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这幅姑苏风情图
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工作站 ——
2023-08-25 11:23: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于锋  
1
听新闻

阮湧三带领孩子们参观平江路

  “这座大宅子是清代状元潘世恩的故居,他历经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被称为‘四朝元老’。如今,他的故宅已被辟为苏州状元文化博物馆……”初秋的下午,阳光斜铺在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钮家巷,78岁的阮湧三认真地向一群大学生介绍钮家巷3号的厚重历史。

  作为苏州迄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历史文化街区,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一直被认为是苏州古城的缩影。时至今日,这个占地约116.5公顷的街区依然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以及“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独特风貌。街区内有世界文化遗产2处,国家、省、市级文物古迹100多处,城墙、河道、桥梁、街巷、民居、园林、会馆、寺观、古井、古树、牌坊……组成了生动灵秀的姑苏生活图卷。

  “我出生在平江路旁的钮家巷6号,对这里有极其深厚的感情,熟悉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每一个老宅、街巷和水道。”钮家巷6号毗邻潘世恩故居,同样底蕴深厚。阮湧三介绍,这里本来是清代苏州著名药店“王鸿翥堂”创始人王氏的家宅。阮家1936年搬入,1983年迁出,在里面生活了将近半个世纪。

  “平江路的人家,家门口就是街巷与河道,日常生活离不开这条河。平日各种小船在水上往来穿梭,卖灶塘柴草,卖蔬菜瓜果,卖鲜鱼活虾……这个季节该吃菱角和鸡头米了,也能在河边买到。”几十年光阴荏苒,阮湧三熟悉的“老苏州”生活并没有消失,“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面貌,和我们小时候没有太大差别。”

  1982年,苏州被列入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国务院对《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85年—2000年)》作出批复,确定了苏州城市建设方针“全面保护古城风貌,积极建设现代化新区”。在经济起飞之前,苏州早早地规划出“一体两翼”的格局,即在古城一西一东建设高新区和工业园区,不在古城里进行大规模建设,不破坏古城原有的格局及风貌。

  令阮湧三感到骄傲的是,在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中,他的大哥、我国著名历史文化建筑遗产保护专家、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教授发挥了极其关键的作用。2002年,阮仪三受苏州市政府委托,在《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的基础上,编制了《平江路街景保护整治规划》,并派出团队介入平江路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工程,采取“修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修缮文物古迹、疏通治理河道、整修居民院落,不搞大拆大建,尽可能维护平江街区历史建筑的原貌。

  “能够参与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修缮和保护,对于我们这户钮家巷老居民来说,不仅是一种荣幸,更是一种责任。”阮湧三曾在苏州市城建局从事规划测量工作。2006年退休后,他发挥余热,积极协助哥哥阮仪三,开展古城保护、文化遗产传承等方面的活动。2015年,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工作站在平江路20号成立,阮湧三担任工作站执行主任。

  守护平江路文化根脉,传承平江路历史记忆。“工作站承担了平江路风貌业态评审的日常咨询工作,不间断举办各种遗产保护讲座、平江路走读活动,带领孩子们和青年人触摸平江路的前世今生。”这个暑假,阮湧三和志愿者们极其忙碌,举办的各类讲座、走读活动就多达三四十场。

  悬桥巷、狮林寺巷、传芳巷、东花桥巷、卫道观前、大儒巷……年近八旬的阮湧三带领着年轻人走进平江路两侧一条条老巷,推开一扇扇老门,拜访一个个久远的故事,“大儒巷是为了纪念明代大儒王敬臣而命名;著有《古史辨》的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故居在顾家花园;悬桥巷27号是清末状元洪钧,他也是历史上唯一出使海外的状元……”实地走访,让记载在书本上的平江路历史立体而鲜活。平江路的全晋会馆是“昆迷”们向往的中国昆曲博物馆,耦园是爱情造就的浪漫名园……工作站举办的讲座内容同样丰富多彩,不仅介绍平江路的绵延文脉,更涉及昆曲、伍子胥传说、苏州园林、苏州方言等内容,全面展示平江路所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阮湧三的身边,也聚集起一群城市文化遗产的守望者,他们用各种方式宣传和保护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其中不乏年轻人。几年前,刘潇和瞿子竣来到工作站当志愿者。他们发现,关于古城遗产保护的宣传和科普大多面向成年人,提供给孩子们的读物却很少。两个年轻人决定发挥特长,以绘本的形式,讲讲孩子们眼中的平江路,讲讲苏州古城与遗产保护。有趣可爱的IP“兔小囡”很快被打造出来。刘潇和瞿子竣一个负责写,一个负责画,以“兔小囡”和爷爷走访姑苏古宅、探寻姑苏历史为线索,用孩子们熟悉的语言,介绍包括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在内的苏州文化遗产。截至目前,由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工作站与古吴轩出版社共同打造的“兔小囡和姑苏”系列已经出版到第四本。

  今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考察调研时强调,“住在这里很有福气,古色古香,到处都是古迹、到处都是名胜、到处都是文化。‘百步之内,必有芳草’,这句话可以用在这里。”总书记对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肯定和赞赏,令阮湧三倍感振奋。在这个“老苏州”眼中,平江路街区从来都是“活着的”文化遗产,古城保护与民生改善在这里找到了平衡点,至今,1.3万名老居民依然在这里延续着传统而又现代、古老而又年轻的水乡生活。

  “总书记要求我们,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阮湧三说,每一个平江路的老居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座已经有2500多年历史的街区,不断绘制着这幅灵动而鲜活的江南水乡生活图卷。

标签:历史文化街区;苏州;历史文化
责编:dai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