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是深化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动机”和“孵化器”。今年以来,苏州工业园区胜浦街道金苑社区着力在机制力、协同力、生命力等方面下功夫,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一站式”文明实践服务。
完善工作体系,打造文明实践机制力
推行“党建+文明实践”机制,进一步突出“远亲不如近邻”的金邻党建品牌建设理念,打通宣传、教育、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推动党建与文明实践的深度融合,共建联建文明社区,和谐邻里关系。目前,组建金苑社区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金乡邻志愿服务岗、老书记工作坊、爱心公益社等多类型志愿者服务队10余支,开展为老服务、文明劝导、疫情防控、文化惠民、理论宣讲等志愿服务、文明实践活动。
整合资源,挖掘文明实践协同力
文明实践点做好“站·中心结合”文章,在常态化开展移风易俗工作的基础上,金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依托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辖区老年人开展日间照料、保健康复、休闲娱乐等日间托养服务。代购药物、上门服务、心理慰藉、专业医师义诊等特色服务,让老人“不出家门”就能享老、安老。公益志愿情推动文明实践落细落实,定向式组织相关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利用党组织为民服务围绕“金·邻聚里、金·邻聚汇、金·邻聚楫”三大项目,聚焦老年、青少年、党员、居民、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红色管家志愿者等多类型群体,精准投放公益志愿,全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共塑文明时代新风。
多彩活动,焕发文明实践生命力
金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根据居民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突出的特点,制作了年度、季度活动计划,常态化开展志愿活动。如每月的每周三下午,红浦晚晴“爱心理发”让老人银发生辉;红浦晚晴“一瓶热水”热络了邻里之情,金乡邻主动为腿脚不便的老人提供代打水志愿服务等。社区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站成为“多角出圈”,不仅成为前往为民服务中心办理业务群众的“休息歇脚点”,也成为孩子们的小小十分钟学习圈。(归晓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