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六市昨起进入两会时间
瞄准“十四五”力争发展实现新突破
江南时报讯(记者 陈衍晖 整理)昨日,苏州、无锡、南通、扬州、镇江、宿迁六市“两会”拉开帷幕。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各市市委书记纷纷表示要抢抓机遇,争当表率,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再次实现新突破。
苏州
展现“强富美高”新图景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
18日下午,在庄严的国歌声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苏州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拉开帷幕。
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代表中共苏州市委,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说,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苏州将坚定不移围绕打造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开放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宜居之城、善治之城,加快建设展现“强富美高”新图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这一目标,奋力开启在新发展阶段的新征程。
许昆林表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必须深刻领会“三个新”的重大要求,推动一场思想再解放,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推动一场发展再跃升,要推动数字赋能产业、赋能文化、赋能治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推动一场制度再变革,要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一场生态再构建,要构建一流的创新生态、一流的自然生态、一流的宜居生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必须敢于刀刃向内,推动一场自我再提升,要强化理论武装,始终胸怀大局,善于把握规律。
2021年,苏州市政协常委会将突出理论引导,始终坚持好正确的政治方向;突出发展主题,始终服务好市委的战略部署;突出为民宗旨,始终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突出凝心聚力,始终汇聚好发展的强大合力;突出创新创优,始终保持好政协的蓬勃生机,为苏州勇当“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时代先锋、奋力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崭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无锡
着力培育一批
世界级“硬科技”企业
在政协无锡市十四届五次会议上,无锡市委书记黄钦表示,对标“要更有底气地喊出‘高质量发展看无锡’、在国家‘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烙下太湖印记”的新发展要求,无锡要努力探索新路径、推进新实践,勇做全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排头兵,努力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先行示范区。
黄钦说,要让大家看到无锡强大的产业竞争力控制力。努力在引进旗舰型领军型龙头型重大产业项目上实现更大突破,在培育千亿级企业集团、千亿级上市公司上迈出更大步伐,在打造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世界级产业集群上取得更大进展。要让大家看到无锡强大的创新策源力带动力。举全市之力推进太湖湾科创带建设,抢先布局一批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积极创建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和研发机构,着力培育一批世界级“硬科技”企业,在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中彰显“无锡担当”、展现“无锡力量”。
黄钦表示,要让大家看到无锡强大的区域引领力辐射力。主动融入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更高水平推动锡澄锡宜一体化,更加积极融入苏锡常一体化,更为主动对接长三角一体化。
南通
聚焦建设
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
1月18日上午9点30分,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政协南通市十二届五次会议开幕。南通市委书记徐惠民说,2020年南通贯彻新发展理念,立“非常之志”,行“非常之举”,建“非常之功”,在极不寻常的年份创造了极不平凡的成绩。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不能有任何骄傲自满,不能有任何松劲懈怠,不能有任何犹豫彷徨,必须始终保持归零心态,从头越、再出发。”徐惠民号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奏响共同奋斗最强音。
全市上下要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市委全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聚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从争当龙头先锋、打造全省发展新增长极的重大使命中提高站位、找准定位,在“三个全方位”的创新实践中大显身手、各显神通,为勇当全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排头兵多挑担子、多作贡献。
要在重大项目建设上跑出加速度,全市上下务必保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激情和干劲,全神贯注招引龙头型、基地型、科技型项目,全力以赴持续突破百亿级重大项目,全速推动在建项目早竣工早投产,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后劲。
扬州
不断彰显文化魅力
挖掘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18日上午9点,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政协扬州市第八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开幕。扬州市委书记夏心旻在大会讲话时表示,让“好地方”好上加好、越来越好,就要不断夯实“好地方”的产业根基。扬州历史上的数度辉煌,其根本在于产业的兴旺、经济的繁荣。历史和实践证明,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城市强。当前,产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仍是扬州面临的主要矛盾,尤其是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优、层次不高是制约我们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必须举全市之力加以解决。
夏心旻指出,优秀的文明文化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好地方”扬州的独特品牌和标识。习近平总书记称赞扬州的文明文化在全国都很有分量,是对我们这座千年历史文化名城的最高褒奖。我们要按照总书记“让古运河重生”的要求,牢牢抓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这一重大战略机遇,在挖掘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上做文章,在推进文明文化的活化利用上下功夫,努力把文化的优势转化为持续发展优势,活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动能、区域竞争的硬实力。
镇江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积极争创自贸区联动创新区
18日上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镇江市第八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开幕,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作题为《让“镇江很有前途”跑进现实》讲话。
马明龙表示,让“镇江很有前途”跑进现实,是时代的重大命题,要在担当实干中书写优异答卷。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更大力度建设“孵化器”等创新载体,用好在镇高校等创新资源,打通“从0到1”“从1到100”的转化路径,加快把镇江打造成为长三角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基地。全力推动G312产业创新走廊建设,做强官塘创新社区、高校园区等战略载体。把准市场“脉搏”,大力发展夜经济、现代旅游等新业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提速提质。
马明龙说,围绕四大产业集群、八条重点产业链,全力做强“长板”、补齐“短板”、加固“底板”。统筹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全力增创未来发展新优势。集中力量推动国资国企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实现大突破。多渠道引进外资,全方位扩大外贸,积极争创自贸区联动创新区。
宿迁
争当改革创新“排头兵”
找准方向、快速突破
1月18日上午,政协宿迁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召开。市委书记王昊代表宿迁市委对大会召开表示祝贺并作题为《奋力谱写新时代“春到上塘”的传奇》讲话。
王昊对刚刚过去的2020年的宿迁用“收获满满”予以总结:经济运行复苏有力、势头向好、稳中快进,列统的16项指标中,地区生产总值等12项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列,6项指标增幅位居全省第一。
今年1月4日首个工作日,宿迁市委便在“江苏农村改革第一村”——上塘镇垫湖村召开常委会会议,号召全市上下致力建设改革创新先行区,争当改革创新“排头兵”,迅速掀起改革创新热潮。
面对参会的委员、同志们,王昊分析强调说,对于当前正在爬坡过坎的宿迁而言,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面对异常激烈的区域竞争,必须通过改革创新,劈波斩浪、砥砺前行,必须坚持向改革要动力、以创新添活力,找准方向、快速突破,奋力谱写新时代“春到上塘”的传奇,让改革创新的春风始终引领宿迁发展、激荡宿迁大地。
相关新闻>>>
苏州政协委员提案聚焦大运河文化
1月18日,政协苏州市十四届五次会议在太湖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据悉,2020年苏州市政协共收到提案465件,经审查,立案440件。其中,集体提案57件,委员个人提案314件,联名提案69件。提案分送93个承办单位办理,至2020年9月底全部办复。此次会议,不少政协委员围绕“运河十景”“长三角一体化”等方面建言献策。
作为大运河文化带上一颗耀眼的明珠,苏州拥有极为丰富的历史遗存和人文资源,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要求加强“活保护”,努力把苏州段建设成为大运河文化带中“最精彩的一段”。
前不久,苏州市召开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会上,苏州“运河十景”建设正式启动,将着力打造枫桥夜泊、平江古巷、虎丘塔、水陆盘门等十大运河文化地标。绵延80公里的大运河苏州段,正越来越成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亮点与核心。此次,不少政协委员围绕“运河十景”建言献策。
政协委员吴嘉元提交了《关于推进“运河十景”建设的几点意见》的提案。他建议将“运河十景”作为“江南文化”一项重要的品牌工程,策划设计“运河十景”宣传介绍展示标识,进行统一的包装和推广,对内融入苏州市井烟火,对外作为城市发展新地标。要充分利用好苏州正在打造“数字化”的重要契机,在“运河十景”的建设中,借鉴上海进博会等国际化展会的数字平台经验,同步打造沉浸式VR观展在线展览系统。通过数字化3D、在线VR云展,打造“永不落幕”的展览,让国内外游客可以通过虚拟空间走进“运河十景”并产生互动交流,全方位重现大运河文化的苏州风采。
吴嘉元提议:设计开发“运河十景”经典旅游线路和特色文创产品,通过苏州旅游总入口等权威平台进行推广,打造到苏州必到之热力“打卡点”,吸引四方游客亲身实地感受大运河文化,同时也能“记得住”“带得走”“易分享”。深度发掘“运河十景”各自特色,让国内外游客全方位了解“运河十景”、喜爱“江南文化”品牌,乃至参与到苏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之中。
高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