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服饰不仅是社会物质发展成果的体现,也反映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神内涵。10月31日,“服之艺——中韩服饰艺术交流展”在苏州吴文化博物馆开幕。这个展览是继吴文化博物馆与韩国的文化机构及艺术家合作开展“和·合——中韩民间绘画交流展”“工艺的语言——中韩工艺交流展”之后的第三个中韩文化交流展览,将持续至2026年1月25日。

此次展览分为“色·才”、“形·样”两个部分,集中展示57件来自中国和韩国的服饰艺术作品,既有当代工艺大师参照传统服饰进行制作的服饰作品,也有依托传统服饰元素进行再创作的绘画、装置、多媒体等各类艺术品,都力图通过服饰艺术建立传统与当下、过去与未来的新链接,构筑中韩两国文化交流的新起点。

此次展览汇聚了两国服饰艺术典型代表,无论是当代工艺大师参照传统服饰进行制作的服饰作品,还是依托传统服饰元素进行再创作的绘画、装置、多媒体等各类艺术品,都是对历史形与色的回望,更是在探寻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与生活哲学。传统服饰所蕴含的匠心与哲思,正在被当代艺术家以新的媒介与语汇重新激活——从一针一线的温度,到影像与装置的思辨,传统与当代在“服之艺——中韩服饰艺术交流展”中相遇、共生。
本次展览的展品分别在博物馆一楼公共区域、二楼吴颂展厅及博物馆建筑外立面进行展示。通过“色·材”“形·样”两个部分呈现中韩传统服饰交流以及艺术家的创作,为观众带来一场丰富的服饰文化之旅。

其中,展品红地雀鸟散花宋锦披风,其衣长132厘米,通袖长224厘米,袖宽85厘米,此件披风以孔子博物馆藏“明·桃红纱地彩绣花鸟纹披风”为灵感创制而成。形制为直领,对襟,阔袖,左右开衩,遍身散点花鸟图案,融入宋锦几何纹的典型风格特点,配以回纹地,进行纹样再设计,在穿梭间细腻勾勒出四季更迭中的花卉盛放与雀鸟欢歌。
展览期间,中韩两方都为观众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10月31日至11月9日中韩友好系列活动,以服饰为语言,以文化为桥梁,在衣香鬓影间感受文明互鉴的真谛,在灯火阑珊处体会文化交融的魅力。 李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