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江苏小麦抗“癌”新品种破世界性难题
2021-05-25 14:47: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吴琼  
1
听新闻

  小麦赤霉病是世界性病害,被称为小麦的“癌症”,不仅造成严重减产,还产生DON(呕吐毒素)等危害人类健康,是当前我国粮食与口粮安全的最大威胁和种业重大“卡脖子”问题,世界范围内未能育出高抗赤霉病的大面积推广品种。23日,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过分子育种技术,育成的高抗赤霉病新品种扬麦33,通过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组织的专家组评鉴,有望成为我国新一代主导品种,破解世界性难题。

  2018-2020年,扬麦33经国家良种重大联合攻关指定单位鉴定,赤霉病抗性连续多年多点为抗级(R),在两年度大区试验中平均比对照增产5.18%,在2019-2020年度生产试验中平均较对照增产5.74%,居参试品种第1位,增产点率100%,实现了抗赤霉病和高产的结合;且籽粒硒含量高于其他小麦品种,稳定性好,具有较高营养价值。

  为进一步评价扬麦33在大面积生产上的抗性和产量表现,推动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促进全国抗赤霉病育种交流与协作,5月23日,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组织相关专家对抗赤霉病高产小麦新品种扬麦33进行观摩评价。会议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洪程教授,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录祥研究员,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扬州大学郭文善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倪中福教授等组成专家组。科技部农村中心姚志鹏专员、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办公室杨帅博士和国刘照坤博士,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和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领导及扬麦33育种团队部分成员参加本次会议。

  专家组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甘垛镇带程村扬麦33示范田进行赤霉病发病情况的调查和理论测产。扬麦33:未防治赤霉病的病穗率1.99%,平均严重度0.82,病情指数0.52;防治一次的病穗率0.34%,平均严重度0.47,病情指数0.08。中抗对照品种:未防治赤霉病的病穗率13.18 %,平均严重度1.91,病情指数8.70;防治两次的病穗率2.72 %,平均严重度1.15,病情指数1.59。

  扬麦33亩有效穗28.3万,每穗粒数50.2粒,预估千粒重42克,理论产量为596.7公斤/亩。

  随后,专家组对扬麦33的抗病性和丰产性进行了会议评价,认为扬麦33示范田在不进行赤霉病化学防治和防治一次的赤霉病发生程度差异不显著,均明显低于中抗品种防治两次的发生程度;扬麦33赤霉病抗性突出,同时兼抗白粉病等,综合性状优良,实现了抗赤霉病与高产协同遗传改良的重大突破,有望成为新一代主导品种。

  记者 吴琼

标签:赤霉病;扬麦;江苏省
责编:杨春源 王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