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常州钟楼区司法局南大街司法所传承许巧珍“7+工作法”,帮助社矫安帮对象平稳进入“矫正安帮初期”,加快适应身份转换变化,提高社矫安帮对象“知法”“懂法”“畏法”意识,突出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并重的原则,实行“刚柔并济”教育矫正安帮模式。
强化“刚”性,彰显法律权威。南大街司法所严格执法,敢于抵住人情请托和罪犯亲属的恶言相向、威胁恐吓等各种压力,对社区矫正对象和安置帮教对象依法严管,从不松懈。工作人员充分利用社区矫正一体化平台,每天通过平台查看社区矫正对象定位,及时掌控社区矫正对象动态,积极开展不假外出和人机分离专项排查,对定位异常的矫正对象进行排查、登记、电话走访;线下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参观南大街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开展“弘扬英模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等集中教育活动和公益活动。
突出“柔”性,真情帮扶有温度。南大街司法所利用“小楠普法”直播间,“一对一”开展普法心理疏导,并结合报到、走访等监管举措,通过与社区矫正对象“唠家常”的方式,突出温度与“柔”性,让社区矫正对象感受到政府的关心与关爱,引导其主动接纳并顺利回归社会。社区矫正对象孔某对矫正工作有严重抵触情绪,社矫专干多次走访倾听其内心声音,并帮孔某在夜市安排摊位,让他找到生活价值,重新回归社会。
“刚柔并济”,社矫安帮有深度。南大街司法所在突出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并重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许巧珍“7+工作法”精准发力,提升社矫安帮质量。社区矫正对象张某被诊断为抑郁症,南大街司法所对张某实施全方位的教育矫正和帮扶,并帮她在超市找到了一份工作。
(卢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