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近日,首批人大代表社会事业发展观察点在扬州广陵区基层医疗卫生行业人大代表所在5家工作单位设立,重点跟踪观察相关法律法规、决议决定、审议意见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贯彻落实情况。
通过“零距离”观察,“面对面”收集,“点对点”联系,及时反映基层社会事业领域的困难、问题以及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提升监督工作质效,将“监督效能”转化为“发展动能”,全力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用心用情全力守护人民健康。
基层医疗卫生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基石,是增进民生福祉、提升群众幸福感的重要一环。聚焦人民群众就医急难愁盼问题,广陵区人大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开展专题调研、执法检查、工作评议、听取专项报告等方式实施精准监督,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的作用,深入群众倾听诉求,畅通群众反映渠道,监督相关职能部门及时整改群众对基层医疗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完整监督闭环,打好人大监督“组合拳”,助推民生项目落地惠民。
医疗卫生事业是事关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广陵区坚持加大财政投入保障,近几年累计投入超10亿元,不断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能力,织密织牢基层医疗卫生保障网络,深化全区医疗卫生改革,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必须下大力气补短板、夯底板、锻长板,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持续提升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能力。”广陵区卫健委负责人强调,要坚持健康优先战略,加快建设人民满意、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高质量卫生健康事业。
截至目前,广陵区已基本形成了以广陵区中医院、市口腔医院两家公立医院为龙头,汤汪、李典两个区域医疗卫生中心为引擎,头桥、沙头、东关、曲江、经开区等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石,33家一体化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延伸的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一系列重大民生幸福工程陆续实施:扬州市口腔医院东区分院建成投用,东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异地搬迁改造提升,广陵经济开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从无到有、正式对外开诊,广陵区中医院(公共卫生中心)异地新建项目、汤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异地扩建项目投入使用……全区卫生健康系统目前已拥有核磁共振、CT等万元以上设备150余台(套),有效满足了市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民生实事都是老百姓牵肠挂肚、切身有感的关键事。“大病到三甲,康复回社区,慢病有家医,预防有筛查”,东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出的医疗康复部门诊,让患者现在看病省时又省心。广陵经开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营后,填补了片区医院空白,社区居民小病小痛不再要往市区跑,家门口几步远就能看好病。
10家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入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推进综合诊治中心建设,来自三甲医院的专家轮流坐诊,把求医的居民留在“家门口”。汤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落成消化内镜诊疗中心、康复训练中心等居民迫切需要的健康“前哨”,医疗条件逐步“追赶”上大医院。广陵经济开发区中心成立“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医院”,李典卫生院血透中心在苏北人民医院的技术指导下开展血透服务……高龄多病、特殊患者就医“不再有烦恼”。
从慢性病随访到术后康复,从中医药服务到家庭医生签约,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看得起、看得好病,广陵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成为居民群众健康的“守门人”。
民生是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广陵区人大针对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短板,将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观察点建设,聚焦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紧盯民生痛点堵点,加大联动力度,把观察点打造成政策落实落地的“观察窗”、联系社情民意的“直通车”、人大代表履职的“样板间”,让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丁红华 卜正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