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定如山!南京定山寺智光法师禅意书法赏析
2023-08-31 21:21: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吴东民  
1
听新闻

  观南京定山寺智光法师的书法作品,其中书写的古诗、佛经和禅谒,每每翻阅、品读,都心动而神往,顿生“一切烦绪、欲念到此为止”的安详静谧之感。

  “书品即人品”,“观字知人”,书法是人生的写照,只有参悟懂人生才能参悟懂书法。智光法师抛开红尘,一心悟道,清心寡欲,广结善缘,注重自身修为,把书法当作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终日相守,以苦为乐,化悲为喜,追求心灵空明澄净的境界。正因如此,其书法灵动、充满气韵,同时也较为简洁,不拘常规、不拘规则,平淡朴实,天性纯净。而这,也正应和了学者们归纳的禅意书法的准则和精神。

  禅是中国佛教的一种重要修持法,禅宗在中国体现得最为完满、最为直接,也最为究竟。禅不立文字,但也不否定文字的作用。禅以为,语言与文字只能做些有声有形的表达,目的是使人开悟。但要“见性见佛”,只能借助于“心印”的了悟。而书法是一种图示造型艺术,因为“言不尽意”,故圣人“立象以尽意”,书法将“意”通过“象”来传达,读者则是反过来从“象”到“意”。不论何种顺序,强调的都是用心去领悟。因此,书法崇尚心与性的流露与禅门的“本性是佛”和“了悟”在本质上有着很多共通之处。

  在中国古代书法传统中,禅意书法是迥异于文人书法的一朵奇葩。它起步较晚,大抵是在公元三世纪中叶佛教使用汉字译经抄经时起,鼎盛于唐。但禅意书法与文人书法的命运各不相同。文人书法自“二王”以降,尤其是《淳化阁帖》出现之后,俨然以书法正统自居。禅意书法虽然继《淳化阁帖》之后已成气候,却不为方外所重,任其自生自灭。但即便如此,历史上依然有诸多重量级人物留下了他们的禅意书法,如狂僧怀素、八大山人、弘一法师等。我们从其遗世的书法作品中还是可以窥其大概的。

(图为智光法师)

  禅意书法的构成大体是:创作目的必须是出于对佛教的虔诚;其作品必须是在弘扬和传播佛法方面有所作为;运用书法的技艺以达到较高的感染力和预期效果。智光法师在定山寺修行觉悟,“没有逃避闲适,没有神秘主义,没有否定生活,没有征服自然,没有挫败,没有空想,没有自然主义,这里是一个所与的世界。这个世界有无限的变化,然而在这些变化中却有超越的境界”。在这样境界中,智光法师持一种独立思考的状态和宁静闲适的心境,“以我手写我心”,写出自己的心灵,写出自家面目。在此终极目标追求上,禅与书法在其笔墨下完美结合在一起。

  在研究禅意书法的专家看来,禅意书法的风格,主要有两类:有虔恪的,要求创作绝对忠实于佛教的主旨,并在技艺上恪守法度。有松散的,它在创作中除在内容上是禅的意旨之外,在技法上、形式上采取的是浪漫主义的态度。它追求主观的、个性的创作、形式美及其感染力。认为客观效果与其创作宗旨是一致的。智光在创造中显然是遵从后者,无论是大幅还是小品,都注重内在的精神气质和禅意人生的充分表达。草书飞动张扬,气势磅礴,富有艺术感染力;行书开张大气,酣畅淋漓,字里行间蕴含很多细微的变化。智光在书法创作中融合弘一法师等人书法中含蓄内敛的因素,契合自己近年来的发心修习,逐渐体会到极有意义、极具价值的觉悟真理,从而形成了其独特的禅意书法风格,即点画精到而富于变化,章法浑融而不显呆滞,线条流畅而不浮华,气息古雅而耐人品味,禅书会通而安心自在。

  回到书法的本源,其最终本源是追求“美”。“书法艺术的美在于线条,在于笔意,在于意境,在于生动,气韵生动则书法字字呼吸,布局得当则错落别有深致。”书法的艺术美不仅限于形式上,更重要的是在于通过形式反映出书者个人的情趣、性格、学识、人品、修行和时代精神等。无论什么书体什么风格,最终都要归于本心,达到书者人格与精神的高度合一,达到书者思想真情的表露与释放。而这体现在智光书法作品中,是一种纯净、素雅和从心的“天然”之美。没有跟风追潮,也没有炫技斗巧,笔墨之间全是真性真情。一幅能打动人心、有收藏价值的书法作品,是因为字里行间蕴含着充沛的感情,喜怒哀乐都非常鲜明。因此,欣赏智光的书作,纵使相隔千山万水,即使平生素未谋面,但却依然能隔着时空的距离,遥想其挥笔泼墨时的情景和心境,产生无限的心灵共鸣,真正映照了“书,心画也”。

  当下,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严重失衡,使人们在今天物质生活富有的情况下,却在心灵上变成了残疾。能够医治人们心灵上的疾病,最好的方法或许就是“禅修”。正如智光所书的佛经:“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利用禅修来清除人们内心的不安和烦躁,使心能够保持平静的状态,消除人们对物质生活的无止境追求,在心灵上就能得到一定的安静和依附。

  智光自红尘遁入佛门,重修定山寺,终日参悟修行。此地此时的他,以学养的摄入与丰厚、以佛学的感悟与觉醒,不断地滋补自己、淡然自己。他不寻求个性的张扬,而把信仰深深地植入血液,不惜让肉体千百次地受磨难,而精神却努力向往艺术的天堂。禅意在书法里诠释的是书家的心路历程,践行的是“意与灵通,笔与冥运,神将化合,变出无穷”的最高境界。

  近年来,热闹喧嚣的“书坛热”,背后其实隐藏着很多浮躁功利的事情。引入注重内在本性发觉而不是形式刺激的禅意在某种程度上正好可以纠正这种浮躁,用佛家的说法,应以清净心来创作。于佛门中人而言,书法是修禅的一种方式;于普通人而言,入禅则是书法的一种内在追求。禅宗的哲学精神对书法的影响实际上也是对心灵的净化,可以远离贪、嗔、痴的精神缺陷,弘扬真、善、美的自然性情。繁华落尽归寂寞,洗尽铅华呈素姿。也因如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智光的禅意书法有机会成为一道静谧的风景,有机会成为文化复兴视野下新的注解。

  (作者吴东民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海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

  附部分作品:

标签:书法;智光法师;定山寺
责编: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