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里山海情 江苏大学法学院助力云南少数民族新农人走稳致富路
2024-09-26 14:38: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朱尧华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9月24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党日活动在江苏大学法学院举办。此次活动围绕“两地携手助力乡村振兴 三方共建护航法治乡村”主题,吸引了来自云南省德宏州、临沧市、保山市、玉溪市等地的6个少数民族社区7位新农人代表,他们带着各自的创业故事和面临的挑战,跨越两千多公里,从云南的金沙江畔来到了江苏的扬子江畔,寻求江苏大学的智力支持与合作机会。

  这7位新农人分别来自景颇族、拉祜族、傈僳族、纳西族,他们中有的是80后,曾经放弃稳定的工作,回归乡村投身于有机水果的种植;有的是高黎贡山的“咖二代”,历经十年努力打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精品咖啡;还有的则是勇敢的悬崖蜜采集人,与自然搏斗只为采集到最珍贵的蜂蜜。

  “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将当地特色产品推广至更广泛的市场,是我们共同的难题。”在3月江苏大学举办的“乡土繁盛工作坊”学术论坛上,返乡十三年耕耘土地的云南生态农人张杨关注到法学院长期致力于乡村法治的研究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学术成果,萌生了带领更多新农人再来学习交流的想法。

  作为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面对云南新农人的迫切需求,江苏大学法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给予了热情的响应,不仅提供了必要的法律知识培训,还针对商标注册、农产品推广中的法律风险防范等实际问题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特别是法学院“喻法”研究生创新创业团队负责人罗金介绍了“喻法之光”法律援助小程序,该平台已成功在线上开展了上千次公益法律援助服务,新农人们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现场纷纷注册并学习如何利用这一工具为自己服务。

  为了让新农人们对现代农业有更直观的认识,法学院还组织了一次实地考察。在法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党员教师的带领下,新农人们参观了位于扬中市立新村的省级示范家庭农场——润福家庭农场。

  农场主孙纪福分享了自己的创业历程,包括如何通过不断学习提升种植技术,以及如何将新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中,最终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转型。新农人们对于孙纪福的经验深感共鸣,表示将借鉴江苏的成功案例,结合自身特点,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新路径。

  (朱尧华)

标签:法学院;江苏大学;乡村
责编:陈衍晖