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中国式现代化蓝图与区域高质量发展交织的经纬线上,金融如同一股春风,温暖着国民经济“肌体”,牵引着科技创新“脉动”,反哺着人民大众“福祉”。
金融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岁末年初,五家媒体记者走进中国农业银行南京分行(以下简称“南京农行”)展开专题调研,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润泽“三农”沃野、助推国际贸易、推进消费者保护等路径,深入服务一线,倾听企业心声,探寻2024年一年来该行化解客户“急难愁盼”的服务故事与创新点滴,解码该行与国家战略互促共进、与经济社会民生相濡以沫的生动实践。今天本报围绕南京农行服务科技创新、聚合金融力量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展开报道。
向“新”求“质”,产业之“笔”饱蘸金融之“墨”,共绘中国式现代化壮丽图景。
当前,江苏正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南京提出要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协同突破,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动能新优势上走在前列。
“创新繁花”离不开“金融甘霖”。南京农行主动担当金融服务国家队和主力军责任使命,把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转化为自身战略目标、工作举措,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制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努力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专业化金融服务,推动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成果形成新质生产力,打造特色优势和区域品牌。至2024年末,该行科技贷款余额超130亿元。
用“智”持“舵”
智能转型有了“金推手”
智能化发展如何让职工“解放双手”?一家企业的转型之路可以给出答案。
在南京某装备制造有限公司“5G+智能滑块”生产线上,4台四轴加工中心与机械手默契“搭档”,实现了零件无人装夹。
“过去,4台机器需要十几名工人两班倒进行操作,如今通过数字化采集生产过程的数据,装夹、加工、检测、搬运等制造环节实现了自动化和无人化。”该公司负责人说。
企业推进“智改数转”,金融是重要的驱动器。“了解到该企业计划新建高性能实验室、智能仓储中心等,我们主动向前服务,为该企业量身定制了综合金融服务方案。目前,我行已批授信金额达2亿元。”南京农行秦淮支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发展新质生产力,传统制造业亟待“智能蝶变”。为助力制造业在智能化时代端稳“饭碗”,南京农行实施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计划,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同时,第一时间出台《“科创金融”专项服务活动方案》,从制度安排上强化科技金融有效发展。
润和软件是国家重点规划布局内的大型软件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制定单位。2024年,该公司为了更好地发展,占据更多市场份额,需要大量资金采购设备。
为给企业带来“及时雨”,助力科创企业“加速跑”,南京农行城北支行积极与企业沟通配合,多次上门收集财务数据,第一时间开展现场尽调,最终顺利完成了审批工作。2024年11月至12月,该软件公司及其母公司获批授信共5亿元,城北支行为该集团放款累计达2.27亿元。该软件公司的负责人对农行工作人员表示:“感谢这笔‘及时雨’一般的资金,让我们及时采购到大批量软硬件设备,承接更多软件开发项目,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把“脉”输“血”
创新医药增添“催化酶”
让科创“新禾苗”成为“大树木”,需要协力同心,更需金融创新。
在癌症领域,CAR-T是一项重要技术。CAR-T就是将人的T细胞经过基因工程手段体外修饰改造后回输患者体内,通过CAR与靶细胞表面抗原的特异性结合,T细胞能够精准识别并杀死靶细胞,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南京某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研发,其针对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伊基奥仑赛注射液,已成为全国首个进入新药上市审批的全流程自主研发的CAR-T产品。2024年年底,该产品开始在全国进行大范围临床实验,急需流动资金,南京农行江北新区分行迅速行动,对企业进行了调研。
“创新型研发企业的特点就是重研发、轻资产、周期长,更让人头疼的是,这家初创企业研发的多款产品,当时都还没有上市,不符合金融机构贷款发放的要求。”南京农行高新支行行长说,为了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省行、市行多个业务部门紧密联动,在深入了解企业股东背景、产品特点、研发进度、市场前景等情况后,果断决策,最短时间内审批发放5000万元纯信用的中期流动资金贷款。
有企业之难,就有“农行方案”。南京农行建立模型精准画像,获聘南京金服中心的生物医药小组专家成员,联动南京企服平台、政府部门、证券、投资机构、律所等,通过专项服务行动,助力优质科技企业精准服务,全力为科技领军企业、重大项目、卡脖子领域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方案。
南京诺源是一家集医疗器械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司,是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公司自主研发的“手术荧光影像系统”荧光信号经过图像算法软件处理后,以视频图像和光谱曲线的方式显示在显示器上,破除了肿瘤手术技术的制约瓶颈,产业研发后,需要大量资金进行产业化运作。
南京农行玄武支行得知企业情况后,迅速上门为企业把脉。考虑到企业产品发展潜力巨大,但缺少合适的抵押物,玄武支行推荐了农行短期流动资金贷款。2024年7月,2000万元短期流动资金贷款顺利到账,为企业下一步研发奠定了坚实的金融基础。“这么大的贷款额度,从前期对接到最终放款,仅用了不到两周时间。”企业负责人说,“以前常听说‘及时雨’,现在终于知道‘及时雨’的甜了。”
以“资”润“质”
“电”“算”协同迸发“生产力”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和电力是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关键要素。“电”“算”协同激发“生产力”,金融是重要支撑。
当下,“算力即国力”成为各界共识。作为长三角地区已经投入运营的规模最大、算力最强的智算中心,南京智能计算中心自投运以来,一直备受行业关注。
与宁同行,每一步都“算”数。南京农行大力发展数字科创金融,该行建邺支行为南京智能计算中心(二期、三期)项目发放4.4亿项目贷款,一方面满足了南京市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发展所需的算力需求,另一方面立足南京先进的算力网络基础条件,以低成本实现算力的跨区域调度、算力中心联调联动,满足“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的日常算力需求、突发算力紧缺支援等任务,成为“东数西算”工程中的重要一环。
据介绍,南京智能计算中心总投资约15.7亿元,项目共分为三期。该行介入的为二期和三期项目,建设内容涉及相关设备、软件的采购及安装工作,总投资约11.39亿元。待建成投产后,预计南京智能计算中心(二期)算力规模达到1.8Eops,三期算力规模达到2.5Eops,均包含训练和推理部分,算力水平大大提升。
“一滴水可见太阳。”阔步现代化征程,南京农行加强产业研究,对南京“智能电网行业”等6条产业链开展集中梳理研究,制定行业研究报告和金融服务方案。
强化“链”接力,发挥金融“纽带”作用强链延链补链,是南京农行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方略。该行围绕核心企业实施上下游获客,加大“链捷贷”业务服务推广力度,提升科创核心企业上下游客户融资的可获得性。建立南京农行科创金融品牌,争做“独家”“牵头”“首单”。
蓄足“满格电”,产业“加速跑”。电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南京江宁区电力电网产业客户比较强,大中型客户更需要结算、银票、国际业务以及员工服务等。南京农行充分运用“专精特新小巨人贷”“科技e贷”等拳头产品,做大规模,做强支撑。
南京某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是电力行业的核心客户,南京农行江宁支行为其光伏发电项目成功授信4.8亿元,已成功投放5326万元。目前,江宁支行正在与该企业洽谈供应链、农户电费代收等业务,通过该企业辐射到行业上下游各个与电力电网相关的客户,使该企业成为“链主”企业。
俯瞰南京大地,金融“清泉”与产业“森林”紧密相依,呈现互促共荣的美好图景。南京农行将始终坚持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找准结合点、发力点、支撑点,奋力写好科技金融大文章,为区域产业科技创新持续贡献澎湃“力量源”。
(通讯员 陈尧 江南时报记者 张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