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所大学校、一座大熔炉,一批批人才在这里锻造成长,脱颖而出。在军营,李恒从一个14岁少年和普通打击乐手,成长为国家一级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音乐家协会理事。在军营,李恒先后获得了全军、全国数十项歌曲、舞蹈、杂技和各种剧目的音乐创作金奖,创造出累累硕果,成为成就菲然、屈指可数的军旅作曲家。
李恒1963年出生于北京市,他父亲原来在总政军乐团工作,是我国第一代优秀的打击乐演奏家,文革中因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离开总政,70年举家搬迁至安徽省蚌埠市。他父亲在蚌埠市歌舞团担任乐队指挥,李恒从小受到音乐熏陶,8岁上小学二年级时被招入蚌埠市“小红花"宣传队,开始学习音乐、手风琴、西洋打击乐(木琴、军鼓)。由于他个人刻苦用功,加上父亲的专业敎导,很快成为“小红花”的主要小演员。他的木琴独奏,很受观众欢迎,也受老师宠爱。1977年3月,14岁的李恒考入南京军区前线歌剧团,在乐队担任打击乐演奏员。
李恒到部队第二天,领导就通知他随团出发到部队慰问演出。由于还沒来得及办理好入伍手续,新军装没有发下来,领导先把别人的旧军装借一套给他穿。第一站到达浙江湖州市演出,李恒虽然年龄小,却与其他团员一道卖力地搬运着灯光、音响、道具、乐器等演出器材。刚进团接触的是大型歌剧《洪湖赤卫队》,领导让他尽快熟悉乐谱,早些参加到乐队中来。他在连续几场演出中,拿着乐谱边听边看,仔细理解和体会作品。他在排练时严格按照乐队指挥要求,很快就参加到演出中来,成为乐队的正式一员。经过四年多的学习和演出,他从一名学员成长提升为排级干部。这几年来,他参与演出了《洪湖赤卫队》《红霞》《海浪》《南岭雪梅》《芳草》等大型歌剧,还参与演出了《三月三》《春夜明灯》《赵虎赶队》《红鼻子》等数不清的小戏。他随团走遍了军区所有基层部队、海岛边防,把欢乐带给广大官兵,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军区党委首长的关怀传递到各个部队。
1983年,前线歌剧团突然解散,当时李恒只有二十岁出头,有种莫大的失落感。他不愿意脱下军装,被调到军区通信团工作。我当时正在团里担任政治处主任,对李恒的到来,如获至宝,把他安排在宣传股当了文化干事。李恒性格开朗,既多才多艺,又虚心好学,很快就与大家打成一片,得到领导和部队官兵的信任。他感到在这里才真正过上了部队生活,尽管条件艰苦一些,但是非常充实和舒心。我们重视发挥李恒的特长,让他在部队文化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李恒的建议下,我们政治处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购买来架子鼓、小号、电子琴等一套现代乐器,从连队抽调几名有音乐基础的战士,组建起一个小型乐队,让李恒担任乐队队长兼教练。每逢节日和部队开展重要活动,乐队都要登场为部队官兵演奏。1983年底,我们建成南京军区第一家团级单位闭路电视系统,利用电教设备定期组织文艺晚会和电视歌手比赛,对全团进行现场直播。每次活动都是由李恒主持节目,并带领乐队演出和为歌手配乐,气氛十分活跃,深受官兵喜爱,也受到上级领导和机关的赞扬。
1984年,国家要举行建国三十五周年大阅兵,军区政治部把李恒抽调到临时组建的南京军区军乐队。十月一日这天,是李恒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刻,他站在全军千人联合军乐团里,直接参与了盛大而隆重的国庆阅兵活动。阅兵结束后,李恒又回到通信团继续当文化干事。不久,军区司令部要组建一支业余演出队。因为李恒有在前线歌剧团的经历,又参加过国庆阅兵,当过几年文化干事,首当其冲的被抽调进演出队并担任队长。李恒后来走上专业作曲的道路,他怎么也忘不了在演出队那段“扒谱子”的经历。由于演出需要,他不得不拿着录音机把流行乐曲用听写的办法,一个音符一个音符的记录下来,以便乐手演奏演唱。久而久之,他对乐队中的编配技法有了一些认识,耳濡目染的熏陶,使他开始爱上了作曲。由他作曲的第一首歌《妈妈今晚我上岗》在部队基层演出时,唱哭了不少一线官兵。这首歌的创作成功,让李恒第一次体验到作曲的成就感。在当了5年时间的业余演出队长后,李恒深深地感到自己音乐知识的不足,必需进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学习。他向组织提出到军艺学习的想法,得到了领导的同意和支持。解放军艺术学院是全世界唯一的一所“军”字头的艺术院校,是他梦中的艺术殿堂。参加考试的有来自全军的三四十位作曲人,共录取十八人。李恒的考试成绩优异,成为唯一一个从部队业余宣传队中录取的学员。
通过两年的专业学习,李恒的作曲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他的毕业作品巜界碑上的太阳》被同庙同学戴玉强选中,在第六届全军文艺汇演中演唱,反映甚佳。毕业归来后,他又有了新的想法一一进行mⅠDⅠ制作。为了能到更高平台展示自己的才华,实现成为专业作曲家的梦想,他经过一番努力,又回到了“前线"。这时,他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慨,既亲切,又激动,更有一种无形的压力感。他深知,在这个有着辉煌历史和名家辈出的团队中,诞生过太多的名人大腕和优秀作品。他反问自己:再次走进“前线"怀抱,我能胜任吗?能创作出与您名声相符的作品吗?他除了睡觉和吃饭,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留给了作曲。为了缩短业务差距,他主动补课求教,虚心地向团里的老同志学习,向社会上的能人学习。一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作曲能力,另方面在日新月异的mⅠDⅠ制作领域不停地学习探索。大小晚会他积极参加,为的是能与团里更多导演合作,丰富和积累自己的经验。
在“前线”创作室,他把在基层部队工作的实际感悟与“前线"的抒情风格相结合、把“战士味”与“专业味”勾兑调和,不断积累和实践,努力创作出紧贴部队实际和官兵喜爱的音乐作品。艰苦磨难成大器,百炼成钢铸辉煌。由于李恒既具有较长时间的基层生活实践,又具有厚实的专业知识,经过不懈地探索实践,他的作曲不断取得丰硕成果。李恒的舞蹈音乐作品《父辈》获全军文艺汇演作品金奖、全国“荷花杯"唯一作品金奖;《决胜千里》获全国“荷花杯"舞蹈比赛唯一作品金奖;《士兵》《我家门前过大军》获ccTv舞蹈大赛十佳作品奖;《梧桐的记忆》获华东六省一市舞蹈作品演出作品金奖;《龙腾江淮》《乡恋》为安徽卫视两届春晚特邀创作作品。他的歌曲创作《战友情深》《班长的情书》在全军战斗精神歌曲征集中获得优秀奖;《联合联合》获全军征歌一等奖、2017年全军双拥晚会特邀创作作品。他为中国花样游泳队创作了表演音乐巜信仰》,该队获得世界锦标赛冠军、仁川亚运会冠军。2015年,他担任大型花鼓灯歌舞剧《珠城传说》的音乐总监和作曲。2017年,江苏花样游泳队获得第十三届全运会金奖、中国花样游泳队在布达佩斯世界锦标赛中获得银奖,都是使用他创作的表演音乐巜凤舞国粹》。2017年,他担任大型杂技剧巜渡江侦察记》音乐总监和全剧作曲。2018年,他为四川宜宾杂技团《东方有竹》作曲。2019年,他为杂技巜炫彩车技》作曲,获得全国杂技比赛“金菊奖”;为《争奇斗技》(杂技舞蹈)作曲,在央视春晚上演。2021年,他为《丰碑》(杂技舞蹈)作曲,在央视元宵晚会上演;中国花样游泳队用他创作的《我爱你中国》在东京奥运会获得银奖。2022年,中国花样游泳队用他创作的《我爱你中国》在布达佩斯获金奖。2022年,他为杂技剧巜战上海》作曲,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为杂技双人升降软钢絲《我的爸爸》作曲,获得全国杂技比赛“金菊奖”;为杂技个人表演《炼》作曲,该节目获得全国杂技比赛“金菊奖"。2023年,他为杂技剧《桥》作曲,获得全国杂技展演优秀剧目奖。李恒还多次受邀担任江苏卫视文艺晚会音乐总监,江苏省政府召开的军民联欢会音乐总监。
李恒在“前线”创作室又工作了20余年,直至部队又一次进行编制调整、“前线”完成她的历史使命。李恒从14岁开始,在部队走过了40多年的成长历程。是“前线”和部队萌发了他从艺从军的梦想,带领他走进艺术殿堂和火热的军营;是“前线"和部队辇引他追逐音乐,把作曲作为为之奋斗终生的志愿和信仰;是“前线”和部队塑造了他,成就了他,给他才干,让他走上了成功之路。李恒对“前线”及部队生活的深深倦恋和情感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