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鸟恋故林,人情怀旧乡。故乡与母校使人魂牵梦萦。母校桃江二中与老家相距五里,远山环抱,一面临江,为予之精神家园也。予今年七十有一,初中时之恩师尚存一位,即游菊新先生,时在念中。乙巳仲夏,予返桃江县武潭镇杨家坪村,忽忆恩师游老,四年前之拜访,记忆犹新,喜闻先生百零有二,仍精神矍铄,不觉心潮澎湃,遂与挚友、书法家詹梅村先生专程省探。予与游老令郎启才同窗数载,情谊深厚,故径直造访。
作者与102岁恩师游菊新先生
上午九时许,登阶扣问,启才回应,正于屋后菜畦浇灌,其妻闻声出迎。询及游老近况,告以状况仍佳,已用早餐,静坐厢房。入门拜见,起身相迎,紧握双手,温暖有力。霜雪盈颠,容颜清瘦,轻问恩师,尚识予否?游老凝神须臾,曰:“君非蒋力余耶?”相视大笑。数年不见,恩师尊容变化尚小,神智清朗,背略佝偻,齿发未落,眸子光泽仍多。行走自如,不用手杖之物。
促膝而坐,品茗而谈。六十余年前,予为懵懂稚子,听恩师授英语课程,讲授清晰,态度亲和,桩桩往事,记忆犹新。游老回忆身世,感触良多。自云就读南京五卅中学六载,高中毕业,后又进修。恩师令尊精于堪舆之学,名动乡闾,四方延请,是以家道殷实,可资其学。追忆当年校长姓名,为汤掬星。仇鳌先生为董事长,曾任湖南省军政委员会副主任,为毛主席故人,为湖南和平解放贡献良多。言及五卅中学,游老告知:1925年由仇鳌先生用五卅运动剩余资金创办,校训为“勿忘五卅,廉、敬、勇、乐”。旨在培养抗日救国人才。始设金陵,后因烽火三迁,终定桃江武潭镇天湾村,师生借居村民之家,名师云集,校风良好。言及先叔蒋径先生,为游老窗友,先生赞不绝口,称其出类拔萃,学业特优。告知径叔由中央技术科考入南京中央政大,语中满含赞誉,称其奇才也。继而慨叹国难中求学,备历艰辛,和平时代,勿忘国耻。
游老培桃育李,香飘天下。曾在武潭多校任教,语文、数学、理化、生物皆有所涉,根基深厚,知识面广。畅叙往事,隐隐彰显深厚之国学功底,令予景仰。予读初中之时,先生授课为英语,未知雅爱文学。据游老所述,武潭某校邀请撰写嵌名联,即席而赋,对仗工整,不料另一先生认为以”解放”二字嵌名为联,实属不敬。游老不觉心惊,从此封笔,不复为诗赋之事。先生引以为自豪者,乃滋兰九畹、树蕙百亩也,此生无悔。时逾半纪,弹指瞬间,琐细往事,娓娓道来,历历在目,开怀欢笑。
五卅中学董事长仇鳌先生、校长汤掬星先生
游老退休以来,饱经丧偶之痛,而坚韧不拔,坦然面对,身心健朗。晨起锻炼,甘于粗茶淡饭,尤以研读《四书》《五经》《老子》《庄子》《左传》《文选》等古籍为乐。启才搬出古籍,高有尺余,多为线装,封面泛黄,不禁寻思:先生真能读懂如此之多经典乎?启才告予:“我学理科,于古籍不懂,而父亲诵读古籍,津津有味,不可理解。”试作探问,而老人侃侃而谈,思维缜密,有问能答,表达清晰。从儒家“仁”“礼”二字之释义,至老庄哲学之奥理,都有阐发,见解精准。先生推崇庄子胸怀豁达,言庄子“心斋”“坐忘”之说乃养生之秘诀也,予惊诧不已。游老告予曰:《文选》乃古代科举必读之书也。近读唐诗,发现版本有别,列举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与白居易“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等诗句为证,予倍感惊讶。予问游老:“为何耽爱古典”?游老告予:“古典养心,予甚爱之。当年初高中语文教材,经典内容颇多。”问及长寿之道,游老淡然一笑,自称并无秘诀,爱读经典、按时作息、心态平和而已。
五卅中学校训、校歌
敬聆恩师之言,感触良多,天赐高年,人生大幸。先生雅爱文化经典,与吾岳父相似,岳父莫友芝先生年届九秩,好读《黄帝内经》与唐诗,坚持种菜劳动,常以“久视伤肝,久坐伤肾”而教予。先生享此鹤寿乃福德所报,身体素质甚佳,儿女孝顺,从文化经典中吸取营养,综合原因所致也,方知中华文化可创造生命奇迹也。与游老合影留念,一再嘱咐:“勿忘国耻,热爱时代,报效国家。”聆听教诲,感慨系之,铭记在心,临别依依不舍。由衷祝福恩师安享乔松之寿、东海之福!谨以小词二首《水调歌头·乙巳仲夏省探百岁恩师》以记感慨:
桃江县武潭镇天湾村五卅中学旧址
仲夏儒仙谒,旧国沐朝晖。碧波流淌如练,户牗锁烟霏。百岁黉门槐影,数载青衿学子,把臂梦依稀。迎我轻盈履,笑语绕庭扉。
经风雨,忘荣辱,挺清姿。尚和养德神畅,天佑不须疑。回首生涯偃䞿,细叙蕙兰馥郁,欣慰总扬眉。双鬓银光闪,岁月逝如飞。
五卅当年读,烽火卷征衣。文公仇老山长,汇集尽名师。叔父径公奇颖,政大英姿潇洒,逸采照蘅薇。负笈艰难甚,国耻总铭思。
云烟散,榴花绽,仰风仪。粗茶淡饭,荣辱得失化蛛丝。敬问椿龄真谛,难述龟年奥秘,经典养幽姿。揖别松风阁,霞染碧江湄。
注:
“心斋”:摒除杂念,使心境虚静纯一。“坐忘”:道家谓物我两忘、与道合一之精神境界,语出《庄子.人间世》。
“黉(hóng)门”:古代指学校之门。槐影:槐树之影,宋代象征隐逸之士。
“青衿”:原指青色交领之长衫,为隋唐学子之服,语见《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蕙兰”:指代优秀学生,语出屈原《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椿龄”:高龄,化用《庄子.逍遥游》:“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之大椿树寿命。
蒋力余写于2025年7月18日
(作者系湘潭大学教授,民政部直管希望工程书画专委会智库专家顾问,荣宝斋沈鹏诗书研究会理事,沈鹏介居书院院聘艺术家、著名文化学者、诗书画美评家、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