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角的玫瑰开了
□ 王海波
街道拐角处那一株株玫瑰快开了,花骨朵儿饱胀得要裂开似的。它们被绿色的花萼紧紧包裹着,露出一点点娇艳的颜色,散发出一阵又一阵淡雅的清香,如同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诉说着自己的心事。
县城还未从沉睡中苏醒,一抹橙色的身影已穿梭在大街小巷。她是一名清洁工,城市最质朴的美容师,清扫着生活的琐碎与杂乱,勾勒出街巷整洁的轮廓。街道上落叶、烟头、废纸随意散落,犹如夜的残章。她挥动扫帚,动作娴熟,“唰唰”的声响,是与光阴的对话。垃圾桶旁,异味扑鼻,她毫无怨言,认真清理着每一处污渍。每一次弯腰,每一次清扫,都倾注着对这份工作的热忱。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刚刚清扫干净的地面,瞬间洇开。这样的劳作微不足道,却是美丽城市不可或缺的一环。行人匆匆而过,很少有人停下脚步,留意有这么一个人,但她从不因此懈怠。她收起工具,隐没在城市的喧嚣里,等待下一个黎明。晨露未晞时,她在扫;日上三竿时,她在扫;暮色四合时,她仍在扫。扫帚起落间,落叶归堆,尘埃落定,连路过的风似乎都放慢了脚步。
墙角那些玫瑰,是她随手栽插下的。说是玫瑰,其实不过是路边野生的刺玫,枝干瘦弱,花苞也小。她经常浇水,细心照料,像对待自己的孩子。我常见她扫累了就坐在墙角歇息,注视着那些玫瑰出神,浑浊的眼睛里泛起一丝温柔的光。她总会在街道零星的空地上栽插几枝新采的野花,如淡紫的二月兰,明黄的蒲公英、月季等不起眼的花草,整个街道便染上了春天的气息。保洁室里,她养了几盆绿萝,藤蔓爬满了半个墙壁。她说,看着绿色,干活就不觉得累了。
记得那年深冬的一个清晨,我出门时一脚踩在结冰的台阶上,她眼疾手快地扶住我,自己却险些摔倒。她的手很粗糙,但温暖有力。那天我才知道,她每天凌晨四点就开始工作,赶在大家上班前把整条街道打扫干净。太阳升起,城市在整洁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人们开始享受美好的一天。
粉红的花瓣上还沾着露水,小花朵在微光里微微颤动,晨光中,她的身形与扫帚构成了一道温柔的剪影。街巷里飘来淡淡的消毒水味道,混合着清晨的空气,竟让人觉得格外清新。我知道,这是她来过的痕迹,是一个普通劳动者对生活的热爱,对他人无声的关怀。这样的清晨,这样的身影,不正是这座城市最美的风景吗?
她再也没有出现过,再也听不见她扫地的声音,有人说她病了,有人说她出去带孩子了,有人说她出车祸了。但每当我走过这条街道,总觉得那沙沙的扫帚声还在耳畔,与玫瑰的芬芳交织在一起,成为县城最动人的记忆。
墙角的玫瑰依然静静地开着,在无人注意的角落里,悄悄讲述着一个关于生命的故事。花瓣在风中轻轻摇曳,偶尔有小蝴蝶停驻,又翩然离去。街道上落了一层薄灰,几片枯叶随风飘转,发出寂寞的响声。我站在墙角,好像在等待什么。望着那些无人照料的玫瑰,我忽然明白:原来最美的绽放,往往源于最平凡的坚守。生活中有太多像她一样默默奉献的人,或许不起眼,却用自己的方式,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