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似与不似”间感受匠心神韵
具象与非具象——江西省美术馆藏当代版画精品展(江苏巡展)揭幕
2024-11-12 20:56: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姬传涛  
1
听新闻


于“似与不似”间感受匠心神韵

具象与非具象——江西省美术馆藏当代版画精品展(江苏巡展)揭幕

  以刀为笔,刻画时代面貌。11月12日上午,具象与非具象——江西省美术馆藏当代版画精品展(江苏巡展)在江苏大剧院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江西省美术馆、江苏艺术中心、江苏大剧院艺术基金会、江苏大剧院主办。活动现场,江苏省文投集团原董事长徐宁;江苏大剧院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张冠军;湖南省美协副主席,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卢雨;江苏省机关事务局原副局长、一级巡视员于洪军;江西省美术馆副馆长李启龙;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副秘书长王超共同登台剪彩。

  李焕民的《初踏黄金路》用色浓烈,极具动感张力;邹杰的《鹅群》中白鹅姿态各异,尽显自然之趣;邹达清的《集市》色调前深后淡,画面动静互衬……今年,江苏大剧院以“青春飞扬2024”全国巡展为契机,与国内多家美术馆、艺术机构开展了一系列馆际交流活动。本次引进的“具象与非具象——江西省美术馆藏当代版画精品展”从江西、全国、国际三个维度的地域视角出发,展出百余件江西省美术馆珍藏的具象、意象、抽象精品版画。

  江苏大剧院总经理廖屹在致辞中介绍,今年上半年,江苏大剧院自主展览“青春飞扬·2024中国青年版画家提名展”受邀前往江西省美术馆巡展。作为馆际交流项目,江苏大剧院引进江西省美术馆藏当代版画精品展,一方面以版画艺术的交流为纽带,为观众搭建一个欣赏版画艺术的优质平台,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版画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另一方面通过学术交流项目推动美术馆展览品牌的打造和推广,提升美术馆展览品质,丰富剧院文化艺术综合体内容。“希望通过这次展览契机,加强行业交流与共建,为下一步交流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江西与江苏两地之间更多的文化艺术领域的合作和交流提供契机,以充分的文化自信,共筑更加璀璨的文化高地,共同携手谱写两地文化发展的新篇章,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江西与江苏,两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不仅人文荟萃,而且艺术之花常开不败,两地之间的文化交流绵延不断,相互滋养。“今日,江西省美术馆精选馆藏的当代版画来到南京巡展,它们带着江西特有的文化气息,在南京这片艺术热土上绽放光彩,这不仅是交流传统的延续,更是新时代文化繁荣的展现。”江西省美术馆副馆长李启龙表示,江西当代版画根植于革命岁月的土壤,历经风雨洗礼,依旧具有独特的魅力,担当着记录历史、传播文化、启迪美感的重任。相信通过这次展览,能够让江苏的观众感受到来自江西的独特艺术魅力。

  展览参展版画家、江西省美协版画艺委会主任、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程国亮在致辞中回顾了两省版画艺术交流发展的深厚渊源:明清时期,大量雕版刻工往来于苏、赣之间,如著名的《洪武南藏》部分刻工就来自江西吉安,而江西临川等地所刻书籍中也不乏江苏籍刻工,他们的交流、合作促进了两地乃至全国刻书与版画插图的发展。上世纪40年代初,从杭州国立艺专肄业的江苏江阴籍革命木刻家徐甫堡先生来到江西上饶,在其创办的《前线日报》开辟《版画专刊》,刊载、推广版画,并在上饶负责成立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东南分会,多次举办木刻展览和培训班,徐甫堡先生是将木刻版画带到赣东北地区的第一人,对该地区版画产生、发展具有开创性意义。而来自江西的著名版画家吴俊发毕生工作于江苏,对江苏乃至全国的水印版画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次展览可以让观众了解、欣赏到不同国度、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风格流派、各具艺术特色的版画作品。通过该展览,两地也必将进一步增进版画的交流与合作,展览意义深远重大。”

  江西省美术馆策展人朱恒介绍,本次展览的主题“具象与非具象”不单单是指展出作品面貌的“似”“不似”“似与不似”,更是希望借助“具象与非具象”这一主题的隐喻性来思考中国现代版画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具象与非具象”折射出审美的多元化,不仅受到来自江西、国内、国外三层地域文化的影响,还包含了理念的融合和借鉴,如传统书刻与现代版画、其他画种的版画化、中西方文化在版画创作上的相互影响、原地方特色版画的跨区域辐射等。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30日。

  (江南时报记者 姬传涛 江苏大剧院供图)

标签:版画;江西省;美术馆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