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记者 孙海燕)南国门户,北国锁钥,徐州素有“五省通衢”之称,如今的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继承了古彭城敢闯敢拼的历史禀赋,成为创业人才圆梦的理想之地。7月14日-16日,由省人社厅组织的“行走人社 情满民生”新闻媒体基层行活动来到第三站——徐州。记者亲临现场,感受徐州重视技能人才,有力度有深度;推动窗口服务,有速度有温度;创业政策兑现,有高度有广度。
重视技能人才,有力度有深度
人才,是改革发展的第一资源。技能人才,更是重要的人才组成部分。近年来,徐州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紧贴产业需求,出台技能人才激励政策,创新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全面提升技能人才队伍素质,以技能人才建设成果助推徐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2020年年末,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1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3.4万人。
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记者了解到,为激发人才,徐州印发了《新时代徐州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行动方案》,提出“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总体思路。出台了《徐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引进实施办法》,对培养引进的技能人才提供“人才公租房、购房、生活、租房、交通、专项补贴”等政策大礼包,其中高级技师、技师三年分别补贴6.1万元、4.2万元;对世赛、国赛、省赛的获奖选手,给予10万至20万元的重奖;对市级大赛获奖选手,给予个人1万元奖励。
杨长剑,是徐工集团的钳工。采访时记者发现,他戴着去年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装配钳工项目冠军的奖牌。他表示,生逢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黄金时代,感觉幸运,更感受到了政府对技工人才的重视。2018年买到了徐州的人才房,价格低于市面很多。徐工混改后,还很荣幸以“技能工匠”的身份成为徐工混改的首批持股人之一。在未来发展上,徐州市为高技能领军人才制定了职业发展规划,他作为徐工杨长剑大师工作室的领办人,带领工作室成员积极参与到企业创新创效项目中。个人的成长经历,充分说明徐州是一块适合人才成长的宝地,有一个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重视关爱人才发展的政府。
推动窗口服务,有速度有温度
7月15日下午,记者在徐州市政务服务人社分中心窗口看到,市民李大爷带着相关证件,在综合窗口办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待遇账户变更手续,通过现场受理、网上审核等流程,从排队到办理结束不到20分钟。
让群众少跑一次路、少排一次队、少等一分钟,是徐州人社系统积极推进行风建设工作的写照。徐州市社保中心征缴科科长王芳介绍说,群众的期待就是改革的方向。
为落实徐州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系列要求,记者获悉,徐州市人社局全面推进人社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人社业务“就近办、一门办、一窗办、一网办”,经人社局党委研究决定,报徐州市政府推进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批准,成立徐州市政务服务人社分中心,实施综合柜员制,减少经办环节,简化办事程序,实现“一窗通办”。
通过整合资源,简化流程,所有业务集中在一个窗口办理,一站式办结,群众不再多跑路,办事环节和排队次数高度压缩,重复提交的业务材料被清理,业务经办提速近50%,综合柜员制高峰时工作量达到400人次/日,但办事对象的平均等待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复杂业务20分钟之内办结,基本做到随来随办,随办随走。王芳表示,窗口经办服务更加规范有序,经办人员按标准办事、按标准服务的意识明显增强,经办整体工作水平、服务质量和服务效能大幅提升,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创业政策兑现,有高度有广度
在徐州,大学生创业被史无前例地推上新高度。为打造全国大学生创业首选之地的目标,近年来,徐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措施,让大学生创业工作全面提档升级,先后推出场地、贷款、项目、购房、社保等十大优惠政策。创业政策享受范围更广,补贴标准更高,高瞻远瞩的决策,托举起“草根”的创业梦想。
“疫情发生后,很多企业受到影响,我们一直在想怎么帮他们迈过这个坎。”徐州市创业工作指导中心副主任王枫明显感受到这些企业的压力,“在国家的号召下,我们第一时间响应,对于在徐州市大学生创业园创业的民营中小微企业及配套商业经营者,免收房租。”
岩石(徐州)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宁告诉记者,免交房租给创客们吃下了定心丸。公司于2020年3月成立,带动就业人员40多人。公司致力于北斗+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立足于三维空间设备、软件、成果优化系统。公司从创业到现在一年半,已实现营业额收入突破1200万元。
房租之外,记者获悉,徐州在税收奖补方面也给予很大的支持,自企业注册之日起5年内由同级财政全额返还,每家企业每年最高50万元。同时对入驻市级以上大学生创业园经营的企业,按业绩给予1万至8万元奖励;参加创业培训,考核通过给予全额培训费补贴;对于优秀创业企业,每人8000元培训补贴,组织创业提升培训或外出学习考察,提升创业能力;对于首次成功创业并正常经营半年以上的创业实体,给予5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初创企业自营业执照注册2年内吸纳就业,按每人1000-2000元给予补贴。对获评的市级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给予8万元一次性奖励。也就是说,一个大学生来徐州创业,一年下来,可获无偿资助20万元。
徐州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随着创业工作不断走向深入,徐州创业政策、创业环境、创业支持将进一步优化,以大学生创业园为代表的“创业园区”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空间出租”,而是思想的分享、理念的分享、行动的分享,是创业者的“中继站”“加油站”。徐州将在进一步做强大学生创业品牌的基础上,激发各类劳动者创业活力,打响擦亮“创业徐州”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