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江苏外贸实现负转正,“保主体促两稳”行动取得成效
2020-10-27 09:54:00  来源:交汇点  
1
听新闻

10月24日,第128届网上广交会闭幕。江苏3014家外贸企业与国外采购商“云”端洽谈,广结客户,大批创新产品受到热捧,直播洽谈应接不暇。省商务厅与焦点科技合作同步举办第二届“同步广交会环球享商机”线上综合展,近500家参展苏企接待境内外采购商10万余人次,拓外转内势头强劲。

江苏企业网上广交会的出彩表现,集中体现了江苏外贸在新形势下的强大韧性。

1-9月,全省外贸进出口32250.4亿元,同比增长0.8%,今年以来增幅首次“浮出水面”,较全国增幅高0.1个百分点。实际使用外资221.1亿美元,同比增长8%,领先全国,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取得阶段性成效。我省开展“保主体促两稳”行动受到商务部肯定。

来源:视觉中国

一企一策,精准服务解难题

9月25日,一架搭载着141名韩籍乘客的包机安全降落在苏南硕放国际机场。机上乘客均为SK海力士半导体和系统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的核心技术和管理人员。目前,无锡市为SK海力士、村田新能源等日韩企业申请临时包机,已累计包机10架次1100余人入境。

企业有难题,第一时间解决。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我省千方百计稳住产业链、供应链。截至10月20日,全省已为21123名复工复产必要外籍经贸人员签发来苏邀请函,已有5083人搭乘复工复产包机航班40架次入境。

面对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我省及时建立重点外贸外资企业困难问题月度台账制度,强化“一企一策”精准服务,今年以来已推动协调解决150多家重点企业的300多个具体问题;启动开展“外企与部门面对面”系列活动,举办外资企业专场环保接待日。推动解决诺华医药、飞利浦医疗等8家欧洲企业15个方面29个具体问题,协调解决了2家日资企业环保方面的问题诉求。对今年以来新引进的9个总投资10亿美元以上重大外资项目,省商务厅会同发改、工信、自然资源和生态环保等部门逐一听取项目诉求,现场会商全力推进。

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省级层面通过建立完善全省重点外贸外资企业运行监测平台,对占全省进出口规模过半的606家重点外贸企业以及560家重点外资企业开展月度直报;在1230家对美经贸摩擦重点企业数据库基础上,对占全省进出口超七成的1852家重点企业进行动态监测。各地也进一步扩充市级重点监测企业名单,完善领导挂钩联系服务制度。

为加快政策落地,省商务、海关、税务等部门共同梳理形成二季度全省11644家新增出口企业、8539家退出出口企业和 5178家新增出口退税备案企业名单,分别下发各设区市。各地联合海关、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解读、业务培训和纾困服务,指导新增出口企业拓展外贸,帮助退出出口企业解决困难问题、争取重启业务。

多措并举,增强企业“抵抗力”

疫情之下,企业更需政策扶持来增强“抵抗力。今年以来,江苏组织“江苏优品·畅行全球”系列线上国际展会,助推企业触网上线,帮助拓展转内销的渠道,加大出口信保保障和金融支持力度。

截至9月底,首期“20+2”场线上展会累计组织9324家江苏企业参展,48.6%为首次线上参展企业,展示展品近700万件,展会点击量超过1亿次,客商询盘量超过140万次。其中,20场线上国际展会组织参展企业7834家,在线成交超过2.2亿美元。

作为活动合作伙伴,焦点科技承办的工业品展参展企业实力相对较强、采购商专业程度更高。7天展期,220家参展企业有效洽谈超过1.3万次。

拓外转内,我省广大企业积极作为。继第127届首次云上广交会参与活动采购商人数4236人,达成意向成交金额1148.49万美元,其中新客户成交300万美元后,汇鸿集团参展第128届广交会共搭建40个直播间,通过历时10天、10*24小时直播,发布新品近2000件,累计直播近1000场次,收到点赞数近15万人次,达成意向成交约1000万美元。

作为连续两届广交会的跨境电商合作平台,中国制造网10月15日零点开启广交会同步活动,期间共吸引211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万人次线上观展,专区热度持续高涨,买家对云展会的认可度越来越高。

来源:视觉中国

本届广交会同步活动中,中国制造网不仅对专区会场进行了技术服务升级,对供应商和买家进行了创意玩法升级。扬州创睿玩具礼品有限公司作为本次同步活动江苏馆的参展企业,截至10月24日,访问量上升了88%,询盘量上升了272%。

线上突围之际,江苏鼓励企业进商超、进街区,南京市组织苏美达集团、国投南京公司等重点出口企业与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组织近20家外贸企业与夫子庙国家级示范步行街对接,举办出口产品转内销市集。全省约有300多家外贸企业与各类商场、超市等商业体合作,累计带动转内销金额约3000万元。

省级小微统保平台扩大支持企业范围,由上年出口额50万—300万美元扩大到30万—300万美元,预计2020年新增约5000家小微外贸企业受惠。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实施“苏贸贷”升级版,进一步降低利息率、提高容忍度、扩大覆盖面,截至9月底累计为1663家中小微外贸企业放款105.4亿元。

梳理图谱,稳定产业链供应链

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是“六保”工作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我省商务部门选定166家重点外资企业,按照“部门协同、省市联动、属地管理、快速响应”原则,制定监测方案,加强重点支持。其中,外资龙头企业82家、加工贸易外资企业84 家,产业链龙头企业主要集中在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工程机械、生物医药(新型医疗器械)、集成电路、汽车及零部件、新型显示等6个产业。

各地也在抓紧梳理本地产业链龙头企业,苏州市构建完善“开放创新合作热力图”,提供项目线索超500条,产生有效意向项目超100个。扬州市围绕“323+1”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梳理出具有优势基础和发展潜力的16条重点行业产业链,发布《扬州市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产业链图谱》,精准开展服务支持和招商引资。

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培育稳定外贸外资新动能。全省10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加快探索创新举措,扬州、泰州、镇江等3市积极申报新一批综试区、力争实现全省全覆盖。新培育7家省级公共海外仓,省级公共海外仓达到21家。苏州市建设“中国(苏州)数字贸易公共服务平台”;南通市首推市场采购贸易与跨境电商9810模式拼箱出口。

来源:视觉中国

“四季度,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保主体促两稳’行动,着力强化统筹调度,完善月度通报制度,强化考评激励机制,力促压力传导、政策落实,全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全省经济发展大局作出贡献。”省商务厅负责人表示,继续做好精准服务,滚动更新重点企业困难问题台账,完善外资总部政策,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地方重点加工贸易企业发展。做好四季度55个线上国际展会和对接会组织工作,“一国一展”、“一业一展”推动供需精准对接。抓紧制定出台支持跨境电商发展的政策举措。进一步梳理产业链图谱和紧缺项目清单,持续组织开展“三访三服务”活动,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交汇点记者邵生余 丁茜茜

标签:广交会;外贸企业;产业链
责编:李芸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