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万米深海到浩瀚宇宙
体验纵览世界“奇妙之旅”
向下,潜入万余米之下寂静的深海;向上,抵达930亿光年无垠的宇宙。8月9日起,由中国国家地理·探索展览特别遴选的“极致发现科学艺术影像展”将在南京凤凰广场负一楼拉开帷幕,为观众带来一场纵览世界的奇妙之旅,探寻那些鲜为人知的壮丽景观和神秘世界。8月6日,江南时报记者前往展览现场进行了探访。
本次展览展出100余位顶尖摄影师与科学家的200余幅极富科学价值与艺术表现力的作品,还有首次公开的珍贵科学考察资料。展览划分为“深入丛林”“深蓝秘境”“无人之境”“地下世界”“沉入暗夜”“大河之舞”等六大主题版块。
据介绍,本次展区内的科学设备与互动装置非常丰富,为观众打造独特的观展体验。展览从“深入丛林”开始,这一版块展出的作品主题是丛林里的野生动植物、微生物等,摄影师用镜头记录下通体黑色的怒江金丝猴、智慧生物黏菌等珍稀奇特的画面,这一版块中还特别展出了生态护林员们的工作日常,在展区内陈设了护林员们工作出行的常用装备。
穿越丛林后,观众跃入神秘的深海。在“深蓝秘境”版块中展出的作品是海底世界的生物,既有人们比较熟悉的鲸鱼、珊瑚,也有奇特的“海底绵羊”海蛞蝓,此外还有普通观众不太了解的“黑水摄影”介绍。其中展出的影像资料还还原了2022年一次惊心动魄的抹香鲸救援行动。
“无人之境”版块带领观众来到高山雪原。一幅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全貌航拍图引人瞩目,在这张巨幅航拍图上,观众可以看到喜马拉雅山脉上诸多山峰的名称及高度,其山脉之壮阔令人备受震撼。这一版块也包括了在高山雪原中生活的珍稀动植物,例如“网红表情包”的来源动物藏狐和喜马拉雅旱獭的影像资料都能在此找到。本次展览中还可以看到南极格罗夫山考察首次公开的珍贵影像资料。
中国是喀斯特地貌分布面积最广的国家,人们常看到的经典喀斯特地貌图片大多都来自中国的西南地区。在第四版块“地下世界”,观众们走入幽暗神奇的洞穴、天坑和溶洞,可以看到世界上最高大的石笋的照片,石笋成长速度极其缓慢,每一百万年大约长高一米,而这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凤山县的石笋高达72.6米,刷新了世界纪录。
“沉入暗夜”版块所展出的作品则聚焦于在黑暗中活动的动物们,这一版块中展出许多珍贵照片,其拍摄难度都相当大,特别是老虎、云豹这类野生猫科动物。它们天性机警敏感,又具有攻击性,要在黑夜中拍摄到它们清晰的身影,难度可想而知。
最后一个版块“大河之舞”,顾名思义展现的是我国的大江大河,不仅有长江、黄河的源头之景,还有生活在大江大河中动物们的“倩影”。长江江豚的活动影像也在本次展览中展出。
据悉,展览将一直持续到2025年2月26日。
(江南时报记者 邓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