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江苏大学向“新”而行实践团队奔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开展为期一周的专题调研活动。团队以“聚焦产业转型要领,学习先进乡村改革思路”为核心目标,通过“专题讲座+实地走访”的立体调研模式,深度挖掘小岗村在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实践经验与创新路径。
为精准把握小岗村发展现状,实践团首要任务便是聆听李锦柱所作《不断农村改革的小岗村之路》专题报告。李锦柱总结了当前小岗村的发展路径,“在产业发展上,小岗村主要推行三产融合的方式:保留基本农田和主粮种植,建立工厂进行技术加工,打造小岗特色IP。”李锦柱表示,在保障主粮生产的基础上,小岗村积极发展葡萄、蓝莓、蒸谷米等高附加值经济作物,村民们对传统种植的红豆、黑豆、红薯等基础作物进行深加工,制成黄桃干、红薯干等农产品,通过电商直播基地将农产品和新鲜瓜果销往全国。这些举措有效延伸了产业链条,提升了土地产出效益,为村民拓宽了收入渠道。
李锦柱强调:“农田是我们的根,小岗村始终坚守第一产业基础地位。但在此基础上,小岗也要做出改变。”他介绍,近年来,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小岗村一方面引入现代化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如建立盼盼食品工厂;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业,建设了当年农家、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大包干纪念馆等教育实践基地。
为将理论认知转化为实践洞察,实践团成员先后走进大包干纪念馆、标准化葡萄种植园、盼盼食品工厂、电商直播基地等特色产业点,沉浸式感受小岗村产业转型的生动实践。在大包干纪念馆,实践团在馆内负责人的引导下,系统学习了“大包干”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的里程碑意义,以及改革精神在当代产业转型中的延续与创新。
走进标准化葡萄种植园,现代农业的科技感扑面而来。园区采用钢架大棚避雨栽培技术,规模化种植阳光玫瑰、夏黑等高端鲜食葡萄品种,通过科学的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与品种改良,实现了葡萄品质与产量的双重提升。团队成员还注意到一个细节:盼盼食品工厂就坐落在葡萄园附近——这种“种植基地+加工企业”的就近布局,既降低了葡萄运输损耗与成本,保障了加工原料的新鲜度。
调研的最后一站是电商直播基地。直播间内,工作人员正热情地向网友介绍小岗村的特色农产品,“咱卖的都是小岗自己种、自己加工的产品,工厂就在眼皮子底下,品质看得见、摸得着,我们卖得放心,客户吃得也安心!”朴实的话语里满是自信。基地负责人钱老师则向团队坦诚分享:“直播基地成立还不到一年,目前仍处于摸索与积累经验的阶段,但我们坚信,通过持续优化运营模式、丰富产品品类,电商直播一定能成为提升‘凤阳小岗’品牌全国影响力的核心数字化渠道。”
此次小岗村调研,实践团深刻学习了乡村振兴的“三元动力”——扎根历史的改革基因、深耕实体的产业攻坚、赋能未来的数字技术。“我们希望将小岗村‘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解码为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实践方案。”团队负责人表示,向“新”而行实践团队将以此次调研为起点,让小岗村的振兴密码拓印出更多乡村共富的美好蓝图。
(通讯员:崔雅静 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