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遗风耀西溪
2025-01-10 11:13:00  作者:黄爱荣  
1
听新闻

  在江苏东台,有一座古朴典雅的西溪古镇。岁月的痕迹在这里悄然沉淀,每一寸土地似乎都在轻声诉说着往昔的悠悠往事。沿着历史的长河溯源而上,追随着贤德之风的引领,人们自然而然地便会踏入那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 “三相阁”。

  踏入“三相阁” 所在之处,只见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漫步其间,仿佛穿越时空隧道,一段段流传千古的佳话、一则则清正廉明且心系百姓的事迹,如汹涌的潮水般扑面而来,使人真切地感受到那深沉而悠远的 “三相”遗风。

  所谓“三相”,指的是北宋时期的三位名相——吕夷简晏殊范仲淹。他们皆曾在西溪任职,凭借卓越的才略、高尚的品德以及清廉的操守,在此地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赢得了后世的传颂与敬仰,故而被当地百姓尊称为“西溪三相”。

  北宋初期,吕夷简与西溪结下了不解之缘。彼时,天下初定,百废待举,西溪地处偏僻,宛如遗世独立的角落,鲜有人问津。北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年仅 27 岁的吕夷简肩负使命,来到西溪担任盐税监。当时的西溪,盐场生产虽有所恢复,但在储运和管理方面却存在诸多漏洞。

  吕夷简到任后,迅速展现出非凡的治盐才能。他不辞辛劳,亲自深入盐场和灶团,与众人共商对策,最终组织灶民以工代税、以工抵盐的方式修建盐仓。在他的带领下,短短数月,三百丈长的土坯围墙便拔地而起,三十六眼坚固的仓廒也顺利建成。仓储量大幅提升,盐税额直线上升,灶民的收入亦随之增加。

  闲暇之时,吕夷简亲手种下一株牡丹,未曾想日后此牡丹竟花开百朵。望着这娇艳欲滴的花朵,他触景生情,赋诗一首《咏牡丹》:“异香深艳压群葩,何事栽培近海涯。开向东风应有恨,凭谁移入五侯家”。他离任后,西溪百姓为纪念他,特意修建了“牡丹亭”,还将他曾工作过的灶团命名为“吕家灶”,附近的村庄也取名为“吕家庄”。这些名称历经岁月的洗礼,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了吕夷简在西溪功绩的永恒见证。

  继吕夷简之后,晏殊来到西溪担任盐官。初到西溪,眼前盐业生产的艰难困境以及盐民困苦的生活状况便深深刺痛了他的心。他毫不犹豫地深入盐场,细致入微地了解盐民劳作的每一处艰辛。面对旧制的弊端和权贵的压力,他毫不畏惧,坚决推行盐政改革,严禁官员克扣盐民,切实保障了盐民的权益,使他们的生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不仅如此,晏殊深知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大力兴办学堂,广纳四方学子,并亲自登上讲台为学子们授课。在他的努力下,培养出了众多优秀人才,西溪的文化氛围日益浓厚,文风逐渐昌盛。晏殊离任后,百姓感恩他的德政,在西溪修建了“晏公祠”,让他的贤名永远铭刻在这片土地上。

  范仲淹在晏殊之后来到西溪任职。他心怀天下苍生,到任之初,便将目光聚焦于水利建设。西溪濒临黄海,海潮频繁肆虐,大片的农田和百姓的房屋深受其害,百姓的生活时刻面临着巨大的威胁。范仲淹不辞辛劳,亲自实地勘察复杂的地形,而后带领百姓全力以赴修筑海堤。在修筑过程中,他身先士卒,日夜坚守在工地一线,与百姓同甘共苦。面对无数艰难险阻,他从未退缩,始终坚定地引领大家前行。终于,一道坚固的海堤成功筑成。这道海堤宛如一道钢铁长城,有效地抵御了海潮的侵袭,使数万顷沿海农田从此摆脱了水患的困扰,实现了旱涝保收,百姓的生活也因此安稳下来。

  此外,范仲淹还积极倡导科学知识,大力破除当地的迷信陋习,耐心引导百姓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他以自身的高尚品德和实际行动,为百姓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他那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伟大精神,更是深深融入了西溪的文化底蕴之中,为后世所敬仰与传承。百姓为纪念他的卓越贡献,将他主持修筑的海堤命名为 “范公堤”。他的事迹在岁月的长河中闪耀着璀璨的光芒,成为了千古传颂的佳话。

  如今,时光悠悠流转,西溪古镇中的“三相阁”依旧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它飞檐斗拱,气势恢宏,宛如一位饱经沧桑的智者,默默地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与岁月的流转。阁前,流水潺潺,诉说着往昔的故事;绿树成荫,仿佛在为 “三相” 的事迹轻声传颂。那传承了千载的 “三相” 遗风,恰似夜空中璀璨的星辰,高悬于历史的天空,照亮着这片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

  岁月如流水般匆匆而过,世事变幻无常,但“三相”的精神却永远熠熠生辉。他们虽身处不同的时代背景,面临着各异的困难挑战,但清正廉洁是他们共同坚守的底线,勤政为民是他们始终秉持的宗旨,心怀天下是他们一生不变的情怀。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证明,一个人的价值并非取决于地位的高低和财富的多寡,而在于为社会、为百姓所做出的贡献。为官者,应当以天下为己任,不畏权贵,不谋私利,时刻心系苍生,积极主动地为民谋福祉。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勇往直前,永不放弃。

  这股贤风古韵,仿若一首无声却震撼人心的史诗,在历史的长河中奔腾不息,世代延续,永绽光芒。它时刻激励着后世之人,在时代的征程中,传承先辈们的优良品质,以更加坚定的步伐,续写新的辉煌篇章。让清正廉洁、勤政为民、心怀天下的精神火种,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生生不息,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行之路。

  黄爱荣

标签:遗风;西溪;百姓
责编:许尽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