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巨匠高二适(七)
2023-07-10 19:43: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曹洋  
1
听新闻


百年巨匠高二适(七)

□ 曹洋

  三、人生宣言②

  短暂的政治生活,对高二适以后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青年时期的高二适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还是想干一番事业的。虽然他没有马革裹尸的热血行动,但作为读书人,依照儒家的“王道”,他希望仁政、强国、富民。他的精神世界里更多的是屈原、贾谊、司马迁、杜甫这样的文人情结。他在国民党党部工作,目睹了官场的黑暗,目睹了众多官员损公肥私、拉帮结派、尔虞我诈,全然不是他心中理想的政治图景,这使他坚决转志于学问和诗文。尽管他后来到国民政府立法院工作,身边有不少“贵人”,但他也无意于政治,更无意于加入国民党。

  到正风文学院学习,是高二适学业发展的重要阶段,他在这里主要结识了三位文化前辈。一是正风文学院创始人之一韩国钧,1932年高二适以学生身份拜见这位老校长,从此二人之间开始了一段诗书往来的佳话。二是戈公振,是对高二适的诗学路径起到引领作用之人。三是宋澄之,宋先生的赏识,使高二适得以到北平研究院继续深造学习。

  到上海不久,高二适携自己的诗作前往《申报》,拜识乡贤戈公振。戈公振时任《申报》总管理处设计部副主任。年长高二适14岁的戈公振阅读这位小老乡的诗作,十分欣喜。褒奖之后,他便将自己珍藏的吴嘉纪《陋轩诗集》赠给高二适。吴嘉纪,东台人,清盐民诗人。他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与高二适一拍即合,其诗学孟郊、贾岛,对高二适的诗学之路产生不小影响。1933年,戈公振随中国驻苏大使颜惠庆访问苏联,1935年戈公振访问捷克,他写诗给高二适,高二适和诗奉酬:

  当年沪壖记兴居,忽报天涯使者书。

  同为生民憎泄泄,岂知河决漫徐徐。

  思归三载宁云晚,问志中年总不如。

  寄语故人憔悴甚,白门秋雨正萧疏。

  1929年7月,高二适在正风文学院学习,两年后毕业。他的国文老师宋澄之先生是国内有名的国学大师,原名宋文蔚,晚清举人,与章太炎、吴昌硕同拜于俞樾门下,和王国维同为上海仓圣明智大学教授,马叙伦是其得意学生之一。高二适的勤学及才情为宋澄之所赏识。这年宋先生被聘为北平研究院导师。宋澄之邀请高二适到北平继续学习,并鞭策他说:“汝再加三五年研究功夫,学问便可成家数。”高二适满心欢喜,回家作短暂的休整,于这年秋季考入北平研究院国学研究门作研究生。

  北平两年,良师益友,京都风物,书生意气,这是高二适青少年时期最为惬意的时光。他在回忆这段生活时说:“观摩回顾,搜讨文衡,平生志气发皇无过此日。”遗憾的是,不久宋澄之在北京逝世,加之吃惯大米的高二适对北方的面食很难适应,本已瘦弱的身体,疾病时来缠身。这样1931年夏,研究生学期未结束,高二适便请了长假回家,做通讯研究生。此时父亲高也东已年迈体弱,便将立达小学的事务全交给高二适。高二适一边教学一边研究学问,攻读诗文,其勤奋的程度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足不出户”。

标签:人生;宣言;文学院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