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苏州干部学院的阶梯教室里,来自南通市委党校秋季学期乡镇干部进修班的学员参加了一场名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利用及国家非遗桃花坞木版年画体验”的体验式教学活动,并邀请了苏州姑苏区乔麦工作室的非遗传承人陈伟老师进行了授课。
课堂上,陈老师通过丰富的史料和实例,讲述了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发展历史、传承现状以及苏州为保护这项非遗文化做出的一系列努力。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于2005年正式跻身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一句姑苏风流才子唐伯虎的名诗“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道出了桃花坞木版年画的渊源。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同苏州昆曲、苏州评弹等一样同属于吴地文化宝贵的资源,也是国家传统文化中的宝藏,风风雨雨四百多年的历史,承载着吴地民间文化的辉煌。
随后陈老师介绍了近些年苏州乔麦工作室在传承发扬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过程中所做的一些工作。乔麦工作室是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苏州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乔麦女士创办,她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塑造桃花坞木版年画艺术的崭新生命力,传承优秀江南文化而努力,为推动这项传统艺术的创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最后陈老师指导大家亲身体验了一把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的简要印刷过程。
一直以来,南通市委党校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丰富学习形式,将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紧密结合,不断提高党校培训水平。学员们表示,党校举办的这次培训,形式新颖,气氛活泼,不仅带大家了解了一项传统文化技艺,更启发了大家保护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苏州在保护发展传统文化上的相关成熟经验可以为我们南通所用。南通作为我国“文博之乡”,江海文化的发源地,拥有多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大力推动南通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推动南通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为弘扬江海文化、铸就文化强市提供澎湃动力。(黄臣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