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细把江山图画——漫谈新金陵画派
2023-11-16 17:44: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赵启斌  
1
听新闻

  1961年5月,郭沫若在北京帅府园中国美协美术展览馆观看了由中国美协和中国美协江苏分会主办的“山河新貌——江苏国画家写生作品展”后深情地写道:

  真中有画画中真,笔底风云倍如神。

  西北东南游历遍,山河新貌貌如新。

  王昆仑也诗兴大发,挥笔而吐心声:

  丹青往代万千家,翘首今朝看异花。

  意动风来随笔舞,江山无限走龙蛇。

  对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的江苏国画院画家两万三千里写生作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就是此次展览,标志着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的诞生。以石鲁、赵望云为首的长安画派和以傅抱石、钱松岩、亚明、宋文治、魏紫熙为代表的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先后在此年诞生,一北一南,并峙称雄于中国画坛,成为新中国建国以来出现的最重要的绘画流派。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继承了我国优秀的民族绘画传统,创造出充分反映祖国山河新貌和人们精神发生深刻变化的中国画新作品,将中国画艺术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为中国画的不断变革提供了新的经验和借鉴。

  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的人员组成及其历史分期

  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是由吕凤子、傅抱石、钱松岩、亚明、宋文治、魏紫熙、张文俊等人所创立的、以山水画为主、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画绘画流派之一,称“江苏画派”或“新金陵画派”。这一绘画流派因其艺术主张和创作原则与与陕西崛起的“长安画派”有共同之处,故往往将“新金陵画派”与“长安画派”共举,共同成为五、六十年代以来我国最为主要的绘画流派之一。

  傅抱石

  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经过五、六十年代的发展演变,形成了一个规模宏大、阵容雄厚、传承有序的中国画现代绘画流派。归纳概括起来,此一画派的主要成员有:吕凤子、傅抱石、钱松岩、亚明、余彤甫、丁士青、张晋、宋文治、魏紫熙、张文俊、黄纯尧、曹汶、卢星堂、华拓、萧平、傅二石、秦剑铭、周晓光、朱葵、范保文、毛逸伟、潘高鹏、徐建明、张尔宾、孙君良、刘懋善、华士清、丁观加、杨麟、江可群、董欣宾、常进、薛亮、祁恩进、宋玉麟、张兴来、方骏、朱道平、曹钧、范扬、李英杰等。在创立、筹建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上,吕凤子、傅抱石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为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的灵魂人物。钱松岩、亚明、余彤甫、丁士青、张晋、宋文治、魏紫熙、张文俊等,则是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的核心和中坚。

  钱松岩

  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崛起的一个绘画流派。按照其发展演变的时间顺序,根据马鸿增等当代美术史家的研究以及其他资料,分析归纳,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五个阶段,即酝酿成型期(1953—1959年)、崛起鼎盛期(1960—1965年)、低沉复苏期(1966—1979年)、持续发展期(1980—2002年)、延续新变期(2003至现在)五个发展阶段。

  酝酿成型期(1953—1959年)

  1953年初,原先的苏北、苏南两个行政区和南京市合并,建立了江苏省,整合全省的国画创作力量成为可能。随着1956年中国美协南京分会(1958年改为江苏分会)以及1957年江苏省国画院的成立,为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的形成提供了最为基本的前提,尤其江苏省国画院的成立,更起到了举足轻重的重要促进作用,为金陵画派(江苏画派)的崛起提供了重大保障。

  宋文治

  1957年2月2日,江苏省政府批准成立江苏省国画院筹备委员会,1957年2月20日,省国画院筹委会正式成立,傅抱石推荐前辈吕凤子为主任委员,委员有傅抱石、陈之佛、胡小石、亚明。1957年5月4日(一说6月6日)筹委会决议聘请鲍娄先、何其愚、陈旧村、钱松喦、余彤甫为画师,顾伯逵、王琴舫、龚铁梅、丁士清、费新我、张晋、魏紫熙为副画师,宋文治、叶矩吾为助理画师。1958年,又任张文俊为办公室主任兼山水画组长,亚明兼人物画组长,魏紫熙兼办公室副主任,宋文治兼院长秘书。后来江苏省长惠浴宇同志曾高度评价了吕凤子的工作:

  1958年江苏筹建画院,先生为筹委会主任委员,……方略策划、人才选拔,都倾注了先生的心血,江南画派的形成与崛起,领中国画坛若干年风骚,始受益于斯。

  (《吕凤子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刊序言》)

  对于吕凤子的工作给与高度认可。这一时期吕凤子撰述的《中国画法研究》也堪值得主义。1955年下半年起,吕凤子开始全力撰写《中国画法研究》,1957年7月《中国画法研究》撰成脱稿。这部著作完稿后一个月即1957年8月,江苏省国画院筹委会就将其油印成册分发画家学习,1957年10月11日又再次在南京组织画家、理论家座谈讨论《中国画法研究》。

  这部著作可以看作是“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的理论奠基之作,为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的形成奠定了雄厚的理论基础。吕凤子、傅抱石、钱松岩、亚明、宋文治、魏紫熙、张文俊等核心成员在南京的逐渐会合,不断展开活动,促进了“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的成型和确立。

  魏紫熙

  这一时期,1958年12月,“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的绘画创作活动不断进入深入,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傅抱石《蝶恋花词意》、钱松喦《芙蓉湖上》、亚明《货郎图》、金志远《劈山引水》、魏紫熙《风雪无阻》、张文俊《梅山水库》等入选苏联莫斯科举办的“第一届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以及在北京帅府园全国美协展览馆举办的“江苏省国画展览会”,成为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孕育期间具有意义的两大事件。在中国美协、中央美院、北京国画研究会、北京画院等单位参与举办的九次座谈会上,被给予高度评价。王朝闻认为,“江苏的画是个典型,画家走出画室,深入生活,反映时代,是中国画的革命活动,出现的问题具有普遍意义”,肯定了江苏绘画创作所取得的成就。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江苏国画院为人民大会堂创作五件作品,其中傅抱石与广东画家关山月合作的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空前巨构。在北京作画尤其《江山如此多娇》的创作成功,预示着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已经孕育成熟,开始走向历史的舞台。

  崛起鼎盛期(1960—1965年)

  这一时期先后共有六年的时间,随着傅抱石的突然逝世而中断了这一勃勃崛起的强劲势头,无论如何,正是这六年的努力创作,奠定了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在中国现代绘画上的突出地位,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的绘画创作活动开始进入鼎盛期。

  1957年2月江苏省国画院筹备委员会在南京成立,标志“江苏山水画派”黄金时期的到来。1960年9月以江苏国画院为主体,成立江苏国画写生团,壮游两万三千余里,在北京举办“山河新貌展”,成为“新金陵画派”崛起的重要标志。此一画派以“两万三千里写生”为契机,将传统的绘画形式与新时代的题材有机地结合起来,表现出极为鲜明的时代精神,成为中国现代绘画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张文俊 东海扬波(1979年)

  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作为画派群体在江苏国画写生团壮游两万三千余里以后,又不断到各地进行写生创作活动,如钱松喦、亚明、魏紫熙、宋文治、丁士青等八位画家在苏州、无锡、宜兴等地写生,钱松喦和亚明、余彤甫、丁士清、宋文治、魏紫熙、张文俊同赴黄山写生,钱松岩、张文俊等赴江西井冈山、庐山、吉安、赣州、瑞金写生,张晋、张文俊赴三峡、峨眉写生,傅抱石陆续在东北地区、浙江杭州、江西井冈山、江苏茅山等地写生,钱松岩赴山东崂山、泰山、徂徕山、曲阜孔庙、孔府、孔林、广州、海丰、陆丰、惠州、汕头、潮州、揭阳、肇庆、山西大同、云冈、阳高、浑源、平型关战役遗址写生,魏紫熙赴福建沿海写生、宋文治长期在太湖写生以及江苏省国画院组织的每年春季二至三个月在江苏各地的写生……,都将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的创作活动带进繁盛时期。尤其傅抱石为首的毛主席诗意画创作,更为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此一时期的绘画创作增添了颇为亮丽的一笔。

  低沉复苏期(1966—1979年)

  此一时期由于傅抱石的突然逝世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到来,标志着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的艺术创作活动进入相对的低潮时期。文革前期,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的一切创作活动中止,新金陵画派代表人物无一不被批判斗争、下放劳动改造。1971年以后,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的画家开始重新拿起画笔进行绘画创作,先后创作了不少优秀的绘画作品,如钱松喦《锦绣江南鱼米乡》、《泰山顶上一青松》、亚明《哭松》、宋文治《太湖之晨》、魏紫熙《天堑通途》、曹汶《碱地之花》,都是这一时期脱颖而出的优秀作品。亚明在1973年被委派率领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赴越南访问、写生……

  文革结束后,江苏省国画院和江苏省美术馆的建制恢复。钱松喦任国画院院长,亚明、宋文治任副院长,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开始进入复苏期。钱松喦、宋文治、亚明、秦剑铭、宋文治、魏紫熙、金志远、伍霖生、尚君砺这一时期为毛主席纪念堂创作了五幅大画,标志着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的绘画创作进入了新的创作阶段。1977年亚明、宋文治、魏紫熙等十四人赴湖南长沙、湘潭、岳阳、湘阴、桃源、常德和湘西写生,亚明、魏紫熙在巴基斯坦伊斯兰堡、拉瓦尔品第、白沙瓦、拉合瓦、卡拉奇、海得拉巴进行访问写生创作活动,钱松喦在省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以及在秦皇岛、北戴河、山海关的写生,将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的创作活动不断引向新的深入。虽然这一时期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的创作写生活动处于低沉复苏阶段,但仍然有不小的进展,为后来持续发展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持续发展期(1980—2002年)

  上世纪20世纪80年代开始,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进入了持续发展期,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的代表人物继续致力于绘画创作。钱松喦、亚明、宋文治、魏紫熙、张文俊等人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大和改革开放外在环境的巨大变化,他们的绘画创作与早期显然拉开了相当的距离,逐渐从追求鲜明的时代内容和传统艺术形式的协调统一向注重个体内在意蕴和精神自由、个性上转化。钱松岩的古长城、苏北淮安进行的写生创作,宋文治的皖南写生,张文俊在华山、三门峡、葛洲坝、雁荡山、漓江、桂平、九寨沟以及安徽、江西、福建、新疆、东北、浙江、泰山、太湖、长江三峡、小三峡、云南丽江、虎跳峡、玉龙雪山、昆明石林等地的写生,魏紫熙赴黄山、嵩山、太行山写生,都是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比较重要的写生绘画创作活动,不断有精品力作问世,这是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画家第一代画家继续获得丰硕成果的时期。

  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江苏山水画写生团作品特展”,钱松喦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的“钱松喦近作展”,宋文治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宋文治画展”、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的个人画展、在安徽省博物馆举办的个展、在南京金陵美术馆举办的山水作品展,魏紫熙在郑州举办个人画展,张文俊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的个人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张文俊山水画展”等,都是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比较重要的群体或专题展览,集中反映了他们这一时期取得的绘画艺术成就。

  除在国内仍不断进行写生、举办展览进行活动外,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的艺术创作和展示活动也不断向海外扩展,如亚明赴北欧北欧五国(挪威、丹麦、瑞典、芬兰、冰岛)访问进行写生创作。在日本举办“江苏省国画院书画展”、亚明在新加坡举办个人画展、宋文治在东京举办新作展、在德国底林恩市举办宋文治新作展等……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在国外不断举办的专题展览,在国际范围内集中展现了他们的艺术成就,将中国画不断向海外传播,宣传了中国画艺术。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不断致力于外出写生,进行中国画创作。他们在这一时期都留下了为数不菲的中国画精品,同时也不断治理于于理论探索,如亚明提出的中国画“节律意象说”和“有规律无定法”的理论,代表了这一时期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所达到的理论高度。

  余彤甫 云台山上(1960年)

  这一时期也是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的第二代、第三代画家也陆续进入创作的旺盛期,成为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传承弘扬人的活动阶段。八十年代,亚明曾率“江苏山水画写生团”赴安徽、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进行写生创作,参与者基本上为第二代画家,如朱葵、宋玉麟、傅二石、卢星堂、华拓、常进、范保文、方骏、庄利经、叶维(毛逸伟)、朱道平、张伟、洪维勤、孙君良、华士清、丁观加、杨麟、舒建新、邵遐远等人,这批中年山水画家中,后来涌现出不少江苏山水画新一代的代表人物。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的绘画创作精神,深深影响了江苏中青年画家的绘画创作,或作为直接传承者,或深受其艺术精神的启迪者。他们力追中国画的创新精神、有着深厚的传统绘画功底以及从自然和社会生活中选择绘画创作的主题,其创作理路与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第一代画家一脉相承,接续了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的创作精神,成为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的新延续群体。

  延续新变期(2003—2014年)

  这一时期,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是老一代画家基本上都已经去世,是第二代画家担负重任、第三代、第四代画家开始进入创作旺盛期的一个阶段。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第一代核心画家除张文俊外,截至到2002年,已经全部谢世,标志着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第一代画家群体创作活动的终结。

  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的绘画思想观念

  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画家不仅具有卓越的绘画创作能力,而且也都有自己的理论著作或专题文章,有自己的绘画创作经验和艺术主张。吕凤子的《中国画法研究》,傅抱石的《中国绘画的优秀传统》《中国画的特点》《关于中国画的传统问题》《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江山如此多娇》《东北写生杂忆》《中国山水画的空间表现》《谈山水画写生》《在更新的道路上前进》等,钱松喦的《我在旅行写生中的几点体会》《壮游万里话丹青》《砚边点滴》《创作〈红岩〉点滴》《画社会主义丰收田》《指画浅谈》《新春漫笔》《长城起点老龙头创作记》《近作随笔》等,亚明的《中国画——独立于东方的意象绘画艺术》《试述中国画的传统和理法观》,宋文治的《傅抱石创作思想创作方法点滴》《中国画之教与学》,魏紫熙的《改造世界观 创作新国画》《搜尽奇峰打草稿》……。其中傅抱石的《笔墨当随时代》《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以及钱松岩的《壮游万里话丹青》基本上代表了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的基本观点。这几部著作和专题文章作为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的经典文献,为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的崛起支撑起坚实的理论框架。概括起来,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的绘画思想观念,大致主要有以下三点:

  1、艺术反映时代,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要积极从生活和大自然中寻求表达的主题

  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是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崛起的绘画流派,在推进中国画的变革、创造性地走出传统中国画创新道路的过程中,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作出了特殊的贡献。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认为,画家只有在走近现实生活,充分体验社会、人生和社会,也才能使创作激情获得喷发。傅抱石提出“笔墨当随时代”、“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脱离时代的笔墨,就不成其为笔墨”的论断最具有代表性:

  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够有助于理解传统,从而正确地继承传统;也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够创造性地发展传统。笔墨技法,不仅仅源自生活并服从一定的主题内容,同时它又是时代的脉搏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反映。我觉得,这一点在今天看来那怕是不很巩固的体会,却清楚地、有力地推动了画家们思想上的尖锐斗争——对自己多年拿手的(习惯、掌握了的)“看家本钱”开始考虑问题。这是极为可贵,极为难得的。所谓考虑问题,绝非说“看家本钱”全要不得,笔墨全没用了。决不如此,而是由于时代变了,生活、感情也跟着变了,通过新的生活感受,不能不要求在原有的笔墨技法的基础之上,大胆地赋以新的生命,大胆地寻找新的形式技法,使我们的笔墨能够有力地表达对新的时代、新的生活的歌颂与热爱。换句话,就是不能不要求“变”。

  (傅抱石 《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

  通过深入生活,到真山真水中去体察、感受,通过新的生活感受,力求在原有的笔墨基础上,大胆创新,适应新时代内容发展的要求。

  (傅抱石 《谈山水画写生》)

  现实的教育,思想的变化。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

  (傅抱石 《给友人的一封信》)

  当画家深入到生活里,面对着日新月异,气象万千的现实生活时,能够无动于衷,没有丝毫的感受吗?不会,这是绝对不会的。

  (伍霖生 《傅抱石谈艺录》)

  亚明 江南春早

  “只有深入生活”触动“时代的脉搏”,才能理解传统,创造性地发展传统。由于“时代变了,生活、感情也跟着变了”,所以必须“大胆地赋以新的生命,大胆地寻找新的形式技法,使我们的笔墨能够有力地表达对新的时代、新的生活的歌颂与热爱”。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画家力求从社会生活中寻找合适的表达主题,注重现实题材的深入挖掘。不仅傅抱石的观点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钱松岩的一些想法和认识也足以看出贯穿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绘画创作中的这一核心绘画思想观念:

  首先是认识上的提高。从那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面、革命圣地和革命遗址方面、历史文物方面、壮丽山河方面,都上现场的真实课本,没有一点不令人振奋。于此只有油然地觉得祖国可爱,社会主义可爱,党可爱。

  其次是投入生活大海中,对艺术的启发,真是左右逢源。古人皴法,都有生活基础,不是虚构。后人没有生活,依样画葫芦,把古人皴法走了样。传统应该继承,但应该结合现实生活来继承。我一看华山,就感到画本上走了样的“荷叶皴”,应该对着华山回炉重铸。山川组织,植物分布,各地不同;社会情况,房屋舟车,各地不同。丰富多彩,大长知识。足见不看真山水,没有资格画山水。

  此行不单是从生活中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获得真实知识,而且大开眼界,大豁胸襟,站在三门峡工地上,武汉长江大桥上,华山秦岭峨眉上,觉得浩气凌云,为做一个中国人而自豪。毛主席指示艺术要有民族风格中国气派,我于此领会到我们祖国伟大,画中表现中国气派,应该是伟大的气派。

  我恍然大悟,山水画大有文章可做。要紧紧抓住时代脉搏,群众观点,地方特点,再通过辛勤的艺术实践,而成为新时代瑰丽伟大的山水画。

  (钱松喦 《壮游万里话丹青》)

  魏紫熙 苏北水利建设

  只有充分感受“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革命圣地和革命遗址”、“历史文物”、“壮丽山河”的具体内容,“投入生活大海中”感受“三门峡工地”,“武汉长江大桥”、“华山秦岭峨眉”等农村、工厂、大自然的日新面貌,贴近生活和时代,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现实感受,代山川立言,才能有中国画的新变化,才能创造出“新时代瑰丽伟大的山水画”。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坚持艺术反映时代,坚持“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的中国画创作变革路线,注重反映“祖国建设新貌”、“革命历史纪念地”、“大自然风光”、“毛泽东诗意画”绘画新题材、新主题的深入拓展,使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彻底走出了自我的限制和束缚,成为时代的代言人和新笔墨风格语汇的创立者。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从感悟现实生活、关爱自然中发掘创作的主题,大大拓展了中国画的绘画创作范畴,推陈出新,在现代中国画发展史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2、注重画家思想性、精神性的深入发掘锤炼和提高

  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注重思想性、精神性的深度挖掘,从自我思想观念、精神境界上提炼绘画的内在品质。绘画本身是画家个人精神情感最为真实的反映,没有深邃的精神气象和思想情感,也就没有中国画的生命,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诸家充分认识到中国画的这一特质,不断注重自我思想情感的深入发掘锤炼和提高,从不断提升主体认识的基础上进行中国画的创作。吕凤子有笔力主情说的提出:

  “骨法”又通作“骨气”,是中国画专用的术语;是指作为画中形象骨干的笔力,同时又作为形象内在意义的基础或形的基本内容说的。因为作者在摹写现实形象时,一定要给予所摹形象以某种意义,要把自己的感情即对于某种意义所产生的某种感情直接从所摹形象中表达出来,所以在造型过程中,作者的感情就一直和笔力融合在一起活动着;笔所到处,无论是长线短线,是短到极短的点和由点扩大的块,都成为感情活动的痕迹。

  (《中国画法研究》)

  “无论是长线短线,是短到极短的点和由点扩大的块,都成为感情活动的痕迹”,认识到中国画的表情性特征。傅抱石、钱松岩等人也有不少类似的明确论断:

  中国绘画无论人物画,山水画还是花鸟画,都不满足于客观的描写,它更高地要求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因此在画面上不仅要求表现客观世界,同时要求表现主观世界。

  (傅抱石 《中国画的特点》)

  首先要用感情画画,因为失去了当初在景色中丰富的感情是画不出好画来的。

  (傅抱石 《谈山水画写生》)

  美景在前,不单是要眼看手追,还须有动于衷,见景生情,还要有诗人的设想,拓宽或另拓一个诗的天地。山水现象是有限的,画中意境创造是无穷的。……所以我认为不单是深入生活,还要打开生活,跳出圈子,海阔天空地把现象上有限的生活,化作精神意态的无穷生活。

  (钱松岩 钱松喦《画社会主义丰收田》)

  画主抒情,中国画注重情感世界的表达,只有通过中国画特殊的笔墨充分抒发画家的思想情感的绘画才能称之为“中国画”。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画家充分认识到,精神性、思想性固然与画家本人有关系,甚至就是指导自己从事绘画创作的根本依据和内核。但这种思想情感并不是画家脱离实际和现实生活的自我、小我情感、思想、精神的展现,而且更是大我和时代精神、现实精神境象、社会风貌的反映。没有画家思想性、精神性的深入发掘锤炼和提高,就没有中国画的突出进展,中国画本身是画家主观世界、精神世界、思想情感的能动反映和外化。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诸家正是在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不断深入生活,旅游写生,完成了中国画现阶段的改造,创造出不愧为时代的绘画经典,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也由之在新中国画坛上迅速崛起。

  宋文治 蜀江图

  3、高度重视多种绘画创作方法的综合运用,积极创造新笔墨语汇进行中国画创作

  首先,充分运用传统笔墨语言进行中国画创作。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诸家只所以能取得如此的进展和突破,显然与他们深厚的中国画传统素养有关,没有深厚的传统笔墨技法的继承,很难有如此艺术成就的取得。深厚的传统绘画要素的继承、取舍和把握,成为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绘画变革和突破的基本前提。傅抱石积极吸收先秦汉铜器纹样以及取法六朝以来顾恺之、李公麟、夏圭、梁楷、牧溪、法常、王蒙、邵弥、张瑞图、陈洪绶、梅清、石涛、程邃、查士标等人的画法从事绘画创作,钱松岩的取法石溪、石涛、沈周变革中国画,亚明师法梁楷、石涛、任颐进行中国画实践活动,宋文治力追“四王”、上溯宋元诸家,魏紫熙取法“四王”、石涛、梅清及南宋马远、夏圭,余彤甫师法文征明,丁士青师法唐寅及京江画派诸,张晋师法沈周、仇英、唐寅,张文俊师法石涛、范宽……,他们无不传统绘画功底深厚,掌握着精湛娴熟的笔墨技法,所以才能在绘画创作中根基深稳,走出新的道路。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诸家不仅能用用中国笔墨表现他们所熟悉的江南景物,而且也能表现出他们在江苏省外所接触的自然景物和现实题材,更能走出国门,运用中国画笔墨表现域外自然风景和社会万千物象。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以中国画的特有艺术形式绘制外国风情题材,当始于傅抱石,拓展于亚明。在这一绘画题材创作中,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诸家确实作出了不菲的成绩。跨出国门,跨出省门,积极进行写生创作,充分发挥中国画的表现能力,将中国画的笔墨语言运用的如此自如,如果没有深厚的传统功力为依托,显然是不可能的。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掌握的深厚的传统绘画功力为他们的绘画创作活动提供了尖锐的利器。

  其次,突破传统笔墨的束缚,创造新笔墨语汇进行中国画创作。无可否认,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进行绘画创作的时代,正是中国画大变革的历史时期,仅仅依凭我国的传统绘画技法,无法应对来自国内外的挑战,无法应对来自现实生活和社会变革的要求。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点,面对新形势,不断突破传统笔墨的束缚,创造新笔墨语汇进行中国画创作,由之形成了一股极为重要的革新力量,极大地促进了现代中国画的发展。根据绘画创作的需要,傅抱石积极吸收西洋绘画、日本画的绘画要素,将其融入到中国画创作技法中去,丰富了中国画的技法表现语言。同时在写生创作中,傅抱石更是创造性地拓展出新的写生创作方法,创造出“抱石皴”进行山水画创作,也是重大的突破,“抱石皴”作为现代中国山水画著名的新皴法而走进中国可堪传世的基本皴法行列之中。钱松岩创造的“黄土高原皴”、“老岩勾勒法”,也是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笔墨创法的典型,宋文治积极引入泼彩法进行山水画创作,将新的绘画技法作出了创造性运用,无疑拓宽了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的笔墨范式,丰富了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中国画创作的表现语言。

  钱松岩 延安颂

  第三,注重写生创作方法的综合运用,确立出“游、悟、记、写”绘画创作方法论。在长期的绘画创作实践中,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充分认识到写生在中国画尤其山水画创作中的重要价值与意义,因而主张积极进行写生创作,从“师法造化”中寻求绘画创作的新道路,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新的绘画风格、绘画主题、艺术形象。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通过写生创作方法的综合运用,走出了新的绘画创新之路,“基本上解决了中国传统山水画如何表现时代精神的问题”。在写生创作方法的综合运用上,傅抱石“游、悟、记、写”四法的出现最为经典,非常概括地表达出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所遵循的绘画创作方法:

  每到一个地方去写生,……首先必须“游”。对中国山水画家来说,游就是深入细致地去观察。……深入生活进行山水画写生,重在“深入”二字。要深入观察,深入了解,要在生活中激发作画的热情。

  “悟”就是要深入思考分析、概括提炼,使客观景物酝酿成意境。这才叫“胸中丘壑”。“游”只解决对景物的全面了解,尚停留在感性的认识。进一步则必须深入思考、分析,在掌握表现对象的特征之后,要去芜存真,由表及里,深思熟虑地去构思、去立意。“意在笔”先就是这个意思。意境植根在游上,也就是说,意境是从生活中酝酿而成的。“悟”是客观景物反映到主观意念上,重新组织艺术形象的重要过程。巾帼艺术加工的景物,应该比原来的更集中、更美。

  每到一处山水胜景,必然有很多景物使你感到新鲜,激起创作的热情。在完成“游”和“悟”之后,西药进行必要的记录。……在大自然中,除用笔去记录外,还有重要的一点使仔细地观察、体会山山水水的精神风貌并记录在心。因为用笔只能记其形而不能画其神。我提倡用目观心记的方法,要多观察,细思考,勤动手。现场写生落墨帮助记忆,但一个游成就的中国山水画家,必须心藏千山万水,把写生过的山水逐渐变成“胸中丘壑”,并要不断深入生活,不断补充新的营养,丰富自己的“胸中丘壑”, “丘壑成于胸中,即寤发于笔墨”,这便是写生时“记”的要求。

  “写”是把自己感受到的蕴藏在自然界中的优美情趣,用笔墨反映除来,表现出来……写“”的关键是充分表现意境。古代画家最为普遍的经验是“意在笔先”。“写”是形式,是技法,即所谓“笔”。 “写”是反映“意”,但“意”和“笔”不容分割,二者应该是高度的统一,即要求有新意,又要求出妙笔,笔意相发才能画出满意的作品来。

  (傅抱石 《谈山水画写生》)

  傅抱石“游、悟、记、写”之说非常形象具体、概括扼要地阐述出中国画山水画创作所要遵循的准则。这既是对传统绘画写生经验的全面把握和继承,也是傅抱石本人多年研究、观察、实践的心得体验。傅抱石这一写生绘画创作方法的出现,深深影响了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的绘画创作实践活动,成为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自觉遵循的绘画创作原则之一。

  最后,注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绘画创作方法的完整结合,将现实景物与理想精神结合起来进行中国画创作,具有浪漫现实主义的绘画创作倾向。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在绘画创作实践中,不仅注重求真,善于从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寻求创作的主题和题材,从中发现、概括提炼出可以表达的绘画对象,而且更善于创造高于生活和现实的审美对象,开拓出一种现实与理想相结合的绘画新境界。傅抱石说:

  中国绘画现实主义的理论基础,应该是:从客观的实际出发(实对、应物象形、随类赋彩),通过主观的加工(迁想妙得、骨法用笔、经营位置),从而统一地有机地创造性地体现物象(传神、气韵生动)。

  (傅抱石 《中国绘画的优秀传统》)

  傅抱石 杜甫像

  相对于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的绘画创作而言,具有浪漫现实主义的创作倾向的表现主要体现在“毛主席诗意画”、“革命历史纪念地”上,在“祖国建设新貌”、“大自然风光”(“风景名胜”)题材上也有所表现,尤其“毛主席诗意画”的出现,充分体现出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富有创造性的绘画思想观念。五十年代以来,傅抱石第一个依据毛泽东主席的诗词意境进行绘画创作,引毛诗(词)入画,进行“毛主席诗意画”的创作。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毛主席诗意画”题材最终演变为五十、六十、七十年代重要中国画绘画创作题材。不仅成为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的重要绘画题材,也是全家其他中国画家长盛不衰的绘画主题之一。傅抱石、钱松岩、亚明、宋文治、张文俊均创作过毛主席诗意画作品,傅抱石创制的绘画作品,不下二百余件之多,最为杰出和经典。从毛主席诗词中发现中国画创作的主题,积极联系革命胜地风光,结合毛主席诗词意境进行绘画创作,从而创作出具有革命理想思想情调和现实内容的绘画作品,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绘画创作手法的完整地结合起来,不愧为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的一大创举。综合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绘画创作方法进行中国画创作,不仅使现实景物、客观景物有最大限度的保留和记忆,而且通过联想和想象、夸张、特写,高度概括出主观世界所蕴含的精神意象,使山水画具有更加复杂和深刻的复合意象。钱松喦的《红岩》、《常熟田》作品的出现,也比较集中体现出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对这一绘画创作手法的成功运用。从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画家所确立出来的绘画题材中,确实中可以深刻意识到浪漫现实主义的绘画创作倾向所蕴含的精神实质,正是理想与现实的互相交融、汇合,在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的绘画中才有如此瑰玮精神意象的出现。

  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形成了非常清晰明确的绘画创作原则,确立出极为鲜明的绘画思想观念。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创造性地将传统笔墨、社会现实生活、大自然景物与自我个性、思想情感辩证地结合起来,极大地拓展中国画的表现新领域,在创造性继承中国画、延续中国画、创新中国画的过程中作出了突破性的贡献。

  丁士青春山晓雾(60年代)

  结论

  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是在20世纪50至60年代的的崛起一个绘画流派,不仅是地域性绘画流派,而且也是一个具有全国性影响的绘画流派。将传统与创新结合起来,将现实生活与浪漫的理想情怀结合起来,为中国画注入了新的精神力量和情感元素。“思想变了,笔墨就不得不变”,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画家为二十世纪下半期提供了最富有艺术特色和思想深度的绘画艺术新形式、绘画笔墨新语汇和新绘画风格类型。在中国画推陈出新的历史进程中,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的出现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发挥了极为重要的表率作用。也许,正是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的出现,为中国画尤其山水画的转型开辟出了新的历史性通道。

标签:新金陵画派;江苏
责编: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