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仪式感
□ 魏亮
腊八一过就是年。虽然过年也是过平凡的日子,但是在我们全家人看来,迎接年的日子却是有仪式感的。
腊八过后,就正式开启了过年的按键,每个人都有自己分工的项目。父母亲配合腌腊鱼腊肉,由父亲在菜市场采购了新鲜猪肉和草鱼。回家后父亲先腌猪肉,之后将腌好的猪肉在冬阳下晾晒。母亲剥鱼是一把好手,将成块的草鱼抹上盐,也挂起来晾晒。等晾晒好的肉块和鱼块差不多,就进入下一个环节熏肉。父亲早准备好了熏制工具,不要盖大铁桶,用来制烟的木屑。一切准备就绪后,就将肉块鱼块放在铁桶内,并盖好盖。母亲对熏鱼肉的火候早掌握了,等到从铁桶内拿出来,就是色泽油光、颜色呈褐色的腊鱼腊肉了,腊味飘香,成为以后的菜品中的美味佳肴。
过年前还有一个项目就是全家大扫除。母亲是做家务的一把好手,负责清洗工作,她早将全家人的衣服、被套等洗干净甩干,要盖的棉被,在冬阳下晾晒。晾晒之后的衣服棉褥有了阳光的味道,更有年的味道。我和妻子是上班族,我负责擦玻璃和除尘工作,加上难搞的厨房卫生。儿子是学生,只负责打下手,提提水,搓搓抹布等简单的活儿。父亲因为年过七旬,我本不想让他参与,哪知父亲一不服老,二看大家干得热火朝天,也就参与进来,负责家里物品的清理和摆放。家庭环境的干净整洁是全家人劳动的成果,更让全家人过年有个好心情!
贴手写春联也是我家过年的一个项目。父亲自退休以后,爱上了书法,每年年前,父亲总是郑重地拿出红纸,剪成规格的条状,并在红纸上写各种内容的春联,还写各种字体的福字。除了送给亲戚和邻居,在除夕之前,父亲会将其中一副春联贴在自家门上,将福字倒过来贴在门中间,寓意“福到”。
过年前还有些项目,例如我和妻子在花卉市场购买鲜花,今年我依然选择了两盆“鸿运当头”和富贵竹,妻子则挑选了水仙花和茶花。将花摆放在客厅。寓意日子红红火火,越来越好。我们全家人一起去逛商场买新衣。年底的天气越来越冷,父亲挑了件深色的大衣和厚裤子,母亲则相中了一件红色的外套,妻子选了件羽绒服,儿子试了几件童装,我也买了一套冬季款西装。在挑选对比的时光里,我们全家人都买了称心如意的过年新衣,身上心里都热乎乎的,喜气洋洋过新年了。其实早在元旦之前,我就依父亲喜欢看报的爱好,在微邮局上给父亲订了几份父亲喜爱的老年健康类报纸。父亲常说,这是他的“精神食粮”。我和妻子儿子年前也去新华书店,购买了一些“精神食粮”,以备过年之用。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有些家庭图方便,一般去商场或网购年货,甚至请家政服务人员搞卫生。但是我们全家一直坚持手制腊味、全家人一起大扫除、手写春联、一起去商场买新衣……虽然忙碌着,但全家人依然坚持这种过年仪式,这既是一种普通劳动情怀的传承,也是家庭文化的流传,更代表全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全家人的过年仪式感就是年的味道,幸福团圆的味道,更是温暖人心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