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北图书馆举办“最是诗韵能致远”主题分享会
江南时报讯(记者 杨爽) 携一身书香,赴一场春约。读一首诗词,领略国学之美。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一场以“最是诗韵能致远”为主题的诗词文化盛宴在南京江北图书馆新馆上演。
南京江北图书馆供图
本次主题分享会由南京市妇联指导、南京江北图书馆联合多家单位主办,特邀南京市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徐树忠现场开讲,吸引近80位市民读者共赴这场穿越千年的诗意对话。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典诗词不断凝聚民族思想与文化精神,赋兴于汉、诗兴于唐、词盛于宋、曲盛于元,古典诗词一脉相承,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长城。活动伊始,徐树忠以“千年回响:诗韵为什么能够致远”为引,从历史纵深切入,剖析诗词作为中华文明瑰宝的永恒魅力。他表示:“诗词是跨越时空的对话,短短数行中凝结着古人的哲思、审美与生命智慧,这正是它得以‘致远’的根基。”
而今,我们为何要让孩子们去学习这些古诗词呢?在与现场读者共同探讨中华诗词的文化价值与教育意义时,徐树忠从文化传承、美学浸润、人生启迪三大维度展开介绍。
“古诗词是培养青少年文化自信的‘活教材’,其韵律与意象能潜移默化提升孩子的语言能力与民族认同。”作为江苏省语文教育名家,徐树忠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指出古诗词教学对唤醒青少年文化基因的重要价值,并认为“古诗词是最好的教育”。
谈及诗词中的“音韵之美”与“精神之美”,徐树忠通过经典诗句解析,揭示诗词“时空穿透力”的根源是以简驭繁的意象艺术与情感共鸣;针对现代人精神成长需求,他结合人生每个阶段成长痛点,分享如何以诗词智慧应对挫折,实现“人生困境的诗意突围”。
现场读者凝神细听,沉浸于诗词的悠远意境之中。张女士带着上小学的儿子一同前来,听完整场分享内容,她表示收获颇丰,“诗词文化如同刻刀,既修言,又修心。我对孩子的教育就是从小让他多诵读古诗。今天我和儿子各有所获,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有趣又有意义的活动”。
以诗育心,以文化人。此次主题分享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文学爱好者搭建了交流平台,也让青少年读者汲取诗歌养分,收获心灵滋养,并为今年南京江北图书馆“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预热。
据馆内工作人员介绍,4月23日下午图书馆还将举行“名家诵经典·讴歌新时代”阅享江北诗乐朗诵会,届时有多位国家级艺术名家与新区青年代表同台朗诵传世经典,通过多维度、跨媒介的艺术表达,点燃新区全民阅读的“星星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