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愈加明显。但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质疑之声也一直如影随形,如何向国际社会呈现一个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形象,是所有媒介共同面对的课题。与其他媒介相比,电视纪录片作为一种取材于现实生活、非虚构的艺术表现形式,以真实品质、人文含量,成为对外传播国家形象媒体力量中最直接形象、最少隔阂的一种方式和载体。那么纪录片究竟应该如何塑造国家形象?以往纪录片上的中国国家形象是什么样的?现在纪录片塑造中国形象存在哪些问题?将来纪录片如何更好地塑造与传播中国形象?这些问题都可以在《电视纪录片“自塑”国家形象研究(1958-2018)》中找到答案。
《电视纪录片“自塑”国家形象研究(1958-2018)》,以1958年至2018年60年间在国外传播出以及在国外获奖的中国电视纪录片作品为研究文本,运用传播学、影视艺术学等理论,分析不同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呈现出的国家形象具体样貌、塑造国家形象的方法、对外传播国家形象的渠道、国际受众接受与反馈等情况,以此探寻电视纪录片塑造国家形象的特点、规律与方法,展开了纵向与横向、整体概述与案例解读、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系统研究,为媒介更好提升对外塑造国家形象效果提供有益思路。
《电视纪录片“自塑”国家形象研究(1958-2018)》,以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史为纵向维度,以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过程为横向维度,形成纵横交错式架构,呈现了电视纪录片塑造国家形象的立体图景。纵向维度,作者以重大历史事件为划分节点,对中国电视纪录片60年风雨历程做出独到的时期划分:1958-1966年为“大跃进”时期,1967-1977年为“文革”特殊时期,1978-1989年为“改革开放”初期,1990-1999年为“改革开放”深入期,2000-2018年为新世纪复兴期。横向维度,作者从传播者形塑主体、题材内容、形象内涵、形塑方法、传播方式、接受反馈等层面,对每个时期纪录片塑造中国形象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纪录片发展史与国家形象塑造,这两个维度贯穿始终,拓宽了媒介形象研究视野。
作者以纪录片呈现国家形象的整体发展与典型案例解读相结合,勾勒出不同时期电视纪录片塑造的中国形象。在阐释各个阶段纪录片国家形象内涵时,将中国电视纪录片的题材内容与国家形象内涵一一照应,梳理出政论文献纪录片、经济纪录片、历史文化纪录片、社会人文纪录片、自然地理纪录片等类型,探究其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等方面呈现出的国家形象具体面貌。其后,选取每个时期具有影响力的典型纪录作品进行详细解读,例如《毛泽东出访苏联》《下课以后》《金溪女将》《丝绸之路》《话说长江》《望长城》《远在北京的家》《我们的留学生活》《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我们这五年》等,生动细致的解读,让读者深切感受中国电视纪录片塑造国家形象的衍变。以点带面,从线到片,体现出作者深厚理论积淀与分析研究能力。
纪录片塑造国家形象,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侧重。对于纪录影像中国家形象的分析和解读,不是静止地看待,而是以动态、发展的眼光进行研究。我国电视纪录片从1958年诞生以来,对外塑造国家形象越来越真实客观、立体多元,塑造手法越来越丰富多样。作者将历史与现实进行对照与审视,指出中国电视纪录片在塑造国家形象过程中,仍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合实际提出改进策略和路径思考。纪录片塑造国家形象存在很大提升空间,例如进一步明确国家形象的内涵定位,打造与实体形象匹配的史诗级国家形象塑造作品,传播策略上做到“内外有别”与“外外有别”共存等。这些问题与对策的提出,体现出作者独到的判断和思考,也显示出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切。
在理论方面,作者从“他者”参照下的“自塑”理论视角出发,根据“自塑”程度的不同,将每个时期电视纪录片塑造国家形象,划分为“完全我者自塑”、“非常我者自塑”、“反思我者自塑”、“引入他者自塑”和“多元我者自塑”,这有利于厘清纪录片对外塑造中国形象的历史脉络,认清纪录片传播中国形象的现实状况。在纪录片创作方面,作者将纪录片创作实践中的切身感悟与纪录片理论有机结合,深入浅出地描绘出中国纪录片发展进程中国家形象的立体面貌,这对于我国国际传播类纪录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面对当下错综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电视纪录片有责任对外塑造与崛起大国实体形象相匹配的国家形象。《电视纪录片“自塑”国家形象研究(1958-2018)》,对这一时代性命题做出了回应,全面梳理了“对外”电视纪录片中的国家形象,为我国纪录片创作贡献了学理性思考,拓展了国家媒介形象建构这一议题的研究思路。
(本文刊发于2021年5月24日的江南时报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