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曾令人闻之色变的 “地沟油”,如今摇身一变,成为飞机的 “绿色燃料”,注入国际航空巨头的飞机油箱。今年 5 月中旬,连云港嘉澳新能源有限公司 1.34 万吨生物航煤成功出口,标志着全国首个生物航煤 “白名单” 出口试点正式在连云港落地。这一源于城市废弃物的能源产品,不仅将带来每年超 50 亿元的外贸增量,更开创了 “政策创新 + 技术攻坚” 的绿色生物能源发展新模式。
创新模式,开辟绿色能源新路径
连云港嘉澳生物航煤项目由连云港嘉澳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于 2022年9月签约,2023年4月开工建设。项目新建 2 套 50 万吨 / 年生物航煤装置、1 套400吨 /年硫磺回收装置、1座1000吨级内河码头,以及配套罐区、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等。
在全球航空业加速向 “净零排放” 转型的背景下,生物航煤作为绿色航空燃料的核心载体,成为各国竞逐的产业制高点。2025年5月6日,嘉澳环保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连云港嘉澳新能源有限公司成功实现首批生物航煤的市场化销售,销售量约1.34万吨。此次出口订单不仅是公司在生物质能源领域的重要突破,标志着从技术攻坚到产业化应用的关键跨越,也开创了国内生物航煤出口的先河。5月1日,嘉澳环保发布公告获得生物航煤出口许可证,全国生物航煤 “白名单” 出口试点在连云港市灌云县正式落地,连云港嘉澳成为国内首家纳入 “白名单” 制度出口生物航煤的企业。中国生物航煤产业由此打通国际出口通道,嘉澳环保凭借技术认证与政策支持双重优势,跻身全球航空减排的 “黄金赛道”。
生物航煤以废弃油脂为原料,通过先进工艺转化为清洁燃料,兼具资源循环利用与碳减排双重价值,被视为航空业实现 “双碳” 目标的核心抓手。近年来,我国持续加码支持生物航煤产业发展。2024年5月,国务院在《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 “推广先进生物液体燃料、可持续航空燃料”;同年 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在《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指导意见》中强调 “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航煤等绿色燃料”。此外,2024年国家启动 SAF(生物航煤 / 可持续航空燃料)试点项目,计划在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机场推动生物航煤常态化加注。连云港嘉澳地处长三角核心区,周边机场密集,区位优势显著,有望在政策红利下快速对接国内市场需求。
据连云港嘉澳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健介绍,公司斥资 1.1亿元在连建设 SAF 实验室,40人核心研发团队夜以继日研发。经过不懈努力,自主研发的废弃油脂差异化预处理技术,结合世界 500 强企业霍尼韦尔 UOP 国际先进的高转化率加氢工艺和二次污染物处理技术,实现废弃油脂到中间油,再到生物质能源的三级跳跃。其间,国际、国内专利就申报了 8 项。
“白名单” 破冰,破解出口难题
根据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能源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等四部门批复,连云港嘉澳 2025 年可在满负荷生产 37.24 万吨生物航煤的产能范围内申领出口许可证。这是国内首次通过 “白名单” 机制开放生物航煤出口。
生物航煤出口曾面临无证难行的困境。由于缺乏生物航煤专属出口编码,这类新型绿色生物能源长期被归类至传统航油税号,根据成品油出口配额管理制度,如果拿不到许可证就无法实现出口。
为推动生物航煤出口,连云港市和灌云县真情服务、主动作为,省市县相关部门联动配合、积极争取,对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能源局、国家外汇管理局,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制定的监管方案终于获得认可。在此基础上,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能源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创新推出生物航煤出口 “白名单” 制度,创新举措突破传统成品油限制,实现跨部门协同监管,全程可追溯。
这个被称为 “绿色通行证” 的 “白名单” 制度,通过跨部门数据共享构建起属地动态监管网络:产业部门核定企业产能,市场监管部门负责生物基碳含量检测等。获批企业可在核定产能内自主申领出口许可证,打破传统成品油出口的配额限制。随着连云港嘉澳新能源率先通过 “白名单” 审核,中国生物航煤出口实现 “破冰”。
政策需求共振,产业前景广阔
当前,中国 SAF 产业仍处于商业化初期,但政策支持力度空前。连云港嘉澳地处长三角核心区,周边机场众多,区位优势显著。从需求端看,航空业减排压力紧迫,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要求 2050 年航空业净排放量较 2005 年减少 50%,而 SAF 被视为实现该目标的核心手段。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预计到 2030 年,中国的 SAF 需求量超过 250 万吨 / 年。随着欧盟 2030 年 SAF 强制掺混政策落地,以及中国 “十四五”规划对生物质能源的扶持,嘉澳环保的产能释放恰逢其时。公司有望凭借先发优势抢占市场份额,此外,随着 bp 的战略入股,带来的不仅是资金支持,更助力公司突破海外认证壁垒,加速全球化布局。长远来看,若全球 SAF 渗透率提升至 10%,市场规模将超千亿美元。嘉澳环保凭借 “技术、原料、渠道” 三重优势,有望在航空脱碳浪潮中持续受益,成为绿色能源转型的核心标的。
连云港嘉澳生物航煤项目的成功,不仅是企业自身的突破,更是连云港市乃至我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重要里程碑。随着生物航煤产业的不断发展,其将为我国的能源转型、环境保护以及外贸增长注入新的活力。(朱展龙 韦庆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