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羊节
□ 包宇
我们来到安徽萧县丁里镇时,正是伏羊节开幕的第二天。萧县人利用做羊肉的精湛食艺,打造了伏羊节,即入伏后吃羊肉、喝羊汤,煎炒烹炸、清蒸红烧,多种吃法满足各类食客的胃口。
对于吃,我是外行,说不出子丑寅卯,且一吃肉类就塞牙,特别是羊肉,更是眼馋肚饥牙添乱。凉拌羊肚、红烧羊蹄筋、烤羊肉串……中午,明泉夫妇做东,上了满满一桌子菜,小包包和曹老板大快朵颐。据说这家店最为正宗,曾上过央视某个美食节目,是丁里镇的一家招牌餐馆。
宾主尽欢后回宾馆稍事休息,下午参观蔡洼和郭庄。伏羊节有活动设在郭庄知青园。只见一口足有一间屋子大的锅立在广场一边,三个羊形铜足,气势磅礴。不过,今天没有启用这个大家伙,只在大锅旁边支了两口水缸大小的小锅,锅里满满的羊汤,热气腾腾,一次性饭盒内装有切好的羊肉片,还有盐、胡椒粉、葱花、香菜等调料。赠汤活动开始,百米长的队伍缓缓移动,穿红马甲的志愿者维持秩序,穿防晒服的镇干部负责调度,戴厨师帽的负责掌勺。男女老少井然有序地领了汤,端到知青食堂的院落中享用,那里有擦洗干净、摆放整齐的桌凳。若嫌不足,还可在食品摊买卷烙馍,撕了泡汤吃。我喝了一碗,无腥无膻,浓香可口,继而感觉头发梢里冒热汗,他们说这叫以热攻热,过后便通体舒服。
在村里巡游一圈,一切都是当年旧物的复古。知青供销社里有一个熟悉的大柜台,柜台后是摆满各种土特产的货架,就连里面的售货员也是那时的装扮,以勾起人们的怀旧之情。又去看了看展室里的宣传图片,很多当年的知青,现在已是名商巨贾、高官显贵,闲暇时结伴来此忆旧。
晚宴在“郭庄公社羊肉馆”,门头上一个红五角星很耀眼。宾主坐定后,先上了几个素菜,这个很合我胃口,至少不塞牙。端起酒杯开始忆往昔,三十年前跑分配时食宿无着,在座诸公都有一食一宿之馈赠,特别是肖剑在化肥厂宿舍里用饭盒打菜,再加上一瓶萧县大曲,饷我之饥,解我之困。酒多,话多,感情泛滥,回顾当年的坎坷,不胜唏嘘。
上来一盘香酥羊肉,撒了孜然粉,还有一圈烙饼,卷了一个吃得顺口,接着再吃;又上了一碗小米羊肉汤,金黄金黄的,那味道,说不出的享受,儿子一口气吃了两碗。看来,伏羊节师傅的厨艺真是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