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射阳:“自主游戏”点亮孩子童年
2025-09-22 14:18:00  来源:江南时报网  作者:江仁彬 杨健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近年来,射阳县始终坚持儿童立场,不断深化学前教育课程内涵,生发课程文化,创优课程品牌,提升育人品质,让每个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出创意,让“自主游戏”点亮孩子童年。

  走进射阳县港城实验幼儿园室外活动区域,孩子们三两成组在不同的“部落”尽情玩耍,有的把几个滚筒并排在一起,两头固定在上面平衡走,有的站在上面尝试踩着滚筒走;有的穿着雨衣、雨鞋,在沙水池堆沙、挖道、筑墙;有的欢快地穿钻桶、稳步跨云梯、轻松走过“独木桥”……欢声笑语回荡在幼儿园的每个角落。“我喜欢在幼儿园玩游戏,因为可以自己选择小伙伴和游戏材料,可以搭大大的房子,就像我们的幼儿园一样大、一样漂亮。”射阳县港城实验幼儿园幼儿吴谦佑说。“可以玩各种各样的游戏,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拿各种各样的材料,还可以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我们在幼儿园很开心。” 射阳县港城实验幼儿园幼儿张琬悦表示。

  为大力推进幼儿园自主游戏开展,让幼儿成为会玩、自主、友善、创造的儿童,射阳县港城实验幼儿园合理规划幼儿园室内外游戏环境,因地制宜地进行游戏环境改造。通过各类学习途径,提升教师对自主游戏的认识,围绕自主游戏活动方案,从主题选择、材料投放、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让自主游戏理念和经验在幼儿园落地生根。“我园注重引导幼儿共同制订自主游戏规则,推动和激励幼儿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好地促进自主游戏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幼儿自然、自由、快乐、健康地成长。”射阳县港城实验幼儿园教导处副主任王婷说。

  在课程游戏化建设进程中,射阳县港城实验幼儿园通过计划诊断、案例研讨、现场观摩和课例演示等多种方式,不断优化课程结构,助力教师们充分利用本土的自然和社会资源,支持幼儿玩伴自主、材料自主、玩法自主,让幼儿依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由地选择游戏场地、材料、伙伴,自主创编游戏玩法,从而生成和开发出更具生命力的课程。

  “今后,我们将继续创设开放多变、自然有趣的游戏环境,追随幼儿兴趣和发展水平,将游戏精神渗透到保教活动的各个环节,在游戏中支持孩子的学习,探寻更多教育契机与可能,助推孩子的发展,让幼儿真正在快乐游戏中得到健康成长。”射阳县港城实验幼儿园园长马丽说。

  射阳县幸福幼儿园操场上一片欢腾。孩子们用绘画、符号或语言在“今日游戏计划板”上自主选择游戏区域,然后像快乐的小鸟般“飞”向各个游戏区,搬梯子、拿木板、提小桶,用自己的行动宣告:“我的游戏我做主!”


  建构区内,五个孩子正合作搭建一座“太空基地”。当拱形屋顶多次坍塌时,他们围在一起讨论,经过三次尝试,终于成功时孩子们击掌欢呼。沙水池里更是热闹非凡。孩子们挖渠引水、筑坝拦沙,尽管满脸泥沙却专注异常,自然的合作在游戏中不断发生。“我和同学们配合的很好,一起完成了游戏任务,大家都很棒。”射阳县幸福幼儿园幼儿李彦铭说。

  这场“游戏革命”的背后是先进教育理念的支撑。游戏中老师不再是指挥者,而是观察者、支持者和玩伴,让孩子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我们首先要管住手、闭上嘴、睁大眼、竖起耳。我们的核心任务是观察记录,只有当孩子真正需要时才会以玩伴身份介入,比如问一句:需要帮忙吗?以此来启发他们自己思考。”射阳县幸福幼儿园教师黄扬介绍。

  随着理念的推进,孩子们回家后会主动讲述游戏经历,解决问题能力变强了,让家长看到游戏不仅是玩,更是重要的学习过程。“真的非常欣喜孩子的变化,我们也会主动配合学校、老师的教育,在家里的游戏过程中我们也会让他们自己掌握主动权,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射阳县幸福幼儿园家长于丽丽表示。

  夕阳西下,孩子们红扑扑的脸上挂着满足的笑容。在这场“快乐革命”中,幸福幼儿园用实践证明:当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快乐与学习自然相生相伴。“我园将进一步聚焦幼儿发展、教师成长和区域特色三方面,以幼儿发展为核心,通过生活化、区域适配的游戏设计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树立‘儿童为本’的理念,关注个体差异并调整教学策略。挖掘区域特色资源,在游戏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与自然资源,形成特色鲜明的教育模式。” 射阳县幸福幼儿园园长王道玲如是说。

  江仁彬 杨健/文 薛蒙/图

标签:游戏;射阳县;幼儿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