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茶旅共融点“绿”成金
2025-04-19 19:38: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殷文静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记者 殷文静)山水灵秀送春风,茶旅共融茶更香。4月17—18日,由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以“茶文旅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调研活动在无锡、常州等地举行,记者跟随调研团队,走进宜兴太华镇乾元村、溧阳市天目湖玉枝特种茶果园艺场和金坛江苏茅山茶海有限公司,沉浸式感受了茶文旅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带来的新机遇与新成果。

“采茶了”,随着一声呼喊,茶农们的身影出现在了绿色的茶树间,前来游玩的市民也感受到了茶文化的魅力。在苏浙皖三省交界的宜南山区,宜兴市太华镇的乾元村通过“茶旅融合”,从经济薄弱村成为乡村旅游的新典范。

据村党总支书记宗汉平介绍,乾元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在强农惠农政策支持下,村庄围绕景区建设,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6月6日,乾元村泉源旅游开启景区化运营,成立村办集体旅游公司,由村书记自主经营,并聘请专业人士管理,去年旅游公司收入近400万元,今年更是前景可期。

“看,这一座座农庄,不光能接待游客住宿、吃饭,还能看见独特的风景。”宗汉平说,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村民们也从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乡遇乾元、乾元谷、乾红茶舍、白云孤邸、乾元幸福农庄等高档民宿蓬勃发展,年接待人数超过100万人,营业收入达5500余万元,还带动100余名村民就业,人均年增收上万元,实现了共同富裕。

如今的乾元村,多家休闲农业园、休闲农庄、农家乐和民宿,农事体验、休闲观光、生态采摘、度假养生等项目一应俱全,满足了游客对乡村生态旅游的多样化需求。旅游开发和产业转型让村民的思想素质、道德修养和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村风民风焕然一新,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和谐新风。

走进乾元茶场,现代化的制茶设备与传统的手工制茶工艺交相辉映。江苏乾元茶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李镒嘉,是位“茶二代”,她将传统制茶工艺与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从生产技术的传承融合、管理模式的创新到品牌与市场的营销推广等多维度发力,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既保留传统工艺精髓,又借助现代企业管理优势,让茶产业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据介绍,2008年成立的宜兴市华山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乾元村为主要生产基地,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龙头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指导,提升了茶叶品质与茶农收入。目前合作社现有社员106户,资产规模达678万元。

除了传统的线下销售,李镒嘉利用新媒体平台,亲自上阵直播带货,拍摄短视频宣传农副产品,开创乾红新零售模式,打破了地域限制,让农产品销售不再受困于地理因素,为农产品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2023年,我们和酸奶茶品牌‘乳果说’联名的宜红系列鲜乳茶,一上线就被抢空了。” 李镒嘉说,近年来,新中式茶饮品牌在80后、90后新消费群体中掀起小旋风,成为了当下年轻人接触茶的一个重要入口。

“传统茶饮要创新,新中式茶饮这个市场,晚进不如早进。”李镒嘉认为,传统和新潮从来不是矛盾,年轻人饮茶的习惯培养起来,随着年龄和收入的增加,他们饮茶的习惯会发生改变,清饮可能会代替“茶+奶”“茶+果”,带着中国茶再次走入他们的视野。

以茶为媒,整合山水、人文、民宿等资源,如今的乾元村,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茶业蒸蒸日上,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稳。

溧阳市天目湖玉枝特种茶果园艺场,地处国家5A级景区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周边,地理环境优越,也是白茶种植的理想之地。当地深化科技赋能,促进茶文化创新转化,“玉枝”牌天目湖白茶处于国内行业领先水平。玉枝茶场积极发动周边群众一起种茶,并向村民承诺,从茶苗栽种、茶园建设到茶园管护,都可以免费传授经验技术。用“绿叶子”带动集体致富。

在金坛江苏茅山茶海有限公司,茶叶精深加工、茶食品开发、茶文化传播、农事节庆、休闲观光综合发展为一体的茶主题观光园,茶旅共融更加擦亮了茶文化标识。

这里建成了“现代茶园”“七彩茶园”“历史茶园”“园艺茶园”四大特色茶园。围绕“茶产业”、“茶科技”和“茶文化”,开展茶+劳动实践、茶+文化传播,茶+科普教育,茶+专业培训,茶+游研学等二十余项茶事主题活动,通过茶旅融合、休闲观光、专业技能培训等专题活动,秉持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实现三产融合发展。金坛茶叶协会会长尹福生以科技种茶助力乡村振兴,带领当地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茶文旅融合,为传统茶文化注入新生力量,更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江苏乡村在茶香中正焕发出新的活力,一幅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美好画卷徐徐打开。

标签:天目湖;乡村;白茶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