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骐
刘希涛先生七十岁的时候,我写过他一篇文章,记述我们之间的交往和对他的一些印象。进入辛丑年,希涛兄虚岁已七十有八了。不觉间,一晃八年过去了。看他印在《上海诗书画》报上的照片,比前些年老些了,也瘦些了。但千金难买老来瘦,精神头还挺足,眉宇间透出一副不服老的神态。
他当年的倜傥神勇且不去多说了。十三岁还是一个中学生的时候就开始写诗,给《解放日报》投稿。十七岁去福建前线当兵,短短几年里写出了几百首生气十足的枪杆诗、墙头诗。记得去年八一建军节前夕,他给我发来《湖南日报》一张文艺副刊的电子版,那上面赫然在目的是他五十多年前在部队写下的诗,读来还是那般的青葱与强劲。再后来,他在炼钢炉和轧钢机前奔走了十年,岁月给了他一个金不换的光荣称号:钢铁诗人。这四个字我以为一定程度上概括了希涛这个人的本质特征。“钢铁”,自然不可狭义地理解为他只写钢铁,这两个字可谓传神地揭示了他内在的刚强意志:钢,是他对人对事的一种执着;铁,是他一旦选择后绝难轻易改变的某种坚守。后两个字:“诗人”,放在他身上也的确是贴切不过,因为他始终都是那般热情奔放,每每总为真诚与美善而感动。他笔下的“钢铁”里,也照样能读出他的柔情万丈,更何况那将“柔柔的发辫搭在高原肩上”,在“康定老街”上行走的“大姐”了,不知会令其心中的春潮泛起几多“溜溜的好哟”!
中为著名作家叶辛,右为钢铁诗人刘希涛。
更让人为之感佩的,是他在六十岁以后写下的人生故事。一般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大都选择了一种“独乐乐”的生活方式,顶多也就三五成群地出去走走,跳舞打牌看山水吧。假如爱好写作,基本都闷声不响自个儿浸淫其中。而希涛先生不是这样,他似乎天生就是个领导者组织者,是个自燃火苗又善于四处播洒火苗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胸中有把火,依然渴望燃烧”)。他愿意把自己身上的热能辐射出去,带动并影响一批和他志同道合的人。前些年里,他为上海的一个区创办了文艺创作中心,参与创办了上海市第一个区级作家协会,先后创办过《上海诗人》《上海诗报》等诗歌报刊;后来又创办了出海口文化工作室,与出版社合作推出过180余种主力阵容为老同志的诗文库;还组建成立了拥有跨省成员的“出海口文学社”,自办了以刊发文学社社员作品为主的《上海诗书画》报和《出海口文学》杂志(叶辛题名),已坚持运行多年,出报近四十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他还动脑筋,想办法,借助大家的力量,积极筹措活动资金,带着文学社的队伍走出去,深入社区、厂矿、村镇,感受日新月异的时代变革,察看社会底层的民风民情,进而写出一大批贴近现实生活有温度有筋骨的文艺作品。
没有谁来要求他这样做。为此所付出的心血和精力,和他最亲近的朋友或能知悉一二。这无疑是一种大境界。但他的始动力从何而来?我认为还是源于一种热爱。那是自小而生的对文学的一种近乎神圣的情愫——所有的美,原本都被各种严酷的叫作生活的东西紧紧包裹着,我们在追寻和发现的过程中,内心一次次地产生风暴,将它忠实地记录和描述下来,这大约便是所谓文学的意义了。
假如说写作可以给人生带来快乐的话,希涛一定是信了孟老夫子的话,“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他领着一帮或年长或年幼的同道,一起写,一块乐。他为文学社取名“出海口”,想来表现的正是这样一种胸襟和气度吧。
刘希涛简介:
刘希涛,出生于扬州江都区,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城市导报》社原编委、副刊部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诗人》创始人。现为上海出海口文学社社长、《上海诗书画》和《出海口文学》主编。出版有诗集、散文集、报告文学集等14部,100多次获得省市级、国家级奖项。诗歌《关于爱情》获全国爱情诗大赛二等奖;歌词《康定老街》入选《中国当代歌词精选》并多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