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灯猜谜唱大戏 文博馆里闹元宵
赏花灯、猜灯谜、耍龙灯、吃汤圆……元宵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各地多样的民间活动让春节尾声的庆祝活动丰富多彩,同时也象征着新一年的开始。2025年春节是首个“非遗版”春节,从除夕延续至今的文化活动在江苏各大文博场馆内接连上演,为迎接元宵节的到来,江苏多家地方场馆的亮点活动同样让人应接不暇。
2月10日起,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内就已灯笼高挂,千盏灯流光溢彩。一个个充满趣味的元宵灯谜悬挂在灯笼下方,等待着四面八方的游客集聚一堂,体验“猜灯谜”的乐趣。灯谜,是富有智慧与趣味的传统非遗民俗,融合了语言学、文学、民俗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了解,早在南宋时期,“猜灯谜”就已经成为元宵节的一种游戏方式。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延续这一古老的民俗活动,精心准备了元宵节限定文创礼品,让广大市民在欣赏“花市灯如昼”的同时,收获一份文化惊喜。
与此同时,馆内另一边的戏曲表演团队也已整装待发。配合着京剧《状元媒》《贵妃醉酒》《卖水》的演出,舞蹈《非遗滚灯》《飞天》《春颂》也将融入其中,戏剧的韵味与舞蹈的柔美带领观众穿梭于一场如梦如幻的梨园“美梦”中。在欣赏完翩翩舞姿和悠扬戏曲之后,一场热闹的“耍龙灯”表演将点燃现场。据介绍,“调龙灯”是古代“龙舞”的发展与衍变,昆山元宵节“耍龙灯”活动曾十分活跃,元宵节当夜通常至少有十几条“龙”在大街上舞动,规模震撼。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特别组织舞龙团队,在丰富表演的同时带领大家重温记忆中的“年味”。
“元宵节当天我们还将戏曲元素与昆山本地习俗结合,邀请观众参与体验‘做花灯’‘走三桥’等民俗活动,以祈求新的一年万事顺遂。”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据介绍,昆山本地素有“出灯”和“走三桥”的习俗。花灯历史悠久,具有祈福之意,同时也是戏曲中常出现的道具之一。《清嘉录·走三桥》记载:“元夕,妇女相率宵行,以却疾病,必历三桥而止,谓之‘走三桥’。”“走三桥”又叫“走桥”“游安”“走平安路”,是民间一种驱灾、求平安的习俗。
打开“艺术盐城”微信公众号,扫描“云猜灯谜”活动二维码,一个个有趣的灯谜映入眼帘。2月10日至12日上午,盐城市美术馆推出“‘艺’起迎元宵 欢乐猜灯谜”线上活动,线上得奖者不仅可以得到精美奖品,还能够获得当天线下活动名额1个,体验线下猜灯谜、做花灯等艺术活动。
此外,2月12日“上元灯节·妙趣盐美”系列活动也在盐城市美术馆拉开帷幕。元宵课堂、灯谜互动、元宵微剧本……一系列精彩活动将在美术馆内展开,带领观众参观展厅,体验花灯制作、猜灯谜、剪纸等趣味活动。据盐城市美术馆品宣主管王方芳介绍,元宵节作为中国春节年俗活动的压轴戏,许多风俗都与“花灯”有关,结合节日民俗,盐城市美术馆线上线下双联动,开展“上元花灯奇幻游”系列活动,带领大家提灯看展,寻迹非遗,共同品味传统文化的魅力。
有着深厚底蕴的民俗文化在传统节日里格外突出。元宵节当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将在淮安市博物馆展开。作为淮安市博物馆“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之一,淮安市博物馆以发挥文博场馆的公教职能为活动主旨,特针对10岁以上的学生在元宵节开展我们的节日“元宵节”——传统文化体验活动,涵盖元宵节知识小课堂、制作元宵花灯等项目。此外,“欢喜闹元宵”猜灯谜活动也从当日9:00开始持续至17:00,让市民在博物馆里度过一个热闹、有趣的元宵节。
(江南时报记者 徐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