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橄榄核雕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宋代便已兴起,常被制成挂饰与缀饰。苏州光福核雕技艺精湛,历史悠久。为让社区青少年了解这一非遗,7月6日,苏州工业园区胜浦街道园东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关工委邀请工艺美术师柴骏老师进社区,为亲子家庭带来非遗核雕鉴赏体验活动。
柴老师首先为大家讲解核雕的历史:明代,苏州的核雕艺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出现了以橄榄核为材质的核雕工艺品,达官贵人争相佩戴,所以风行一时。散文家魏学伊写了一篇《核舟记》,文章就是反映王叔远首创雕刻核舟之事,后此文辑入《虞初新志》,得到广泛流传,核雕因此而扬名天下。清末民初,苏州光福舟山人殷根福在上海城隍庙开设“永兴斋”,出售橄榄核雕罗汉头像神态各异、惟妙惟肖,在上海滩风行一时。受其影响,核雕成为苏州光福舟山人的一门手艺。
随后,柴老师向大家展示核雕工具,并手把手指导大家如何雕刻。核雕以橄榄核为原料,核体比较小,质地坚硬,雕刻难度高,需要使用特质刀具,结合浮雕、镂雕、圆雕等技法,在方寸之间呈现立体细节。虽然过程有点艰难,但是在柴老师的指导下,大家都顺利完成了自己的核雕处女作。
本次非遗核雕鉴赏体验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更让他们近距离接触非遗,从此非遗核雕不再是课本里的文字,而是手里的温度。(朱佳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