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海之滨,盐阜大地之上,一座承载着盐城历史记忆与文化底蕴的殿堂——盐城市博物馆,伫立在城市的车水马龙中。六十余载,盐博正年轻,新馆开放三周年来,以其独特的魅力与不懈的创新精神,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断开辟新道路,为现代生活注入更多文化元素,为城市发展提供文化滋养,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书写新的篇章。
盐城市博物馆外景
启航新篇 谱写文博新华章
2021年,随着盐城市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这座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盐城文化地标,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盐城的城市中央岛屿中。
新馆设计巧妙融合了古典建筑元素,重檐楼台,雅致庄重。建筑面积3.07万平方米,展陈面积达7500平方米,馆藏文物2万余件,4大常设展厅、2个临展厅、非遗展演中心、社教中心、文创生活馆、咖啡厅……成为了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和外地游客了解盐城文化的窗口。
承载2100余年的城市发展史,盐博秉承“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宗旨,通过多元的陈列展览、多维度的社会教育、有温度的公众服务、创新的成果转化,建设“观众友好型”博物馆,以优质文化浸润美好生活。
“小小讲解员”志愿讲解
三度春秋,盐博新馆累计接待观众320万人次,其中青少年观众94万人次;举办精品文物展览28场,开展教育活动652次,参与人数近120万;注册志愿者800余人,服务近7800小时;媒体宣传报道2000余篇,省级以上媒体发布报道560篇;开展线上直播及云课堂187场,累计服务线上观众3200万人次,部分线上话题总阅读量达1.2亿次。这一连串数字,是盐博努力的结晶。自去年以来,盐博成功晋升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并获评江苏省文明旅游示范单位、江苏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江苏文旅自媒体联盟“最具创新奖”,蝉联“全国热搜博物馆年度百强榜单”。
文化交流 共绘文明新图景
三载耕耘,盐博新馆用丰富、多元的展览体系,充分释放文化“生产力”。结合馆藏,推出“有美于斯——馆藏瓷器展”“述·城——文献里的盐城”“爱‘廉’说——盐城历史中的廉洁文化”“云舒霞卷 炉火纯青——馆藏明清瓷器展”等展览。原创“盈尺纵横 妙合无垠——盐城市博物馆馆藏扇面展”先后赴新疆伊犁博物馆、鄂尔多斯市博物院、中国科举博物馆、武汉博物馆等场馆巡展。
《盈尺纵横 妙合无垠——盐城市博物馆馆藏扇面展》
不断拓展馆际交流“朋友圈”,临展常展常新。与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合作推出“今时明月照梦华——宋人的生活雅趣”,与南京博物院引进“悦目——南京博物院藏清代宫廷陈设文物特展”“清代官窑瓷器中的故事”,与敦煌研究院联合举办“飞天神韵·莫高精神——敦煌石窟艺术展”,与河南博物院联合举办“和韵天下——中原音乐文物瑰宝展”,与天津博物馆合作推出“琉光溢彩——西洋玻璃器展”,与良渚博物院联合举办“玉见礼仪——良渚文明的精髓”,与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院联合举办“山庄瑰宝·梵宇藏珍——避暑山庄外八庙皇家瑰宝特展”,与北京鲁迅博物馆合作“鲁迅的艺术世界——北京鲁迅博物馆馆藏文物展”,与鄂尔多斯市博物院联合举办“铁马鸿雁·塞上风来——鄂尔多斯青铜器文物精品展”,与武汉博物馆合作“辉光流韵 镜鉴万象——古代铜镜文化交流展”,与欧洲艺术联盟合作策划“邂逅穆夏——穆夏艺术收藏特展”……
盐博临展厅《辉光流韵 镜鉴万象 ——古代铜镜文化交流展》
一系列高品质特展,为公众搭建起走进历史文化的桥梁,激发公众对历史文化的兴趣与热爱。诸多展览不仅是城市文化爆款产品,更受到业内认可。其中,“天下盐城——盐城历史文化展”获“江苏省博物馆十大精品展览”精品奖,原创展览“今时明月照梦华——宋人的生活雅趣”入选年度全国百强热门展览。
跨界创新 激活文物新生命
三年时光,盐博新馆深入挖掘馆藏文化,在保护中传承创新,让文物“活”起来,用“可观可玩可赏”的方式讲述着盐城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通过建立“润物无声,美在其中”的多维社教体系,形成了“五大主题”“四大品牌”,以“博物馆+”的创新理念,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
“盐引疑云III遥望长安”剧本探秘游
“博物馆+剧本”。盐博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混搭”开放性的思维,创新推出“盐引疑云”系列探秘游活动。2023年5月,“盐引疑云I迷雾重重”以北宋末年的盐引失踪案为故事背景,让观众穿越到宋朝,亲身体验案件的侦破过程。2023年8月,“盐引疑云II疾风劲草”在第一季的基础上,从“新角色”“新场景”“新剧情”三个维度进行了全面升级。今年8月,盐博又推出3.0版本“盐引疑云III遥望长安”,以唐朝为历史背景,聚焦当时社会的盐政改革,通过1份通关文牒、3条故事线、8位NPC、22份线索卡,开启一场深入盐博各展厅的角色扮演沉浸式探秘之旅。该活动深受年轻观众及亲子家庭的喜爱,掀起了博物馆探秘热潮,荣获江苏省第二季“博物知旅”主题活动优秀案例。
“巧夕国裳·文武之道”盐博七夕汉服大秀
“博物馆+演艺”。与演艺剧院定制推出“夜韵盐博”情境游,让广大游客夜间沉浸式观展。紧密结合展陈及馆藏文物,原创了《遣唐使登陆盐城》《范公堤》《少年陆秀夫》《文物说》等多部情景剧;生态展厅则呈现了生态、艺术、人文共生共荣的《湿地精灵》《麋鹿神韵》《悠悠串场河》等原创舞蹈;非遗民俗展厅则有《盐民》《喜船》等情境表演,以及淮剧、杂技等国家级非遗演出。用情景化方式,贴近观众的感知体验,解读城市记忆与民族精神。
“博展花开——花田里的博物馆”
“博物馆+景区”。与荷兰花海景区合作推出“博展花开——花田里的博物馆”创意展,实现了“盐系瑰宝”与“万亩花田”的奇遇。盐博提供12件(套)馆藏指定文物IP授权,斗龙港旅游度假区进行设计再创作,把具有人文气息的“物”和自然图景的“花”相结合,并延展出“花之声”“海之韵”“爱之城”三个篇章,让游客沉在3000亩花海中体验生态之美,感悟文化魅力。同时,盐博依托展览策划了历史文化研学线路,设计打卡手册,进行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时空对话。展览期间,景区接待观众256万人次,其中青少年学生51.2万人次;举办研学160场次,服务观众5.8万人次。
“博物馆+书店”。与言+买书汇合作“文清物宝·书香致远——书店里的博物馆”,让文物IP走进“知识海洋”。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书店是心灵的栖息地,城市中的“乌托邦”。该展览将博物馆厚重的历史文化与精品图书、艺术活动、文创产品、休闲空间等相融合,让观众体验漫步历史长河、畅游知识海洋的双重文化盛宴。
盐博非遗展演中心国际友人汉服体验活动
“博物馆+影视”。与电视剧《斗罗大陆2》破次元联动,合作推出限定联名纪念劵,联动汉服社在馆区开展多项互动体验,让来盐博打卡成为新时尚。此外,盐博紧跟时代潮流,拍摄网络短剧。结合盐城地方历史,还原场景和人物风貌,并巧妙地融入了现代元素和网络语言,使古老的故事更加贴近现代观众的审美和需求。
跨界联动,碰撞出新的火花,叠加出新的效应,一批“盐”味十足的文博产品,让传统文化不再“束之高阁”,而是“触手可及”。此外,盐博与60多所中小学建立馆校合作关系,定期开展研学打卡、送展送教活动,推动博物馆资源和学校教育需求的有机衔接,实现“课堂”与“殿堂”的紧密携手,让博物馆成为了公众终身学习的殿堂,点亮每一个求知的心灵。
优质服务 共筑文化新家园
三稔岁月,盐博新馆积极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以优质的公众服务,让博物馆融入美好生活,实现与公众的“双向奔赴”。
打造馆区空间特色。空间规划思路“新”,盐博运用现有的展馆空间,合理布局,打造复合型特色博物馆,以高品质、多元化的文化服务供给,为观众提供全新的博物馆生活方式。观众参观动线“活”,以“串联”“散点”“展览参观”与“业态休闲”相结合的形式,将展厅与展厅、展厅与社教、展厅与休闲等空间有机融合,为观众提供更开放、更丰富的参观体验。业态功能定位“合”,充分利用博物馆位于城市核心商业区、居民区的优势位置,让塔楼成为“沉浸表演”和“登高望远”的打卡点,利用建筑通道,将盐韵市集、文创生活馆、咖啡馆搬入博物馆,“见物、见人、见生活”,打造“无边界”博物馆。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直播
做足夜游特色。盐博开创了盐城地区文化场馆常态化“夜游”的先河。利用夜间开放优势,创新推出“炫酷潮玩夜”“奇趣亲子夜”“极致浪漫夜”“浓情团圆夜”“诚挚感恩夜”“超燃跨年夜”六大主题夜。在“双减”政策的影响下,博物馆成为很多家庭亲子互动、文化休闲的新晋“顶流”,“博物馆之夜”为观众们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晚风微恙,华灯初上,公众夜游盐博,徜徉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开启美好夜生活。
博物馆公开课
面对数字化时代的浪潮,盐博积极拥抱科技,推进数字化建设。通过建立数字博物馆平台,实现了馆藏文物的数字化展示与在线浏览,让观众跨越地域限制,随时随地感受盐城文化的魅力。同时,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等新兴媒体平台,发布文物故事、展览资讯、特色活动等内容,增强了与公众的互动性和参与度,拓宽了文化传播的边界。结合馆藏推出“AR导览”“VR数字人”等智慧导览服务,定期举办云展览、云导赏、云直播,用创意和科技赋能文博服务,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筑梦未来 再启盐博新征途
站在新馆开放三周年的新起点上,盐博正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步伐,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未来,盐博将不断创新展览形式和教育手段,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在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基础上,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添砖加瓦,为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更多的盐城力量。
盐城市博物馆晚景
“回望过去,盐城市博物馆里的文物展览、趣味社教、温暖交流、热闹市集等等,仍然历历在目。三年很短,但未来很长,我们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创新的思维,探索博物馆事业的新高度。让我们携手并进,以文博新质生产力,共筑文化自信!”馆长朱海燕说道。
江南时报记者 杨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