: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李海珉  
1
听新闻

  徐世泽(1873—1945),又名伯子,字丽益,号子襄、指湘、芷湘,后以芷湘、芷湘父名世,生于黎里一个殷实之家。祖父象贤公希望儿子凭科举晋身,荣宗耀祖,光辉门第,可是大儿达山和小儿少达都只考得秀才,未能中举。所幸达山的儿子芷湘,自小聪明伶俐,五岁那年,祖父象贤公就延聘了二位颇有素养的老秀才前来执教,祖父肚内墨水不多,不过他看重书法,连年来聘请的塾师,个个都长于书道。小芷湘读书认真,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神童诗之后,就四书五经,正而八经地朝科举之路走去。光绪二十一年(1895)徐芷湘考中秀才,取入县庠,光绪二十八年(1902)得中举人,二年后,参加了科举史上最末一届会试,未能连捷成为进士。辛亥革命前,一度任邮传部主事,结识徐世昌与孙宝琦等要人。中华民国成立,徐芷湘在苏州、上海开办律师事务所,后兼任江苏省律师协会常年法律顾问及上海分会理事。

  (徐氏家谱书影)

  芷湘对于书法,有前缘更有灵气,几位老秀才,真篆隶草行各有千秋,耳濡目染,未及弱冠,芷湘的一手书法就颇为可观。每逢年节,街坊邻里,纷纷前来请求书写对联,芷湘来者不拒,泼墨挥毫,也是他最为愉快的时光。徐芷湘属于黎里徐氏艺术的开山鼻祖,十分重视儿孙辈的书画艺术。芦墟郑一冰先生早年见到过徐芷湘题刻的一块匾额“训俭室”,匾上有段跋文:“丁巳(1917)之夏,余以居宅湫隘,于室之西偏,别构三椽为儿辈课读之处。但取爽垲不事雕斵,即成名曰‘训俭’。谓居室之道,无贵乎奢丽也。星明自誌次蝯章(白文)次蝯翰墨。”

  (训俭室)

  徐芷湘书法最早攻颜真卿,打下扎实功底之后,再攻汉碑,因而兼治碑帖博采众长,中年后,专学何绍基,何绍基号蝯叟,所以徐芷湘取别号次蝯。芷湘最为擅长行楷二书,沉雄峭拔,笔力浑厚。

  (徐芷湘对联)

  芷湘也能作画,与任伯年、陆恢、吴昌硕、顾鹤逸等相切磋。1926年他在上海《申报》上刊登《徐芷湘书例》,此后,多数时间在家阅读自娱,鬻书自给。每年定期四出云游,以笔墨会友,多次赴北京、天津等地拜会同好,至今流传着芷湘的一些书法轶事,保藏着他的一批墨迹。

  (徐芷湘1915年山水画)

  (徐芷湘书法)

  芷湘堂弟世沅,号子芹,是叔父徐少达的长子,刚刚定亲就暴病而亡,那未过门的媳妇王氏抱着世沅的牌位成亲,来到徐家,极尽妇道,芷湘对她十分尊重。1927年(据徐维均介绍,是民国八年,时徐世昌正任大总统),徐芷湘来到北京,拜会卸任总统徐世昌,专门为王氏请得了“白首完贞”四字墨迹,制成匾额供奉在堂。同年,他又拜会了退出政坛,正在天津颐养天年的孙宝琦,为家乡的禊湖道院(城隍庙)求得“唐室宗藩”四字匾额。 上面所说的两个匾额早已不存,“白首完贞”由徐维坚根据照片重新制作,悬挂于西徐家弄第进楼厅。不过,有一件“及第四屏条”,至今完好保藏在吴江博物馆。民国年间收藏界有一个癖好,请同一届的状元、榜眼、探花、传胪,每人书写一个立轴,组成四屏条。1904年是我国最后一届进士会试,这一届的及第四屏条特别为人珍视。徐芷湘参加过这最后一届会试,没能考中进士,但是与状元刘春霖、榜眼朱汝珍、探花商衍鎏、传胪张启後相识。民国年间,黎里禊湖道院张道长,为了中秋显宝,专门请徐芷湘去了一趟北京,求得刘春霖等四人合作的及第四屏条,每幅长130.2厘米,宽31.2厘米,钤有篆体阳文“广佑王禊湖行宫之物”印章,此四屏条至今保藏在吴江博物馆内。

  (徐芷湘书四体屏条)

  仍是禊湖道院,徐芷湘专门为之书写了对联和匾额,其中匾额“明察秋毫”四字,铁划银钩,笔走龙蛇,墨迹中的飞白,笔力千钧,黎里民众都称之为“雪里拖枪”。 徐芷湘不仅道院、名门与望族书写,更多的是为民众执笔。上文曾说过,他每逢年节,都要为百姓书写对联,黎里镇店铺的店招,颇多是徐芷湘所书。比如著名的“李永兴酱鸭店”,就是由他书写的。赐福堂第一进清代后期改建为二层楼,光绪年间租赁给人家开饭馆,试营业时,店主请徐芷湘等人前来品尝。酒足饭饱后,众人推芷湘为新店题词。芷湘提笔一挥书成“味胜家常”四字,众人一致叫好,店主更是高兴,高声说道:店名有了,有了,就叫“胜家馆!”1928年,徐芷湘为黎里同乡、新南社社员毛啸岑改建的住宅,书写“资深安居”四个行书,上款:“戊辰冬仲”,落款:“芷湘徐世泽”。这个砖雕文字颇为奇特,一是四围不用人物及花卉等纹饰,只四块水磨砖,用边框镶嵌;二是“资深安居”四字,全是平声,尽管砖雕的平仄不必太过拘泥,但是一名举人出身的老式学者,与一位新式教育家,两人酝酿而得的砖雕文字,连续四个平声字,不说离谱,实在也相当出格。据毛啸岑儿子毛安澜生前介绍:当时毛、徐两人专用平声,不是心血来潮,更不是随意处置,1920年后,毛啸岑为了宣传新文化新思潮,多次历险,甚至有生命危险,但他坚定自如,不怕任何风浪。黎里镇西的“望平桥”,1944年夏重建,徐芷湘已经年逾古稀,应邀郑重执笔题写了“望平桥”三字,下有落款“甲申孟夏改建”。数月后徐芷湘谢世,这望平桥,可以说是徐芷湘的绝笔。

  (望平桥 1944年徐芷湘题)

  徐芷湘对于徐氏后辈的书画艺术较为重视,他自己育有四子,他的堂弟也育有四子,有的能书,有的能画。其中徐誉南,绘画颇有造诣,另有小传,这里不赘。他的堂侄徐宗乐有子孝穆,自小颇显艺术天赋。芷湘决心着意培养,指导孝穆选择字帖,督促临摹,他看到孝穆对竹刻有兴趣。芷湘不仅言传身教,而且多次与这名侄孙合作,芷湘作诗绘画,孝穆刻竹留印。至今徐家保存着一柄扇子,扇骨两侧正是他们祖孙俩的艺术合作,一侧是芷湘的行书七言绝句:“神谶碑经野火芟,萧梁双碣剩题衔。襢椎此日莫闲却,唐迹胡裴是解馋”,下有落款“芷湘书,孝穆刻”;另一侧是“荷塘芦草图”,用红条勾勒荷花、荷苞、荷叶”,落款是“次蝯画,孝穆刊”。当时徐孝穆只有13岁,正在小学读书,这种合作给徐孝穆日后跻身著名竹刻大家奠定了基础。

  (徐芷湘书画,徐孝穆刻扇骨)

  有徐芷湘在前开路,徐氏一族,爱好艺术者众多,除了徐誉南、徐孝穆外,还有徐元清、徐云叔等多人。徐芷湘,堪称徐氏艺术的开山鼻祖。

  (主要参考资料:吴国良吴旭江《翰墨留香—吴江历代书画篆刻人物录》)

标签:
责编:dai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