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他在经手的每一起案件的侦破工作中起到“核心”作用,他总能从蛛丝马迹中搜寻到关键线索……十年来,他参与侦破案件千余起,百炼成钢,成为基层派出所一柄“利剑”,曾荣获个人三等功1次,“优秀公务员”称号3次,嘉奖3次。他就是苏州吴江区公安局松陵派出所执法办案队警长——杨佳斌。
日就月将 十年磨一剑
2011年,杨佳斌从江苏警官学院毕业,来到吴江区公安局松陵派出所工作,主要负责刑事案件现场勘查工作。“案发现场的一个细微之处、一点蛛丝马迹就能为案件侦破指明方向。”杨佳斌牢记师傅的话,渐渐地养成了心细如发的性格和善于思考的习惯,他总能将现勘中搜集到的零碎线索,筛出关键信息,推算出嫌疑人的身形特征、行动习惯等等,为侦破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升任警长后的他身兼数职,情报研判、视频侦查、刑事技术……他样样都沉下心仔细钻研,十多个研判平台,他能运用自如,数以千亿的大数据库,他能盘活赋能。他常说:“侦查思路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靠灵光乍现,而是日积月累的实战经验。”
抽丝剥茧 织牢恢恢法网
走到哪都要抬头看看,是杨佳斌养成的“职业病”,辖区哪里新装了监控,摄像头朝着哪个角度,他都一清二楚。
2016年G20峰会期间,上海突发一起命案,犯罪嫌疑人王某犯案后逃逸。上海警方经过多日调查,发现王某极有可能逃窜至苏州吴江,吴江区公安局接到协查指令后,高度重视,抽调精干警力成立专案组,杨佳斌也是其中一员。
侦查发现,王某于8月14日来到松陵,曾在两家浴室会所短暂停留,王某反侦察意识很强,行踪不定。专案组掌握的最新行踪与现实相差28小时,也就是王某一天前的动态,这对追逃增加了不少难度。尽管王某故意避开监控,但天网恢恢,总会有疏漏之处。对松陵辖区技防设施分布的熟悉度,莫过于杨佳斌,他夜以继日,调出了以浴室为中心方圆3公里内所有的监控,一步步逼近嫌疑人行踪。
15日晚上9点多,杨佳斌在当晚6点半一个广场的监控画面中找到了王某的踪影,虽然只出现了几秒钟,但时差从28小时缩短到了3小时!这让专案组兴奋不已,当即组织上百名警力对广场周边进行地毯式搜寻,终于将躲藏在地下停车场的王某抓获。因在此案中贡献突出,杨佳斌荣立个人三等功。
慧眼寻踪 为民智擒盗贼
走进杨佳斌的办公室,映入眼帘的是满墙的锦旗,其中有两面锦旗分别写着“破案神速、为民解忧”“人民卫士、智擒盗贼”。
事情要追溯到2019年10月的某个晚上,朱先生回家发现卫生间窗户被撬,家里的保险箱不翼而飞,保险箱里放了金银首饰、现金等贵重物品,价值高达30万元。接到报警后,杨佳斌第一时间勘查了现场,“携带保险箱潜逃有一定难度,要么嫌疑人在隐蔽场所撬开后丢弃,要么有一个掩人耳目的运输方式。”杨佳斌迅速作出判断,朱先生仔细检查后,发现除了保险箱,家里一个大号行李箱也不见了,很有可能被嫌疑人用作运输工具。杨佳斌立刻把行李箱的特征汇报指挥中心,凭借这一关键信息,办案民警仅用20分钟便锁定两名犯罪嫌疑人。
次日早上10点多,警方在杭州汽车站附近将两名嫌疑人抓获,但是在搜查到的被盗物品中一枚价值12万的钻戒和重要的文件连同保险箱在逃窜时被抛弃,连嫌疑人自己也说不清具体位置。心细的杨佳斌在嫌疑人的手机里找到一段视频,正是撬保险箱时拍摄,虽然画面模糊,但杨佳斌从一闪而过的镜头中辩出了地址,几经周折,终于在吴中高架桥旁的一处废弃空地找到了所有物品。一天不到,所有失物全部追回,朱先生一家感激不已,将两面锦旗送到了松陵派出所。
与数据为伍,信息为伴,在无声的研判战场,虽没有硝烟,但同样精彩。杨佳斌的十年刑侦之路,打过多场漂亮仗,也因此获得不少荣誉,但他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脚踏实地、潜心钻研,在一次次实战中磨砺成长。施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