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施亮新著简记
□ 王慧骐
短短半年内,收到好友、北京作家施亮兄的两部新著。
一是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积其数年之功完成的皇皇巨著《未完成的启蒙:明清时代的早期启蒙思潮》——57万字,捧在手上是一部沉甸甸的“大砖头”。想想如此文字量创作背后的阅读、消化、提拎,以及而后的写作、反反复复的修改,他为这本书所做的工作、所付出的辛劳令我不禁咋舌。这部针对我国明清时代近三百年间早期启蒙思潮的专门化的系统梳理之作,脉络清晰而又重点突出,让我们对早期启蒙思想史有了一次全面深入的了解。那些启蒙思想家激扬有力的言论,在当下、在今日仍然“虎虎有生气”,其思想中的精华仍然不乏启发民智的巨大价值。
二是由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读书随笔集《真诚,第一把钥匙》,15万字,收录了他近年来读书所得评论文章和杂感式文章计20篇。此著关注、研究和评述的范围足见施亮兄平日阅读的广泛与庞杂,亦见其对某一学术问题思考的深入和独辟蹊径。他通常以今人所著或所编的书作为切入口,对书背后更为丰富的历史岩层给予抽丝剥茧式的阐述,这样的文章不仅让人对他所评论的某一部书有所了解,而且也能够获得与书相关的、经他一手“打通”的诸多知识点。
上世纪80年代,施亮兄在共青团中央《辅导员》杂志社任职,我当时在《风流一代》杂志工作,记得第一次给他投稿,是我和于奎潮(即后来名气颇响的诗人马铃薯兄弟)合作的一篇采写南京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所做工作的文章,因而与施亮兄结识。他为人正直热诚,对朋友所托之事尤为上心。上世纪90年代初,我为新创办的《东方明星》杂志进京组稿,他约陈建功、李培禹等一批作家和新闻界的朋友为我们写稿,很是出力。
之后这些年,施亮兄将较多精力投放于写作,有多部长篇小说、散文和历史论稿问世,是当下京城一位富有实力的作家。但他一向行事低调,不做“诗外功夫”,使得他的一系列富有思想深度的作品未得到应有的关注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