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国网营销2.0最后一块“拼图”
——记国网西藏电力营销2.0系统上线帮扶主力军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派驻团队
2024-09-22 20:14: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许馨妍 张晓闽  
1
听新闻


为了国网营销2.0最后一块“拼图”

——记国网西藏电力营销2.0系统上线帮扶主力军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派驻团队

  吃酸奶、看藏戏、过林卡……8月4日清晨,随着哲蚌寺巨幅唐卡的展出,仅次于藏历新年重大节日的雪顿节拉开帷幕。但有一群从千里之外江苏赶来的“客人”,却没时间参加这个热闹的节日,他们刚刚完成国网西藏电力营销2.0系统上线首月关账工作,匆匆收拾好行囊返回南京,投入迎峰度夏电力保障技术支撑工作。他们就是西藏营销2.0系统上线帮扶团队——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员工。

 

方天公司帮扶团队坚守现场支撑上线首月电费发行工作

 

  根据国网公司安排,此次帮扶由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牵头,安徽、湖北、信产、国客等单位共同实施。江苏帮扶团队的主力军——方天公司团队平均年龄33岁,包含34名公司员工和123名外包人员,覆盖国网帮扶团队10个专业组。

  在各方帮扶人员和国网西藏电力的共同努力下,西藏营销2.0系统建设“跑”出了68天上线的“加速度”,实现了国网西藏电力全域5天内电费发行完毕,账单推送至所有客户,创下电费发行时间新纪录,完成了县公司上划后大量历史数据档案的纠偏纠错,统一了国网西藏电力营销业务与全网服务标准,一线人员培训合格率达99%,“种子”用户及人才梯队顺利成型,业务自动化和数字化水平明显提升。

  作为唯一一支全程护航系统上线的队伍,江苏方天公司帮扶团队克服重重困难,交出了一份让西藏人民满意的答卷。

 

  从江苏试点到西藏收官

  历时三年半,营销2.0国网全覆盖

  作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之一,营销2.0系统是国家电网首个全面使用中台微服务技术架构的大型生产系统,替代省级电力公司自建系统432套,覆盖全网6亿余客户,被世界银行评为营商环境最佳实践,并推广至政务、金融、水务等领域,成为公共服务行业数字化转型样板,助推新型能源体系和数字中国建设。

  西藏,是国网营销2.0系统全覆盖的最后一块“拼图”。从2021年1月在江苏率先试点,到今年6月24日西藏全面正式上线,国网营销2.0系统推广工作至此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尹飞,方天公司智能电网服务中心副主任。2020年,是他带领30多人的团队,参加营销2.0系统江苏省侧实施工作,4年来持续参与系统运维、功能升级等,还参与了多个省的上线帮扶。今年4月,尹飞作为国网公司西藏帮扶团队业务指导组副组长、技术支撑组组长,带领一支18人的精英团队进藏,主要负责现场工程实施的总体管控。尹飞说,将“苏电经验”转化为援藏工作成效,是他和帮扶团队的任务。

  曾望志,方天公司智能电网服务中心员工、江苏帮扶团队交付运维组负责人。他从2018年底就开始参与营销2.0系统的规划与建设,见证了系统设计、研发、实施、运维的全过程。现在,他主要负责营销2.0系统江苏省侧运维。今年,曾望志作为运维组负责人参与了西藏营销2.0系统的上线营业、首次实收关账、首次应收关账等工作,每一个“首次”都确保了系统稳定、业务顺畅。在江苏帮扶团队中,像尹飞、曾望志这样的人还有很多。运维组5人,前后驻场70多天,完成了环境准备、系统上线、两次量费发行等大量工作,在系统配置、问题分析、电费重保等方面,用专业的工作能力、敬业的工作态度带动了当地运维人员一起成长。

  对国网西藏电力来说,营销2.0系统将带来全新的系统理念,日常工作将更加便捷高效。对当地用电客户来说,也将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服务,更加便捷的交费体验。然而,西藏地广人稀,国网西藏电力技术和管理基础相对薄弱,各个市、县营销专业人员较为缺乏,这些都给帮扶工作带来了困难与挑战。

  援藏期间,方天公司持续增派援兵十余人次,协助国网西藏电力建立测试工作机制、完善测试用例,支撑开展系统功能验证、业务贯通验证、流程权限配置工作,高效完成业务验证环境466个产品贯通测试、799个场景贯通测试以及生产环境1178个场景用例贯通测试,完成权限初始化及业务流程(BPM、ISC、规则引擎)配置工作。

 

  “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境界更高”

  援藏精神在帮扶团队闪光

  方天公司帮扶团队在拉萨的驻地,是海拔3500米的国网西藏电力习服基地。所谓“习服”,是指人体对特殊环境的适应,即平原生活者进入高原后,应对高反的唯一办法就是慢慢习惯、适应。

  头晕目胀、胸闷气短、唇色乌黑、入睡困难……这都是江苏帮扶团队成员在西藏的常见症状。在习服基地一楼项目集中开发办公场所,举着氧气瓶打电话、开会是常见的事,大部分人的血氧饱和度仅为90%,甚至低于80%,而正常血氧饱和度应该在95%以上。由于气候干燥,鼻子、咽喉不适感始终强烈,为了让大家能有更好的身体状态,江苏帮扶团队后勤组准备了大量药品、氧气瓶。据不完全统计,在藏工作期间,消耗便携式氧气瓶超过千瓶。

  方天公司智能电网服务中心员工、国网公司西藏帮扶团队技术支撑组成员帅率累计驻藏时间超过3个月,主要负责西藏营销2.0系统上线整体管控与集成。4月17日,初春的拉萨天寒地冻、氧气稀薄,他一到拉萨就遭遇了严重高原反应。那天,他连房卡都拿不稳!卡掉在地上,他低头捡,一下就栽倒了。但是,他挺过来了,工作中没有掉过链子。

  如今的帅率,脸上已经抹上了一层淡淡的高原红。他坦言,大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反,但是经过短暂调整,都能在第一时间投入紧张的工作中。因为大家都知道,帮扶就是急人之所急,这也是他们对“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援藏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方天公司智能电网服务中心员工郑斌是此次援藏工作中驻扎时间最长的人,达到101天。他是江苏帮扶团队电费账务组组长,主要负责电费账务上线及运维工作,配合财务进行财务中台系统测试调联上线工作。系统上线期间,他白天要对国网西藏电力地市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晚上还要处理账务问题,常常干到后半夜。有一次,为了解决国网拉萨供电公司3个单位共用一个利润中心的难题,他和同事加班到次日7点。仅短暂休息了两个小时后,又投入到其他工作之中。

  对于西藏同行提出的问题,郑斌不厌其烦地一遍遍答疑解惑。他的专业知识储备丰富,对管理和操作流程了如指掌,处理问题细致入微,让参加培训的拉萨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人员赞叹不已。

  据了解,西藏营销2.0系统四轮电费试算总计产生了十万级异常用户,帮扶团队通过比对原营销1.0系统与2.0系统计算结果的差异,逐户分析差异原因,指导国网西藏电力解决了23大类档案问题。

  (许馨妍 张晓闽)

 

  【采访手记】

那一抹无悔的高原红

  在西藏营销2.0系统建设上线的攻坚阶段,笔者两次进藏,感受雪域高原的生态,追寻帮扶团队的足迹,记录勠力攻关的艰辛,体会搏击逆境的斗志。

  从南京出发,跨越3700多公里,一下飞机,高原反应就来了个下马威:晚上躺在床上,脑袋传来仿佛被重锤敲击的疼痛。从住地到习服基地不足500米道路,腿脚像灌了铅。偶遇基地电梯检修,爬三层楼中途歇了三次……凡此种种,让笔者不禁产生疑惑,那些帮扶团队的同事们是如何扛住生理极限挑战,出色完成工作的?

  答案,应该就在那一抹高原红里!每个人的脸上都泛着不同程度反常的潮红,尹飞的脸庞愈发黑且沉,帅率的嘴唇泛紫,大家手指上的“小太阳”全不见了踪影。一些人尽管已经可以不依赖氧气瓶,但说话、走路仍然费劲。

  “语言、动作都要比平时慢半拍,但工作一定要抢半拍。”方天公司帮扶团队的一位同事随口说的话,让笔者感触良多。这一来一回的一“拍”,比平日要付出数倍的努力。

  长江情牵千里,数智梦圆西藏,帮扶团队的故事是一个个普通人关于奉献、成长、坚守的故事,他们的人生镌刻上了一抹永久的高原红,也点燃了忠诚事业无私奉献的炽热情怀。

标签:帮扶;海拔;团队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