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是常州竞技体育发源地,也是常州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前沿阵地,截至目前共走出26位世界冠军。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招生选材始终是业余训练的一大困扰,同时,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关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以及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为解决选材难、选材面窄的问题,常州市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积极拓宽选材视野,以“冠军教练进校园”活动为抓手,与全市30余所学校、幼儿园建立了体教融合合作关系。同时,大力推动“体校+青训中心”模式,成立常州市青训中心,通过建立体教思想融合、目标融合、资源融合、措施融合“一体化”的青少年体育培养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常州体育教育工作融合新模式。
冠军教练 “走出去”,让更多孩子感受运动魅力。组织安排教练员走进校园,每周开设至少一节趣味多样的运动技能课,让更多青少年有机会体验运动带来的乐趣,学习一项运动技能,激发他们对体育的热爱,为体育事业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让教练员扎根学校,与师生进行长期互动,与基层学校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真正做到体育融于教育,畅通招生选材资源通道,为精准选材奠定坚实基础,极大地提升了选材成功率,让体教融合真正在校园落地生根焕发生机。
家长学生“请进来”,做好科学体育教育的加法。充分发挥自身场地设施、技能培训、教学服务等资源优势,精心策划并邀请全市的20余所幼儿园、小学的学生和家长走进青训中心,走进“冠军摇篮”,在专业场馆内亲身体验体育运动的魅力,这一活动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接触和学习体育运动的平台,也为家长提供了一个了解各项运动技能和训练方法的机会,让体育运动在强身健体、培养意志品质等方面的积极意义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弘扬。
“冠军教练进校园”活动开展一年多以来,已取得初步成效:
业余训练项目焕发生机。目前,常州市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已与多家小学、幼儿园达成合作,携手在游泳、羽毛球、乒乓球、击剑、体适能、快乐体操等多个项目上发力,不仅提升项目关注度,更激发青少年参与热情,为体育项目传承注入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让体校成为培育体育优苗的肥沃土壤。
运动风尚蔚然成风。据统计,“冠军教练进校园”和“走进冠军摇篮”活动的受益人群超6万人次,专业的运动技能课程有效满足了学生多元化的体育运动需求,帮助青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获得了各合作学校的高度评价和良好的社会赞誉。
选材难题迎刃而解。通过持续推进“冠军教练进校园”活动,将体校招生选材工作与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学校体育工作充分联动,有效解决体校招生难问题,为教练员招生选材搭建优势平台,目前常州市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本部各项目有在训运动员468人,2026年第二十一届省运会各项目组队工作已基本完成。
下一步,常州市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将继续构建“体校+青训中心”新模式,持续推进“冠军教练进校园”活动,在全市范围内逐步扩大活动覆盖区域,优化课程内容、提高课程质量,致力于将活动精心地做细、出色地做好、扎实地做实,为广大青少年儿童提供更专业、更科学的运动体验,在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新征程中积极担当、主动作为,全面提升常州“体教融合”育人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