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基层治理的画卷中,老旧小区治理始终是重点课题。东井新村社区以“新匠心”为笔,以环小红山资源为墨,从硬件升级到软件优化,书写出一幅党群服务暖心田、居民生活更美好的生动图景。
阵地升级:打造“工业风+生态韵”特色空间
走进东井新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仿佛步入一段时光长廊。工业印记微博物馆不再是静止的陈列室,经过声光电多媒体改造升级,通过影像资料动态展示社区从工业厂区到现代社区的变迁历程,并融入红山生态保护内容,实现工业文化与绿色理念交融对话。
小市村广场上的“新匠心・邻里”驿站,采用工业风与自然元素结合的设计,设置便民服务角与议事交流区,提供血压测量、应急充电、活动建议征集等贴心服务,成为居民休闲、议事、参与社区治理的温馨空间。
资源整合:构建“社区—红山—单位”三维联动机制
社区虽小,能量却大。硬件升级的同时,社区更以“协作共享”为核,成功联动鼓楼二实小、国大药业等多家单位,组建“红山圈”共建联盟,织密资源联动网。国大药业为居民免费体检、开通志愿居民健康绿色通道,与鼓楼区第二实验小学开展“工业+生态”研学活动,组织党员参与红山动物园周边绿化养护、游客引导志愿服务……多方力量拧成一股绳。
让资源精准对接需求,社区搭建“需求-资源-项目”匹配平台:网格员入户、微信群收集、驿站现场征集,摸清居民“急难愁盼”;每月召开对接会,将需求与联盟单位资源匹配成具体项目。从工业印记微博物馆讲解到红山动物保护知识科普,再到“手绘生态画卷”活动,真正让资源“活”起来,服务“实”起来。
服务赋能:深耕“新匠心・红山情”特色品牌
东井新村社区不追求“一次性”活动,而是深耕可持续、有温度的品牌项目。“匠心护红山”项目中,150余人的“环保先锋队”每周行动,清理红山周边垃圾、整治社区楼道乱象,生态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匠心助老・红山伴” 项目为60岁以上空巢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养老机构上门服务,同时组建“党员陪护队”每月陪老人逛红山动物园,让关爱触手可及;“匠心传艺・红山韵”项目邀请大师教居民制作红山动物主题景泰蓝,文化宣讲队走进学校、单位讲述社区故事与生态知识,让非遗文化与生态理念共同传承。
如今的东井新村社区,以“新匠心”筑牢党群阵地,用“红山圈”汇聚幸福能量。未来,这里还将探索“党群服务+生态旅游”“党群服务+文创产业”新模式,让老旧社区持续焕发新活力,让居民的幸福感在家门口不断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