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明珠,海上花园;飘飘赤帜,湛湛蓝天;区旌耀目,五星映莲[1];根连赤县,枝绽鲜妍;四时春驻,气象万千。
澳门回归祖国
追思历史,油然生慨。彩陶玉器[2],神游千载。秦属番禺[3],晋归新会[4];先人圣土,吾华深爱。伤哉夜长,风雨如晦;游子归来[5],霞飞五彩。东望香江,北邻珠海;西对横琴,南临炎海[6]。天宇澄明,冈峦青黛;沧波浩渺,祥云叆叇[7];蒲桃挺秀[8],木兰绽蓓[9]。普济寻幽,梵音荡洗心埃[10];洋山瞻迹,感触顿生兴废[11]。三巴驻足,众教兼融有形[12];妈阁飘烟,儒道合流无碍[13]。汉语葡音,五洲文化交融;马龙车水,四海高朋结队。至若朗月悬空,街衢腾霭,素娥遍洒银辉[14],瘦蛟奏鸣天籁[15]。银花火树,濠江夜色清幽[16];喷柱琼宫[17],多元艺术竞彩。长虹卧波,蜃楼海市迷蒙[18];胜地聆音,繁弦逸响明快。愉耳目,游方外;发逸思,清心肺。古雅与现代齐飞,瑰玮共高华同在。国行两制,千翎舒翼奋飞;民遵一法,万众展猷豪迈[19]。
澳门妈祖庙
休闲都市,中西要冲;人烟阜盛,经济繁荣[20]。门窗开放,关海畅通。港湾舸集,喜迎八方商贾;天宇鹰翔,搏击万里云程。业承纺织,技重加工。鞋帽衣裳,盛誉驰于欧美[21];电子玩具,天机开启稚童。建筑称雄,追求绿色环保;艺风尚变,多呈古穆清空。科技创新,开足雄强马力;中医推进,正乘浩荡东风。楼阁嵯峨,灯烛星光并曜;莲城静谧,挥金掷玉难穷[22]。银行保险,结构完善;租赁证券,生意兴隆。资金流动,财源广进;招商引领,环境宽松。典庆回归,绿鬓红巾竞技;龙舟争渡,摇旌荡桨冲锋[23]。度假观光,不被疫情止步;养生购物,长萦宾客留踪。探奇览胜,暮雨朝云含韵;登山临水,澄怀悟道抒衷[24]。荟寰球之精粹,提升实力;靠祖国之后盾,追逐飞鸿。
澳门东望洋炮台
经济强市,文化铸魂;灵怀有托,和谐共存。融葡润中,儒学为尊;不拒众流,文渊海深。敬崇孔圣,尚信与仁。避凶趋吉,瞻仰吒神[25]。荡除俗虑,膜拜老君[26];仙风飘拂,瑞气氤氲。释迦法脉,广为延伸;感恩地藏,顶礼观音[27]。殿宇轩昂,中西合璧风情异;遗踪邈远,诸圣庄严灵霭纷。龙环览胜,感受葡风魅力[28];黑沙踏浪,卷舒历史烟云[29]。琉璃满室,灵光璀璨[30];妙翰盈厢,意韵清莹[31]。美味甘鲜,八珍罗列;觥筹交错,九酝清芬[32]。肴馔醉心,虾绿奄蟹芳颊[33];点糕爽口,猪扒凤卷涎津[34]。聚众美,辟宏深;勤广纳,善交臻;崇典雅,涤凡尘。集古今之智慧,强教育之化钧[35]。万众携手,打造文化硅谷;同心向善,守护福地清醇。
澳门国父纪念馆
承志继烈,爱国兴邦。忠于民族,立身之本;谨护大法,治澳之纲。枝附主柯,树荫浓密;溪流大海,水势汪洋。莫忘畴昔,身沉泞淖;追忆辛酸,泪湿衣裳。龙族游滩,众虾可戏;巨人泥足,群盗齐伤。华夏雄杰,勇逐强梁。林则徐宣誓主权[36],孙中山潜研复匡[37];郑观应《盛世危言》,润芝诵读壮怀激烈[38];闻一多《七子之歌》,俊彦清吟意绪悲凉[39]。林福洋倡言收港[40],陈天心办报救亡[41]。叶希夷离澳抗日,威震敌胆[42];冼星海谱曲抒愤,涛起飙狂[43]。马万祺捐资御寇[44],廖锦涛许国中枪[45]。巾帼激昂,勇掬衷肠。梁定慧救护军民施德厚[46],杜晓霞始升国旗迎风扬[47]。高风永续,传统节日怀先哲;懿范长追,爱国精神进课堂[48]。身着五彩时装,心为赤胆炎黄;曾历严冬寒夜,倍珍春色朝阳。永葆初衷,长城坚固;共输丹愫,巨龙翱翔。
澳门大三巴牌坊
九州同祖,四地一家;荡驱霾雾,欣沐红霞。心依北斗,情系莲花。守护丽景,警听胡笳;扬清激浊[49],壮我中华。
2024年5月29日于湘潭大学
注释:
[1]“五星映莲”:澳门区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是绘有五星、莲花、大桥、海水图案的绿色旗帜。
[2]“彩陶玉器”:20世纪70年代以来,特别是1995年,在澳门离岛路环和氹仔等地,据考古挖掘,发现了不少石器、彩陶、玉器等文物,时间约为新石器时代至西周时期,均源自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说明远古时代澳门就与大陆一脉相连。
[3]“秦属番禺”:澳门在先秦之时属于百越,秦代属于南海郡番禺县。
[4]“晋归新会”:晋朝元熙二年(420),澳门属新会郡封乐县管辖。
[5]澳门于1553年被骗借租,1887年被占领,1999年喜庆回归。
[6]“炎海”:泛指南海炎热地区,指代南海,语出杜甫《多病执热奉怀李尚书》:“大水淼茫炎海接,寄峰肆兀火云升。”
[7]“叆叇”:云雾缭绕貌,语出刘禹锡《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镇改月偶书(二十二韵)》:“衣风飘叆叇,浊泪滴巉岩。”
[8]“蒲桃”:澳门有两株海南蒲桃古树,树龄分别为510、490年。
[9]“木兰”:中国玉兰之别称,包括白玉兰与紫玉兰,语出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澳门多植中国玉兰,后引进广玉兰。
[10]“普济”:即普济禅院(俗称观音堂),为澳门最大的禅院与最具规模的庙宇,始祖为石濂大汕(1633-1705),属禅宗南禅曹洞宗。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的《中美望厦条约》在此签订,让人追思这段沉痛历史。
[11]“洋山”:即东望洋山,为澳门半岛最高的山,山顶有灯塔,可以俯瞰整个澳门风景。
[12]“三巴”:即“大三巴牌坊”,别名圣保禄大教堂遗址,位于花王堂区炮台山下,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1月26日被大火焚毁,仅余大三巴牌坊。大三巴牌坊的雕刻和镶嵌精细,为多元文化交融的艺术品,代表天主教艺术在远东的成就,深刻反映澳门东西文化和谐共存的特征。
澳门新葡京
[13]“妈阁”:即妈阁庙,古称海觉寺,又名妈祖阁,俗称天后宫,体现中国建筑特色。据史记载,始建于明朝,据《澳门记略》,妈祖为保护渔民平安归来之女神:“俄见神女立于山侧,一舟遂安,立庙向天妃,名其地曰娘妈角。娘妈者,闽语天妃也。”根据妈祖“仁慈”与“法力无边”之特点,应为“儒道”思想合流之产物。
[14]“素娥”:嫦娥的别称,指代月亮。
[15]“瘦蛟”:本为神话传说中的龙类,此处泛指水族动物,语出李贺《李凭箜篌引》:“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16]“濠江”:澳门之别称。
[17]“喷柱琼宫”:“喷柱”:澳门多处景点设有喷泉,而以氹仔永利皇宫喷泉为最,喷泉与音乐完美结合,美景令人震撼。“琼宫”:指“威尼斯人”,为亚洲最大的单幢式酒店,夜景辉煌壮丽,将人带入神话境界。
[18]“长虹卧波”:喻指友谊大桥,一般俗称新澳氹大桥,全长4700米。“蜃楼海市”:即海市蜃楼,因为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此处比喻友谊大桥之夜景。
[19]“民遵一法”:“一法”即指《澳门基本法》,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这是澳门特别代表大会的宪制性文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通过,于1999年12月20日实施。“猷”:计划,蓝图。
[20]“阜盛”:众多。
[21]“鞋帽衣裳”:指代澳门的纺织业。纺织业今成澳门的重要产业,其中“珠海辉伦针织有限公司”跃升为澳门出口量前三的针织加工企业,过去20年,输送到全球的毛衣,超过1亿件。
[22]“莲城”:莲花为澳门之市花,象征澳门为清廉城市,故称莲城。“金挥玉掷”:指代澳门的博彩业。澳门的四大支柱产业为:出口加工、旅游博彩、建筑地产、金融保险。在澳门近100年来的发展历史中,博彩业在经济发展中始终占据着主要地位,博彩业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体现一国两制之特色。
[23]“龙舟争渡”:赛龙舟活动在澳门由来已久,以前多由民间主办,至1979年以来举办每年一度的国际龙舟赛,由澳门政府有关部门主办,“国际龙舟赛”于2020年被列为澳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赛龙舟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在澳门一脉相承之体现,也大大加强了华人社群的联系与族群认同感,亦促进了区域经济之发展。
[24]“澄怀悟道”:即“澄怀观道”,通过观赏名山胜水净化心灵,领悟自然规律或人生哲理,语出《宋书·隐逸宗炳传》:“(宗炳)叹曰:‘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
[25]“吒神”:指代哪吒庙,位于澳门圣安多尼堂区大三巴斜港6号,建于清光十四年(1888),哪吒,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少年英雄形象,澳门人心中的保护神。
澳门土地诞
[26]“老君”:即“太上老君”,为道教“三清”尊神之一的道德天尊,全称“太清道德天尊”,老子为其化身,此处指代道教。
[27]“地藏”:佛教菩萨名,《地藏十轮经》:“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观音”:指观音菩萨。“地藏”“观音”均指代佛教。澳门观音像位于澳门新口岸新填海区,高达21米,铜铸而成,造价达3000万澳门元。
[28]“龙环”:指“龙环葡韵”:为澳门八景之一,氹仔岛旧称“龙环”,“葡韵”:指葡萄牙建筑风格,指代葡萄牙文化。龙环葡韵以海边马路的葡式住宅、嘉模教堂、公园以及其中五座翠绿的小型别墅最具代表性,而今已成“龙环葡韵住宅式博物馆”。
[29]“黑浪踏浪”:指澳门黑沙滩,为澳门天然海浴场,“黑浪”原为一条小村的名字,该村发掘不少有数千年历史的彩陶、夹陶残片等新石器时代之文物。又因此地的细沙呈黑色,故名。此处景点免费开放,位于路环岛,沙滩宽约1公里。
[30]“琉璃满室”:“琉璃”:珠宝珍玩之雅称,澳门的珠宝店甚多,品种丰富,琳琅满目。
[31]“妙翰”:书画之雅称,澳门各庙宇和艺术博物馆有大量名家字画珍藏。
[32]“九酝”:是一种经过重酿的美酒,公元196年曹操向汉献帝提及此酒,此处泛指美酒。
[33]“虾绿奄蟹”:指代澳门名菜。“虾绿”:指干煎大虾绿,为澳门特色的海鲜美味,用新鲜的大虾搭配上蒜蓉和辣椒煎炸,外酥里嫩,香味浓郁。“奄仔”:即“姜葱奄仔蟹”,以其甜美嫩滑的蟹肉和丰富的蟹黄而备受食客喜爱。
[34]“凤卷猪扒”:指代澳门著名糕点美食。“凤卷”:指肉松凤凰卷。“猪扒”:即“猪扒包”,是指涂上牛油的面包(一般使用猪仔包),中央夹着一块猪排。
[35]“化钧”:本义指教化之权,此处指教化的力量,澳门重视教育,努力培养人才。语出司马迁《史记·邹阳列传》:“是以圣王制世御俗,独化于陶钧之上。”
澳门湿地保护区中发现黑脸琵鹭
[36]林则徐(1785-1850),为清代中后期政治家、文学家、民族英雄。1839年9月,林则徐巡视澳门,把澳门作为了解世界的窗口,对英斗争的前沿阵地。林则徐巡澳对宣示中央政府在澳之主权与强化对澳门的管理意义重大。
[37]孙中山(1866-1925),伟大的民族英雄、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与澳门关系密切,他是澳门第一位华人西医,在行医期间,积累了推翻封建专制的力量,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澳门保存有“国父纪念馆”。
[38]“郑观应《盛世危言》”:郑观应(1842-1921),广东香山人,中国近代最早具有完整维新思想体系的理论家,其著作《盛世危言》全书贯穿“富强救国”的主题,对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诸方面的改革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郑观应退隐于澳门完成了此书的写作。毛泽东主席,字润芝,少年时读过《盛世危言》一书,深受影响。
[39]闻一多《七子之歌》:闻一多(1899-1946),近代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七子之歌——澳门》,由闻一多作词,李海鹰作曲。此诗简叙了澳门400年的沧桑,表达中华民族对命运抗争的精神。此诗序言中写道:“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斗云尔。”
[40]林福祥(1814-1864),广东香山人,清代将领,生长于澳门,于道光二十一年一月初四(1841年1月26日)香港为英国强占,三元里战后,林福洋上书祁贡,要求乘机即日出兵收复香港。
[41]“陈天心办报救亡”:抗日期间澳门爱国报人陈天心创办的《大众报》始终坚持抗战救国的立场,《大众报》为澳门历史最长的中文报纸,1933年由陈天心创办。
[42]“叶希夷离澳抗日”:叶希夷即叶挺(1896-1946),字希夷,广东归善人,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澳门有叶挺故居,叶挺是澳门女婿,他的夫人李秀文是澳门人,叶挺在澳门生活了7年,六个儿女在澳门出生。
[43]“冼星海谱曲抒愤”:冼星海(1905-1945),祖籍广东番禺,出生于澳门,作曲家、钢琴家,有“人民音乐家”之称。1938年赴延安,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部大型合唱声乐套曲,创作于1939年3月。
[44]“马万祺资捐御寇”:马万祺(1919-2014),广州市荔湾区南岸村人,澳门工商界翘楚,著名爱国人士。1943年1月15日,马万祺与罗柏心小姐新婚,将用作结婚请客的五万大洋捐献给广东妇女战时儿童教养院,救济在战火中受难的儿童。
[45]“廖锦涛许国中枪”:廖锦涛(1914-1941),革命烈士,为中共澳门支部正式成员,1937年6月赴澳门,举办党员培训班,开展抗战形势教育,动员青年参加东江抗日游击队,1941年在政治逆流中被捕不幸遇害。
[46]梁定慧(1892-1983)广东香山人,邹鲁夫人,被评为同盟会女革命党人“三剑客”之一,上世纪30年代中期,创办“广东妇女传习所”,抗战时期,奔赴香港、澳门等地筹款,澳门同胞予以鼎力支持。梁定慧组织“中大抗日战地服务团”,在韶关创办“陈水军民医院”,救治抗日的伤员。
[47]杜晓霞升国旗:杜晓霞(1912-2013),即杜岚,又名杜晓霞,出生于陕北米脂,1936年到澳门一直从事教育工作,1949年10月1日,杜晓霞在濠江中学升起了澳门的第一面五星红旗。
[48]“懿范”:美好的道德模范,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49]“扬清激浊”:即激浊扬清,激:冲击。浊:脏水。冲去脏水,扬起清水,比喻除去坏的,奖励好的。
(作者系湘潭大学教授,民政部希望工程书画专委会智库顾问、荣宝斋沈鹏诗书研究会理事、沈鹏介居书院院聘艺术家、卓越诗书画美评家、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