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记者 邓雯婷)4月24日下午,南京市工人文化宫综合楼512室内书香弥漫,掌声阵阵。由南京市职工文化体育协会主办、南京市职工作家协会承办的《百年百人情与事》新书发布会在此隆重举行。这部由80岁工人作家徐廷华倾心创作的历史人物散文集,以其独特的文学视角和深厚的人文情怀,吸引了南京文学界、出版界众多知名人士齐聚一堂。
发布会现场高朋满座,气氛热烈。南京市作协秘书长张颖、南京市职工文化体育协会副会长蔡敬堂、南京市职工作家协会名誉会长王德安等领导亲临现场。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编王振羽等传媒界人物,以及《莫愁》《江苏作家》《雨花》等知名刊物的主编们共同见证了这一文学盛事。
南京市职工文化体育协会副会长蔡敬堂、南京市职工作家协会长卢云先后发表致辞,对徐廷华的文学成就和《百年百人情与事》的出版表示赞扬和祝贺。他们一致认为,该书不仅是一部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能够激发人们思考和感悟人生的佳作。
“一个人活到了一定年龄的厚度,才会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弹指一挥间’。”对徐廷华来说,尽管时光匆匆,但因为阅读、因为写作,他活出了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徐廷华很小就随父母来到南京,曾就读于汉口路小学、莫愁路小学、南京五中,“别的同学放学后都到操场上打篮球、踢足球,我则泡在学校的图书馆里看书,如《铁道游击队》《苦菜花》《青春之歌》等,像着了迷似的,直到天黑了才回家”。不满15岁时,徐廷华即因种种原因离开课堂,开始了在南京第二机床厂的生活,可他的心还在学校里,他渴望读书。慢慢地,徐廷华走上了创作道路。在“屡战屡败”之后,他的《读民歌有感》于1978年2月19日发表。一个月后,他收到人生中第一张通过邮局汇来的稿费单,“好像是6块钱,那时我一个月的工资才36块。当车间管理员大喊着我的名字,给我汇款单时,好多同事都围拢了过来”。此后,徐廷华不断涉猎散文、杂文、报告文学等多种文体,“从2014年至今,每年均以90篇以上的新作,散见于省市以上的报刊,有的作品还获得中央和省级征文奖、编入丛书”。“成功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勤奋。”徐廷华经常泡在图书馆里,让阅读开阔自己的视野。一部厚厚的《百年百人情与事》,正是他经数十年的阅读积累而成。
发布会上,徐廷华详细介绍了《百年百人情与事》的创作背景和内容。他分享了自己如何从多年积累的素材中挑选出这些名人的故事,以及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徐廷华表示,这本书是他对文学和人生的深情献礼,希望通过这些名人的故事,能够激励更多的人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人生价值。随后,徐廷华向南京市工人文化宫职工书屋赠送了《百年百人情与事》一书,并表达了对工人文化宫长期以来对文学事业支持的感谢。发布会上,与会作家们纷纷发言,对《百年百人情与事》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表示,该书不仅展现了徐廷华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历史视角,更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名人故事,让人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生的悲欢离合。
发布会最后,徐廷华与现场嘉宾和读者进行互动,并举行了签售仪式。许多读者纷纷表示,通过阅读《百年百人情与事》,他们对那个时代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徐廷华的文学才华表示由衷的敬佩。
《百年百人情与事》新书发布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职工文学创作树立了榜样,也为文学界和文化事业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还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文化盛宴。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该书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为更多的人带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