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人物】顾芗:“梅花”香自苦寒来
2023-09-07 08:56:00  来源:苏州日报  作者:姜锋  
1
听新闻

  在中国戏剧界,苏式滑稽戏国家级传承人顾芗的名字几乎无人不晓。她三度问鼎中国戏剧艺术的最高奖项“梅花奖”,是迄今为止中国7位“梅花大奖”得主中唯一的现代戏名家。从艺50多年来,她塑造了乔妹、安小花、阿旦等多个性格各异、深入人心的滑稽戏人物角色,不管什么样的角色,都拿捏得当。炉火纯青的表演,让她有了“千面女郎”的雅号。

  《中国戏剧》《戏剧报》《江苏戏剧》这样评价她:在舞台实践中“坚持塑造人物,坚持开掘人物内心世界,坚持以情动人”“提升滑稽戏剧种的文学品位,推动剧种前进,扩大了在中国戏剧界的影响”;滑稽界同行们这样评价她:“顾芗的表演,达到了滑稽表演艺术一个崭新的层次。”而顾芗始终把观众放在第一位,“在我的生命记录中,没有逗号、顿号,只有冲锋号。因为我是笑的使者,只有老百姓快乐了,我才快乐”。

  从小就对舞台有种莫名的向往

  苏州日报:顾老师,你是如何走上滑稽戏这条艺术道路的?

  顾芗:我并非出身于梨园世家,但从小就对舞台有种莫名的向往。1972年,不满20岁的我怀着对表演艺术的渴求,从江苏生产建设兵团调进江苏省金湖县文工团,由知青转为一名专业演员。此后10年间,我先后在京剧、歌剧、话剧、黄梅戏、沪剧、淮剧等多个剧种的剧目中担纲主演,所饰演的“韩英”“江姐”“刘三姐”等角色,不但感染着场下的观众,也让舞台上的我一次又一次地受到精神洗礼。

  记得有一天,团长急匆匆地找到我,让我临时出演京剧样板戏《龙江颂》中的“江水英”。由于“江水英”是齐耳的短发,而我留着一条长长的辫子,且陪伴我已经有十年了,当时我有点迟疑。但是要上台演“江水英”,总不能拖着长辫子上台。于是,我把长辫往后一甩,心一狠,牙一咬,果断地说:“团长,我马上去剪辫子!”演出那天,当一头短发、充满朝气的“江水英”出场亮相,现场立刻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表演青涩稚嫩,然而正是这看似无心插柳的经历,拓展了我的眼界、丰富了我的经验,更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滑稽戏《小小得月楼》饰演“乔妹”(右二)】

  1982年,我叩开苏州市滑稽剧团的大门,从此与中国民族喜剧结下毕生的情缘。我进团后的第一个角色就是《小小得月楼》里的“乔妹”。这部时代气息浓烈、地域色彩鲜明的现实题材原创作品,甫一上演就广受江浙观众的喜爱。第二年,该剧被上海电影制片厂翻拍成同名电影并迅速红遍全国,一举夺得当年全国电影拷贝和放映量第一的佳绩。

  苏州日报:你三度问鼎“梅花奖”,这样的艺术成就,到目前为止江苏省只有一位。能和大家说说你首次获得“梅花奖”的经历吗?

  顾芗:就在电影版《小小得月楼》问世的同一年,首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在北京开评,以张继青、李雪健为代表的戏曲、话剧两大艺术门类的15位表演艺术家成功问鼎,很快在戏剧界、学术界和广大戏迷群体中产生广泛的影响。而随着“乔妹”知名度的逐渐提升,也让我萌发了参评“梅花奖”的心思。虽然最终因为当时戏剧界与曲艺界关于滑稽戏剧种归属的争论悬而未决,让我不得不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但是对“梅花奖”执着追求的种子已在我心里悄悄地生根发芽了。

  1989年,从北京传来消息,成为我后来舞台生涯中最重要的黄金搭档、当时还是常州滑稽剧团青年演员的张克勤为全国滑稽戏界拿下了首个“梅花奖”。那一刻,我心中那个关于“梅花奖”的梦再度被点燃了。

  就在那一年,日后同样成为我的最佳搭档、当时还是青年编剧的陆伦章以苏州市出现的第一家外来务工人员搬家队为原型,创作演出了大型现代滑稽戏《快活的黄帽子》。该剧以一群天天给别人搬家,却没有属于自己房子的底层劳动者为原型,讲述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真实故事,大力弘扬了以敬业、爱国、诚信、友善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我所饰演的“黄毛”一角,正是其中最具典型性,也最具戏剧性的人物。

  【滑稽戏《快活的黄帽子》饰演“黄毛”(左二)】

  作为搬家队长的妻子,“黄毛”处处以“大小是个干部家属”的原则律己,又时时把“结婚6年整,只住6个平方”的唠叨挂在嘴边诉苦。每当我挎着大铝锅、行李包登场,总能引发台下观众会心的笑声与热烈的掌声。这个人物在审美效果上,是令人在大笑之后感到一丝心疼,每位观众仿佛都能从她身上寻找到自身在追求美好生活过程中所经历的酸甜苦辣和坚韧不拔。

  经过几年的打磨,1991年春天,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戏曲学会正式邀请《快活的黄帽子》晋京公演。对于始建于1950年的苏州市滑稽剧团而言,这是历史上第一次远赴京城演出。然而,我们的“第一次”没有财政拨款,没有企业赞助,和剧中的“黄帽子”们一样,整个剧组几乎一无所有。为此,我们悄悄地带去了另一台以消防为主题的定向滑稽戏《小惊大怪》,并在海淀剧场一炮打响,公安部有关领导当场拍板在北京巡演100场。

  在那些日子里,我们和自己所饰演的“黄帽子搬家队”一样,在异乡客地的一家小旅馆内安营扎寨,以每天三四场的演出频率,将欢乐送给别人。而当演出一结束,还没来得及卸妆,我又要和舞美同志一起抓紧时间拆台、搬道具。这样的经历,让我深切体验到了那一群搬家队员的艰辛、拼搏和梦想。现在回想起来,正是这100场戏,为《快活的黄帽子》奠定了进一步修改提高的经济基础,也让我的演技在高强度的舞台实践中获得了较快提升。就在那一年,苏州市滑稽剧团为江苏率先获得了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我也因饰演“黄毛”一角,登上了第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的领奖台。

  通往文艺高峰的道路从来没有坦途

  苏州日报:在儿童滑稽戏《一二三,起步走》中,当时已40多岁的你扮演剧中年仅15岁的山村女孩“安小花”,却活灵活现、感人至深,也因此第二次摘得“梅花奖”。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顾芗:1996年,团里将本已具备较高市场认知度的社会问题剧《小城故事多》脱胎换骨改编成了儿童滑稽戏《一二三,起步走》,领导安排我饰演剧中年仅15岁的山村女孩“安小花”。无论是年龄还是经历,我们之间似乎横亘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多少个辗转反侧的难眠之夜,我总在苦苦思索,要怎样才能以滑稽戏的表现手法塑造好这样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呢?

  【滑稽戏《一二三,起步走》饰演“安小花”(左一)】

  传统的滑稽戏演员大多钟情于绞尽脑汁找笑料,所谓“一笑遮百丑”,只要笑料塞得足、包袱甩得响,票房固然可以大卖,演员更是容易成“角”,但是许多事关结构逻辑、人物性格等细节上的问题也往往就在笑声中被掩盖了。我不愿意走那样的老路,我怕太多的插科打诨会扭曲了安小花这样一个无邪、可爱的孩子形象,也模糊了剧作本身的文化品位。

  为此,我处处从儿童的思想感情和趣味视角出发,以更加亲和、更加平等的形象与台下的小观众们交流、交心,不断根据现场反馈揣摩、调整自己的表演。演出空闲时,我反复阅读剧本,从语言、细节、动作、唱腔方方面面,进行加工、修饰,让“安小花”从平面中走出来,成为立体化的人物,从剧本中跳出来,走向舞台。休息时,我把思维拉回童年,和小伙伴跳橡皮筋、玩老鹰捉小鸡,看舞狮子……终于,我的付出获得了回报,“安小花”的人物形象在一次次的修改提升、一场场的演出检验中越来越接近孩子们的期待,也越来越受到他们的喜爱。在广东雷州半岛的一次演出结束以后,一名十五六岁的中学生守在后台迟迟不肯离去。她手里紧紧握着四十几元钱,要“安小花”转交给生病的“苏老师”。面对小姑娘泪水盈盈的双眼,我被深深地感动了。台下的孩子们认可了我就是“安小花”,他们记住了那个自强不息、乐于助人的山村女孩。

  无数次的艰难跋涉,无数次的颠覆重构,我终于找到了从“顾芗”通向“安小花”的那座“觅渡桥”,最终让这两个年龄悬殊的人物在舞台上双向奔赴、日益重叠,直至合二为一。1997年,儿童滑稽戏《一二三,起步走》一举夺得中宣部第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第七届文华大奖、第五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以及中国曹禺戏剧奖·优秀剧目奖等国家级大奖,我也因在剧中扮演“安小花”一角而梅开二度。

  苏州日报:你在现代滑稽戏《顾家姆妈》中演绎了主人公“阿旦”的一生,并借此第三次摘得“梅花奖”,问鼎“梅花大奖”。剧中故事的时间跨度长达60多年,你是怎么打磨角色的?

  顾芗:2002年,京剧大师尚长荣先生在中国戏剧界获得首个“梅花大奖”的殊荣,不仅在全国戏剧工作者和戏迷爱好者中引发巨大反响,也激发了我见贤思齐、再度攀登的斗志。

  然而通往文艺高峰的道路从来没有坦途,更没有捷径。此后整整10年间,由我主演的《青春跑道》《笑着和明天握手》等剧虽然连续不断地将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文化部文华大奖、全国优秀儿童剧展演一等奖、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中国艺术节大奖等一系列高规格奖项收入囊中,我本人也多次荣获文华表演奖、白玉兰奖、全国小品大赛唯一“最佳女演员奖”,却始终未与“梅花奖”再度产生交集。直到2009年,著名编剧陆伦章为我量身创作了现代滑稽戏《顾家姆妈》,才使我的“梅花梦”峰回路转。

  【滑稽戏《顾家姆妈》饰演“阿旦”(右一)】

  《顾家姆妈》讲述了一个与子女没有血缘关系的草根女人平凡而伟大的母爱。作为一部全景式展现新中国成立至今,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伟大建设成就的大型现代滑稽戏,该剧的时间跨度长达60多年。这也就意味着几乎每一幕里,我所饰演的主人公“阿旦”无论是在服装、化妆还是在体态、声调上都要展现出岁月的痕迹,并且要让观众在短时间内接受、认同这样的变化。

  除了在外部造型上下功夫,我还充分发挥滑稽戏兼容并蓄的“拿来主义”优势,以南腔北调的曲牌使剧情得以丰富,从而帮助刻画人物。比如,第三场的《冒名顶替当娘亲》,这段仅两分多钟的唱段里包含了沪剧、黄梅戏、苏北小调、流行歌曲等多种不同风格与类型的曲调,婉转顿挫的旋律将“阿旦姆妈”的辛酸与慈爱表现得恰如其分,让观众的情感共鸣在此刻达到情感宣泄的最高潮。每每演到此处,台上台下泪光莹莹、剧场内外掌声雷动。

  首演至今,《顾家姆妈》已演出近700场,获得中宣部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第十三届文华优秀剧目奖、第三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中国戏曲学会奖等一系列国内舞台艺术领域最高奖项,并成为我团第三部站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评选门槛上的优秀作品。

  2011年,第二十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在四川成都举办。6月5日晚,当《顾家姆妈》的最后一道大幕在四川省锦城艺术宫缓缓落下,千余名观众全体起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声,很多激动的观众争着涌向舞台。面对台下如痴如醉的观众,我再一次深切体会到了身为一名演员的价值所在,那是超越任何物质奖励的满足。5天后,随着北京的喜讯传来,我与另一位获得当年度“梅花大奖”的川剧领军人物沈铁梅携手走上了首次为“梅花奖”演员铺设的星光大道。

  滑稽戏的任务就是带给观众欢乐

  苏州日报:退休已经5年,你依然活跃在戏剧舞台上、投入在对青年演员的培养中,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你这么做?

  顾芗:从一名初次踏上舞台的懵懂少女,到广受领导专家认可和广大观众熟悉的“梅花大奖”演员,我所饰演的每一个角色都是苏州作家笔下的原创。回首来时路,我由衷地感谢苏州这方水土的滋养,感谢苏州市滑稽剧团历任领导和全体同仁的支持与帮扶,感谢编剧陆伦章,感谢多年搭档张克勤,也由衷感谢那些年披星戴月奔波在演出旅途上的自己,感谢为了支持我的工作而默默承受所有的家人至爱。

  如今的我,虽然早已卸下剧团与协会的各种职务,却依然秉持一名戏剧演员的初心,坚守在那方心爱的舞台之上。有人和我说,你三次获得“梅花奖”,岁数也大了,可以不用那么辛苦。但我从不这么认为。

  2022年,由我担任艺术指导并参与演出的现代滑稽戏《又见炊烟》成功入选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和作品资助项目、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扶持剧目,并荣获江苏省紫金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奖。就在2023年6月,我率《顾家姆妈》剧组赴泰州大剧院参加江苏省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巡演。当谢幕的音乐响起,千余名观众一起欢呼鼓掌,不少人涌向台前挥手致意。望着沸腾的现场,我再一次醉心于经典舞台形象给演员带来的满足与骄傲,醉心于优秀舞台艺术与观众之间的双向奔赴。而我和众多剧团的同仁曾经不懈打磨的《一二三,起步走》《青春跑道》等少儿戏剧作品,至今在一茬又一茬新生代演员的学习演绎下,面向更多同样是新生代的滑稽戏小观众,讲述着引人入胜的苏州故事、传递着鼓舞人心的精神力量。

  不仅如此,我还将越来越多的精力与时间投入到对传统剧目的整理挖掘和对青年演员的培养指导之中。从配合完成每年度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评估,到主动投身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从指导本团青年演员排练传统小戏,到应邀为江苏艺术基金滑稽戏表演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做专题讲座……我最乐意也最为享受的事,就是和年轻的滑稽戏从业者们围坐在一起,给他们讲述剧团发展的历程和自身经历的感悟,听他们诉说对剧本角色的理解和对未来发展的憧憬。在毫无保留的传授讲解和平等活跃的思想碰撞中,引领他们朝着德艺双馨的目标走上艺术与人生的正途。

  苏州日报:你觉得滑稽戏怎样才能更好地去吸引年轻人?

  顾芗:作为苏州戏曲百花园中的奇秀一枝,滑稽戏不仅是古城千年文脉的生动见证,更是当地群众智慧幽默、积极向上的精神内涵的集中体现。我觉得滑稽戏的任务就是让人“笑”,带给观众欢乐,让大家开心,这是滑稽戏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滑稽戏表演要通俗但不能低俗,要从百姓视角看世界,反映普通人的所思所想和喜怒哀乐,讲小人物故事,诙谐灵动,这样才更容易在观众中引发共鸣。而想把年轻观众吸引到剧场来,除了演员要培养,观众也要培养。观众要么不来,来了之后我就给你看精品剧目,让他们来了之后就不想走。

  【滑稽戏《钱笃笤求雨》饰演“许四娘”(左一)】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愈发感受到,最近十年来党和国家的变化日新月异,老百姓对于文化生活,特别是高质量的文化生活期待更多。只要老百姓喜欢这个剧种,喜欢我们的表演,我们就更有信心,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奉献给观众,让大家在生活中多一点笑声、多一分感动、多一点幸福、多一点思考。

  在这“百花次第争先出”的伟大时代,我将以数十年来的从艺经验,为剧团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养更多广受观众认可喜爱的后起之秀贡献智慧和力量。

  人物介绍

  顾芗,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滑稽戏表演艺术家,苏州市滑稽剧团名誉团长,曾三次获得“文华表演奖”和“梅花奖”,两度荣膺全国小品大赛唯一“最佳女演员奖”,是江苏省首届“紫金文化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她唱、念、做俱佳,各种方言运用自如,戏路宽广,表演含蓄、潇洒、幽默、诙谐,尤其擅长人物性格的刻画,艺术功底深厚,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喜剧表演风格,代表作品有《小小得月楼》《快活的黄帽子》《小城故事多》《一二三,起步走》《青春跑道》《顾家姆妈》等。

  记者手记

  “香草”的自我修养

  顾芗的“芗”字,是一种调味的香草,她常调侃自己是戏剧的“调味品”。但这株“香草”,在和苏式滑稽戏共同繁茂生长的过程中,早已成为一棵大树。

  乍一看,顾芗怎么也不像是名滑稽演员,她举止端庄,说话温文尔雅,江南才女的秀雅气质扑面而来。但只要进入角色,她简直像变了个人似的,全身细胞都“滑稽”起来。她能说会唱,光方言就会8种,又参演过多个剧种,这使得她在扮演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角色时,都是那么如鱼得水。而当她静下心来整理剧目、琢磨角色时,又可以一个月大门不出。在她的书房里,摆着一本本厚厚的日记,里面写满了她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记载了各种人物的素描和性格分析。正是这种厚积薄发,让她的表演日趋深刻。

  几十年来,顾芗和苏州市滑稽剧团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年均演出300余场,累计服务观众1300万人次。不论是在设施一流的都市大剧院里,还是在临时搭建的简易舞台上,不论是赶赴灾区的慰问演出,还是走访边疆的惠民巡演,她始终以饱满的热情,竭尽所能地将欢笑带给每一位观众。从冰雪覆盖的东北林海到终年酷热的南沙岛礁、一马平川的苏北农场、山路崎岖的云贵高地……广阔的神州大地,到处都有她冲锋在为民演出第一线的深深足迹。

  几十年来,顾芗所获得的荣誉,挂起是垛墙,铺开来是条路。但她从来不放松自己,而是用自己对精品力作的不懈追求和对艺术舞台的倾情坚守,实践着文艺工作者敬业爱岗、服务观众的天职,力求通过每一台剧目、每一个角色,在嬉笑怒骂间为后人留下属于这个年代的独立思考。顾芗说,只有不断创作与时俱进的好作品,滑稽戏的生命力才永不衰退。

  如今,顾芗把更多精力放在指导年轻一代演员上。她就像妈妈一样,一句句台词、一个个动作,手把手地教授剧团里的青年演员。在她的悉心培养下,浦雨竹、朱雪燕、张昇等滑稽戏中青年艺术骨干先后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姑苏宣传文化人才培养计划”,更多滑稽戏青年新秀在各类评比展演中崭露头角,获得专家和观众的认可。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三次获得“梅花奖”的顾芗,就如那风骨俊傲的梅花,在艺术舞台上演绎角色的真善美,在生活舞台上传递自身的人格美,令人与其相处时如闻芬芳,如沐春风。

  (苏报融媒记者 姜锋)

标签:滑稽戏;得月楼;梅花奖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