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孔柱|杂文还可以这样写
2025-07-25 14:04: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杨孔柱  
1
听新闻

  近来从报刊上、网络上看到一本广为叫好的新书和诸多评介文章,书名《灶台物语》。该书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京东购物平台等均有出售。初看书名,以为是讲如何烹饪、饮食之类的读物,读后方知,原来是一部形象生动、寓意深刻的杂文作品。

  提起杂文,人们总会想到鲁迅,想到“投枪匕首”。鲁迅杂文特色鲜明,极具代表性和战斗性。鲁迅的笔法也为后来的杂文人提供了写作范本并推崇。

  新时代的杂文怎么写?写什么?杂文的选题、样式、语言等如何创新发展、与时俱进?近年来《灶台物语》作者阿福不拘一格、不守陈规,在杂文创作的道路上积极探索,锐意进取,写出了与众不同、饶有趣味的“另类杂文”,开辟了当代杂文创作的新路径,丰富了杂文创作的新形式,活化了杂文创作的新语境。

  说其“另类”,概因《灶台物语》创作另辟蹊径,别开生面,读来令人耳目一新。其主要特点有三:

  一是有图有文,好看好品。《灶台物语》通篇文章分为两段,第一段即为“前言”,讲的是“灶台”,明摆着的“食物”,如青菜、萝卜、辣椒、豆腐、鸡鱼肉蛋等等,盘盘碗碗,有荤有素,有颜有色,有形有状,使人看着色香,闻着味美。第二段谓之“物语”,讲的是“物道物理”,品的是人生况味,有味有道,味道十足,令人回味无穷,浮想联翩。

  二是短小精炼,琅琅上口。《灶台物语》篇幅不长,字数不多,每篇不过二三百字,多一字嫌多,少一字嫌少,多少适宜,搭配精巧。一口气可以读上数篇,茶余饭后,卧床休息,信手拈来,恐比捧读长篇大论更为酣畅。“物语”语言风格也独树一帜,出类拔萃,文字亦如诗似歌,一字一句读起来有朗诵感、节奏感,使人赏心悦目,富有美感。

  三是借物说话,寓意物外。《灶台物语》借“灶台”说话,用“物语”言志,看起来讲的是各种食材如何选择、如何搭配、如何制作,实则为“酒翁之意不在酒”,寓意在食物之外。“物语”里有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物语”里有生活感悟,人生哲理;“物语”里有鼓呼呐喊,抨击鞭挞;“物语”里有义愤填膺,良知正义;“物语”里有锋芒所指,“投枪匕首”等等。哪一篇“物语”不是活脱脱、生动动的杂文?!

  读《灶台物语》,使我们深切感知,原来杂文还可以这样写,原来还可以写这样的杂文,杂文的天地多么广阔,杂文的题材多么丰富,只要我们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一定会写出更多更好的杂文作品。

  (作者为江苏省杂文学会副会长)

标签:杂文;灶台;寓意
责编: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