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观人类:星海中的初啼
2025-09-22 13:45: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卞毓方  
1
听新闻

  宇宙自大爆炸以来,已历138亿年沧桑;地球形成于约46亿年前,生命在其上萌发亦有38亿年之久。而人类文明,自农业革命算起,不过区区一万年光景。以此观之,人类文明实尚在襁褓,犹如初生之婴,其幼龄之态,昭然若揭。

  人类之幼,首见于其对自身存在之茫然。婴儿初临世界,尚不知手脚为何物,需以口探之;人类亦然,于宇宙长河中方睁开惺忪睡眼,对自身在宇宙中的位置、生命的意义等根本问题,仍处于摸索阶段。哲学之问、科学之探,无非婴孩咿呀学语,试图理解周遭环境之初步尝试。

  次见于其技术之稚拙。人类近年方始掌握核能、初涉太空,然能源利用效率低下,太空探索范围不过太阳系一隅,与理论上可能存在的II型、III型文明相比,直如蹒跚学步之于马拉松健将。信息技术虽日新月异,然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皆处发轫之初,距离成熟运用尚有漫漫长路。

  再见于其社会组织之原始。国家、民族之割据,战争、冲突之不绝,恰似幼儿之争抢玩具,尚未学会合作共享。全球经济体系弊端丛生,资源分配极不均衡,政治制度仍在不断试错之中,离理想之“成熟社会”相去甚远。

  终见于其对宇宙认知之浅薄。暗物质、暗能量之本质未明,量子力学与相对论未能统一,地外生命之探寻尚无确证。人类对宇宙之了解,不过沧海一粟,犹如婴孩窥窗见院,尚未踏出家门半步。

  然幼龄非为可耻之事,反蕴无限可能。婴儿虽弱,其成长之速令人惊叹;人类文明虽稚,其进步之潜力亦不可限量。重要的是认清自身发展阶段,保持谦逊好学之心,方能在宇宙长河中稳步前行,终有一日成长为真正的“宇宙公民”。

  今之人类,正如晨星初现于历史地平线,其光芒虽微,而未来可期。

  (2025年9月21日于苏北旅次)

标签:宇宙;人类文明;婴孩
责编:管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