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苏州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张家港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第七党支部闻令而动,严守港城出口,坚决筑牢严防疫情外溢防控屏障,躬身践行党员的初心使命。
初心传承,带着父母的期盼站好第一班岗
元宵佳节,正在陪伴父母共聚团圆餐的党员唐健,接到防控紧急电话。“小健,我希望你能去站第一班岗。”作为交通退休的父母,深知突发事件交通管控的重大意义,虽然已近花甲,但是一路见证张家港魅力蜕变的那一代人,对港城和交通都有难以割舍的情怀。“妈,你帮我把党徽戴上。”带着父母的叮嘱,看了一眼刚化疗结束的母亲,他走上了疫情防控第一班岗。
黄旗桥查验点位于S442江阴与无锡交界,两市异地居住、异地工作的群众非常多,也是重中型卡车互通的重要交通节点。面对突如其来的行程码、健康码及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查验,许多市民不理解甚至带着情绪进行言语攻击,唐健不厌其烦地耐心解释,晚班下来让他变成了“公鸭嗓”。作为参加过苏州高铁站和长江外轮码头疫情防控的老党员,有着丰富查控经验的他,敏锐地意识到管控的第一天白天肯定会很忙,于是他主动向支部请缨再上一个白班,16个小时查验车辆1100多辆、查验1600多人。当两个班结束后,腿情不自禁地发抖,帽子上冒着腾腾热气,红红的血丝布满双眼。“我要多做一点,不能辜负父母的一片希冀。”
精神洗礼,战“疫”高地上特殊的入党申请
2月17日,支部收到80后高雄递交的《入党申请书》,“我郑重地向党组织提出申请,我愿意追随他们的脚步,如果信仰真的有颜色,我希望我也能拥有他们胸前那抹红”。《入党申请书》中的这段话让许多老党员深深破防,这个曾经面对老同志入党动员有点吊儿郎当的青年,在战“疫”中突然像变了个人。
黄旗桥最高峰每天要通行3500辆车、4800多人,为提高查验效率,高雄每班都站在最前面,引导车辆有序进入查验区,对讲机里的声音从清晰到嘶哑,雨雪交加打湿满身衣服,他依旧屹立在寒风中。为了让腰椎不好的老同志夜班多休息会,查验点上经常会传来“我来、我来”,长时间穿皮鞋站立,脚趾得了甲沟炎,化脓后穿鞋都钻心的痛,他狠心切了部分指甲涂上消炎药,第二天走路一瘸一拐依旧在查验区来回奔跑。
“平时再多的说教也许很难改变一个人的思想,面对突如起来的疫情,看着老党员的义无反顾,听着家属在重症监护室却依旧坚守的党员故事,这个群体的感染和行动产生意识上的共鸣与思想觉悟的提升。”高雄袒露出精神洗礼后申请入党的原因。
日行万步,铁脚板汇聚众志成城的战“疫”力量
作为支部书记的陈颖捷肩负查验管控的第一责任人的重任,在黄旗桥查验点,从早上6点到晚上10点,你都会看到一位头戴鸭舌帽的工作人员在车流中来回穿行,由于每天走路太多,脚底都磨出了水泡。“每天回去都要让爱人按摩下腰。”患有腰椎盘突出,他戴上腰托缓解胀痛,但长久站立之后,行走就像鸭子一样步履蹒跚。深夜下班后,他还要安排好第二天的一日三餐、查看防护用品是否充足、协调多方让查控人员就近参与“一日一检”,下班回家后要坐一会才有力气去洗澡。
有些党员心疼地打趣道:“陈大,你没必要从早到晚天天陪着我们,你不在,我们也会认真干活,你这样拼命三郎我们都不好意思叫苦。”陈颖捷心知大家关心他的身体,但是查控给百姓出行带来诸多不便,看着长长的车队,职责让他不能喊兄弟姐妹们休息。“让你们平时不注意健身,看看现在我常年健身的优势体现出来了吧,我跟你们在一起看你们好意思偷懒。”他打趣道。
顾亮/文 常艳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